第二百五十五章 岁末安澜
长安的腊月飘着细雪,朱雀大街的商铺前挂起了红灯笼,农户们赶着驴车往城里运年货,车上的粟米、腊肉堆得冒尖 —— 这是新政推行以来的第一个丰年,百姓们脸上的笑意比往年更浓。
摄政王府的议事厅里,炉火正旺,苏琬琬捧着年终账册,声音清亮:“启禀摄政王、世子,今年全国粮产比去年翻了一倍,京畿、江南、陇西的义仓都储满了粮,漕渠通航后,各地调粮快了三成,再不用怕偏远州县闹粮荒。‘一条鞭法’在十二州推广,税银比去年多收八万两,足够明年修缮驿道、扩建农具坊了。”
柳萱接着汇报:“全国医棚已达两百处,灵州、恒州的疫病再没复发,西域粮种在江南、陇西试种成功,明年能推广到二十州。吐蕃、回纥降众的聚居地都设了医点,论布还跟着医女学了基础包扎,说要回去教族人自救。”
慕容芷起身,甲胄上的雪粒还没化:“边境全线安稳,回纥商队已来了三批,吐蕃质子明日就到长安,河西三城的交接也顺利完成。范阳军在潼关、灵州的布防更严,旧党余孽只剩零星几人,影卫正在追查,不日就能肃清。”
萨琳娜递上密报:“长安、洛阳的百官动向都正常,江南旧贵再没抵制新政,反而主动捐粮支援北方。西域诸国也派使者来,想明年开春赴长安朝贺,认摄政王为‘共主’。”
赵江月坐在一旁,手里拿着自己的政务笔记 —— 上面记着全年去渭南查堤坝、灵州安抚降众、漕渠抓旧党等经历,还有对新政的思考。见众人汇报完毕,他起身道:“孩儿今年随苏姨查过十二县的民生,农户们说‘这日子比从前太平,税又轻,明年想多种两亩’;异族弟兄也说‘再不用怕打仗,能安心种庄稼’。只是驿道还不够通,有些偏远村落的农具运过去要走半个月,孩儿想明年请父亲批准,先修几条关键驿道。”
赵正点头,目光扫过厅内众人:“今年能有这般安稳,是你们所有人的功劳 —— 苏琬琬推新政、柳萱护民生、慕容芷守边境、萨琳娜清余孽,江月也能独当一面。咱们从灵州守疫、盐州夜袭,到凤鸣坡决战、长安清奸,再到如今边境盟定、百姓安业,‘威震天下’四个字,不是靠刀枪,是靠让天下人有饭吃、有安稳日子过。”
午后,雪停了,长安百姓自发在皇城根下搭起戏台,演的是 “赵王守灵州”“世子护漕渠” 的戏码。阿古拉带着回纥商队来凑热闹,论布捧着吐蕃的青稞酒,非要给慕容芷倒上:“慕容将军,去年你在凤鸣坡救了俺,今年俺们部落收了青稞,第一坛酒该给你喝!”
柳萱带着医女们在戏台旁设了暖棚,给老人孩子发驱寒的姜茶。苏琬琬则和属吏们给百姓发年货,每户两斤肉、一袋糖,笑得合不拢嘴:“这都是新政的好处,往后年年都有好日子过!”
赵正和赵江月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的热闹景象。赵正忽然开口:“江月,你看这百姓的笑脸,就是咱们守住的东西。明年开春,西域使者来朝,你要学着主持接待,还要去江南看看新政推广情况 —— 这天下,迟早要交到你手里,你得学会怎么护着它。”
赵江月望着街上的红灯笼,又看向父亲眼中的期许,郑重点头:“孩儿记住了,定不让父亲失望,不让百姓失望。”
夜幕降临,长安的灯火亮了起来,比往年更盛。摄政王府的灯笼上,“安澜” 二字在月光下格外清晰。厅内,众人围坐在一起,喝着柳萱煮的姜茶,说着明年的计划 —— 苏琬琬想推新的农具,柳萱想在西域设医棚,慕容芷想训练新的边防军,萨琳娜想扩宽情报网,赵江月则想着修驿道、访民生。
赵正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所谓 “威震天下”,从不是让四方畏惧,而是让天下人都能在这样的夜里,围着炉火,笑着谈论明年的好日子。
这一夜,长安无眠,灯火映着雪,暖着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雪月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