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观当下,无论是张翼德抑或那万夫长自身,对此战绩皆显郁郁难平。
万夫长垂首,良久方涩声道:「此月余间,我军歼敌逾两万,折损千余。」
以一敌二十?
以子义之见,这般战损比,实属骇人听闻。
他转望玄菟王,却见其面色凝重如铁。
非止于此,张翼德与万夫长眼中,亦俱是锥心之痛。
如此战果,犹觉不足?
太史慈胸中疑云翻涌,默然不语。
忽闻刘玄沉息扬声道:「皆为国殇,当详录其姓名。待战事终了,孤必亲勒英名于丰碑。」
言至此,他环视诸将,切齿道:「此乃赤血军成军以来最重折损。然此刻非悲戚之时——」
「当以血偿血,尽诛来犯之敌,以慰英灵!」
「诺!」
张飞等人轰然应和,声如金石交鸣。
「且慢!」太史慈忽抬掌相询,「方才言说月余歼敌两万余?」
「然!」万夫长颌首。
子义眉峰骤蹙:「辽东全郡兵员至多十万。今需分攻候城,镇守郡治,能调来辽阳之敌至多三五万。」
「折损两万后,何来源源不绝之兵?」
万夫长闻言怔忡。
是啊,敌寇已殁两万,何以阵前兵力不见衰颓?
此疑他从未深究,今被子义点破,顿觉蹊跷。
刘玄眸光一凛:「子义之意,攻辽阳者非辽东郡兵,或另有援军?」
刘玄赞同地说:“你说得有道理,若非如此,辽东军怎敢这般不顾伤亡地猛攻。”
他沉思片刻,继续道:“恐怕进攻辽阳的并非只有辽东军,辽东属国和辽西郡可能也派兵参战了。若真如此,局势比我们预计的更为严峻。”
太史慈疑惑道:“主公为何如此担忧?按目前战损,敌军迟早会支撑不住。照这样下去,他们至少要损失二十万兵力才能击溃我军。”
在他看来,以现有战损比继续消耗,敌军必将先行溃败。辽阳城驻守着万名赤血军,而敌方已折损两万兵力却仅造成我军千余伤亡。这种悬殊对比,任何势力都难以承受。
刘玄神色凝重地分析:“若敌军仅靠强攻消耗兵力,倒不算最坏情况。可万一他们明攻辽阳,暗袭他处呢?况且小辽水可直通高勾骊城,若敌军从水路偷袭关卡,后果不堪设想。”
太史慈仍存疑虑:“但辽东郡的船队都停泊在南方港口,西北一带应当没有战船可用。”
所谓船埠,即后世所称的码头港湾,专供船舶停泊之处。
刘玄轻摆手掌道:\"集中人力赶工,月内足可制成大批战船。\"
听闻主君论断,太史慈豁然开朗,抱拳叹服:\"主上深谋远虑,末将远不及也。\"
刘玄转向那名万夫长发问:\"小辽水防务现有多少守军?\"
** 立即禀报:\"回禀主上,小辽水要塞驻有赤血卫二百、赤羽卫二十。\"
\"兵力单薄!\"
刘玄当即决断:\"子义,即刻率领全部赤羽卫增援小辽水,务必阻截辽东水师来犯。\"
赤血军本不谙水性,在河道作战实力大减。现有的两百赤血卫与二十赤羽卫,实难抵挡敌方水军攻势。
不过赤羽卫皆具射术天赋。除 ** 射击时可提升战力外,这些士卒对剑术的领悟力亦远超常人。
先前因军中缺乏善射将领,未能充分操练。如今得太史慈这般箭术大家统领——其射艺在当世可跻身前五——正可最大限度激发赤羽卫战力。
\"末将遵命。\"
太史慈领命后,随千夫长前往辽阳军营调兵。城中三百赤羽卫虽在先前守城战中建功,但万夫长始终视若珍宝。每逢敌军登城,必令弓手退避锋芒。
赤羽卫的箭雨确实能有效压制敌军,然仅限于远程交战。近身搏杀时,其武力值与赤血卫相仿,实战经验与格斗技巧却有所不及。
若令赤羽卫参与近身搏杀,只会造成无谓伤亡,代价远大于收益。
因此,尽管赤血军折损逾千将士,赤羽卫却始终未损一兵一卒。
\"翼德,辽阳守军调度与城防部署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严密监控敌军动向,防范突袭。\"
刘玄转向张飞沉声交代。
\"谨遵将令。\"
张飞郑重抱拳,随即接替原万夫长的指挥职责。被替换的万夫长如释重负——他深知自身不擅运筹帷幄,每次发令都如履薄冰,唯恐贻误军机。如今卸下重担,反倒能专注于冲锋陷阵。
待众将退下,刘玄命人将阵亡赤血军的千余套残损战甲运至城主府。望着遍地裂痕斑驳的赤血甲,刘玄与赤血龙骑统帅林飞相对无言。这是赤血军成军以来最惨重的损失。
大汉军队确是最难缠的敌手。并非异族军力孱弱,而是以往对阵异族时皆以骑兵克敌。异族虽骑术精湛,步兵战力却 ** ,更缺乏反制骑兵的战术。但大汉军队不同——他们为应对骑兵优势,专门研制出长枪兵种,令轻骑兵寸步难行。
赤血铁骑遇上劲敌,守城方又陷于被动,重大伤亡在所难免。这些破损战甲虽防御力犹存,却已无法激发士卒潜能,对刘玄而言形同鸡肋。
刘玄准备用荣耀点修复破损的赤血甲,这批装备经过修复后能让普通士兵转变为精锐战士。他命令赤血龙骑将破损铠甲集中堆放,随后施展系统力量将其全部修复。
此次修复共消耗一万多荣耀点,加上在西北地区收集的数百套,总计获得一千三百五十六套完整赤血甲。这意味着只需再招募同等数量的士兵,就能立即组建一支实力强劲的精锐部队,每名士兵的战斗力都不低于20点。
\"林统领,去请辽阳城县令过来。\"完成修复工作后,刘玄回到座位下达指令。
林飞迅速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着县令返回。这位县令是玄菟五城中唯一留任的原官员,其他城池的官员早已更换。为确保忠诚,刘玄曾将这位县令送入红色水晶基地接受训练,使其成为赤血军成员。不过此举主要目的是确保辽阳城的控制权,而非令其参与作战。自战争爆发以来,该县令一直负责后勤保障,让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参见主公,不知有何指示?\"县令恭敬行礼后请示。
刘玄淡然道:\"立即在城内招募一千三百五十六名新兵,补充赤血军编制。\"
县令领命离去后,招募告示迅速张贴全城。与其他地区百姓逃避兵役不同,辽阳县民踊跃应征,家家户户都主动送子弟参军。在玄菟国,加入赤血军被视为无上荣耀,这支军队已成为王国的重要象征。
每个人都渴望加入赤血军。
这次突然 ** ,竟能直接成为赤血军的一员。
辽阳城的男子们激动万分,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甚至还有六七十岁、拄着拐杖、看起来至少 ** 岁的老人也来应征。
在这个时代,能活到 ** 岁已是奇迹。
然而,他们依然想加入赤血军。
人虽年老,心却未衰,大概就是如此吧。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刘玄在玄菟国的威望,以及赤血军在民间的声誉。
除去年龄过大或过小的应征者,再排除家中独子,剩下的自然优先挑选体格强健者。
在新兵招募的同时,太史慈也抵达了军营。
万夫长召集那两百多名赤羽卫,宣布道:“这位是主公新任命的赤羽卫统领太史慈,以后你们需听从他的指挥。”
“遵命!”
赤羽卫有三名百夫长,职位均低于万夫长。
因此,在辽阳城内,他们需服从万夫长的命令。当然,这源于徐荣的指示。
否则,即便赤血军的万夫长职位更高,也无法调动他们。
赤血军与赤羽卫是不同的军队,赤羽卫百夫长本不必听从赤血军万夫长的命令。
但来辽阳城之前,赤血军副统领徐荣已下令让他们服从赤血军万夫长的调度,他们自然不能违抗。
徐荣作为赤血军副统领,持有赤血令,可调动除赤血龙骑外的所有赤血军。而太史慈手中的赤血羽令,仅能号令赤羽卫。
“太史统领,这些赤羽卫就交给你了。他们都是主公的珍宝,目前整个玄菟国仅有千名左右的赤羽卫,望太史统领善待他们。”
万夫长转身对太史慈郑重叮嘱道。
太史慈心中暗自惊讶,在他看来赤羽卫应该就是普通弓箭手部队,人数不该如此稀少。寻常士卒经过长期操练也能成为合格弓手,以玄菟国现有的军力规模,弓箭手数量至少应有数千之众。
虽心存疑虑,但太史慈并未多言,拱手应道:\"请将军宽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重托。\"尽管对方仅是万夫长,太史慈仍以将军尊称相待。万夫长颔首微笑,旋即转身离去。
太史慈面向列队的二百八十名赤羽卫朗声道:\"某乃东莱太史慈,蒙主公错爱暂领赤羽卫统领之职,望诸位将士鼎力相助。\"全体赤羽卫齐声回应:\"谨遵统领号令!\"
\"为充分发挥诸位战力,本将需先检阅诸君箭术。\"太史慈说着,随百夫长指引来到右侧专用训练场。但见场中箭靶林立,二百八十名赤羽卫张弓搭箭,对准百步之外的靶心同时发箭。
弦响箭鸣声中,所有箭矢皆精准命中靶心红点。太史慈霎时瞪大双眼——这竟是全员皆达百步穿杨之境!此等箭术造诣,已堪称神射手之资。须知真正的神射手更要能射中百步外移动目标,方为当世顶尖箭术。
百步穿杨的弓箭手本就罕见,真正的神射手更是凤毛麟角。
战场上,弓箭手们通常采用四十五度仰角齐射,依靠密集箭雨覆盖敌军。
面对庞大的敌方阵列,根本无需刻意瞄准,总有羽箭能命中目标。
这种战术自然难以保证精准度。
先前作战时,太史慈曾见识过赤羽卫的身手。
当时他正忙于厮杀,未曾细察。
虽然对他们的 ** 力感到意外,却也没太在意。
直到此刻他才震惊地发现,这二百八十名赤羽卫竟个个都能百步穿杨。
整整二百多名神射手组成的军团,在战场上堪称噩梦般的存在。
听闻万夫长提及玄菟国约有一千名赤羽卫时,他原以为数量不足。
此刻却惊觉,若这一千人皆具百步穿杨之能,那将是何等恐怖的战力。
\"统领可有心事?\"
三位百夫长笑问道。
虽然他们对太史慈的命令绝对服从——只要不违背主公意愿。
但能见到新统领露出窘态,倒是件令人愉悦的事。
太史慈收摄心神,含笑道:\"无妨。你们的箭术已属上乘,仍有精进余地。\"
想到能统领二百多名,甚至上千名神射手,他不由心潮澎湃。
若加以严训,假以时日培养成顶级射手亦非难事。
想象自己率领千名神射手征战沙场的场景,何等威风凛凛。
\"请统领赐教。\"
一名百夫长抱拳请示。
既已向新统领展示过实力,现在该轮到他们见识统领的本事了。
对于主公的安排,他们自当遵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