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战阵严丝合缝,这意味着数千骑兵冲击数万之众,首次交锋竟无一人折损。
如此战果令人心惊,刘玄麾下竟是何等精锐?
就在三人震骇之际,后方军营突然响起震天马蹄声。
回首望去,只见双戟大将一骑当先,身后是如血潮般的赤甲精骑。
虽人数不多,但那修罗般的杀气已笼罩战场。
赤甲军煞气冲天,恍如血海爬出的恶鬼,令人战意尽失,肝胆俱裂。
三位诸侯慌忙收拢防线的同时,原本游走的黑湮铁骑也停止了袭扰。
见赤血军杀到,分散的四万黑湮铁骑迅速集结,形成冲锋阵型从侧翼夹击。
此时袁术布置在军阵外围的长枪兵已折损过半,黑湮铁骑中亦有数千人浴血奋战后晋升为黑湮卫。
血色残阳下,战局已呈碾压之势。
即便突入敌阵会付出代价,也比先前未清理战场时好得多。典韦率领铁骑如离弦之箭,赤血与黑湮两支劲旅相互策应,在二十万大军中撕开一道裂痕。刀光剑影间,敌兵如割麦般倒下。
终究兵力悬殊,即便有典韦的统帅加成,精锐骑兵仍不断折损。毕竟不可能像黑湮狼骑那般所向披靡——敌军数量直接影响了战局天平的倾斜程度。
三位诸侯望着横冲直撞的铁骑,再对比己方溃不成军的速度,惊骇得手足无措。他们平生未遇如此强军,纵是其父辈也未曾得见。这般恐怖的战力竟有数万之众,远非他们手中区区千余精兵可比。
悔意如潮水般涌来——早知就该联同刘曹共伐虎牢关。六十万大 ** 人海战术,或许尚能压制这支铁骑。可惜战局已定,溃散的袁术骑兵更令军心彻底崩坏。三位诸侯眼神闪烁,已开始盘算弃军脱身之策。
恰在此时,地平线上又涌现黑压压的军阵。十万玄甲步骑整齐推进的脚步声,令三人面如死灰。前有七万铁骑未破,又添十万生力军,崩盘只在顷刻之间。
这场战役已无胜算,望着仅存的十余万部众,三位诸侯神情黯然。
他们迅速集结数百亲卫精兵,选择黑甲军防御薄弱处突围。存亡之际,唯有舍弃部众方能保全性命。
乱世中生存才是根本,士卒性命不足为惜。毕竟蝼蚁之辈随时可招,诸侯安危才最要紧。
此刻吕布正率军激战,陈伟与华雄虽引十万大军来援,但行军迟缓。三位诸侯趁机脱身,竟无大将阻拦。
黑湮军与赤血铁骑皆陷入混战,更无人追击。张辽早有军令:放任残兵败将,收编降卒方为要务。
当陈伟目睹敌军主将溃逃,当即挥剑喝令:\"主将已逃,缴械不杀!\"
十万黑湮卫齐声呐喊,声震九霄。远处逃亡的诸侯闻声色变,袁术更是面如死灰。
他原本欲率骑兵反击,却见敌阵中那员九尺骁将——赤兔马嘶,画戟寒光,顿时胆裂魂飞。
这分明是虓虎吕布!莫说数万骑兵难敌其数千铁骑,单是阵前交锋,自己恐怕挡不住一合。
战场上残兵听得劝降之声,回首果然不见主帅踪影,顿时战意全消。
放下武器或许是个明智的选择,保住性命总比战死沙场要好得多。
冲破二十余万敌阵的赤血铁骑与黑湮铁骑虽折损近千骑,但相比敌军伤亡已属轻微。这次冲锋不仅撕裂了敌军阵型,更造成数万敌军殒命。残存的十几万士卒脚下,早已浸透了同伴的鲜血。
这些士兵面色惨白,斗志全失。昨夜吕布和典韦的突袭更让他们精神萎靡,体力迅速耗尽。部分士卒甚至萌生死志,只求赤血军或黑甲军能给他们个痛快。
其实赤血铁骑与黑湮铁骑并不嗜杀。他们也曾是普通士兵,只因有幸追随明主刘玄才得以蜕变。听到黑湮卫传来的命令,他们明白眼前这些丧失战意的士兵即将成为同袍。
骑兵们调转马首,静静监视着数十万降卒。只要不出现骚乱,他们不会轻易出手。吕布率领的三千黑湮狼骑也在外围形成包围圈,专门截杀企图逃窜的残兵。
望着十多万降卒,吕布知道这次定能立下大功。想起洛阳城里那位善解人意的女子,他恨不能立即策马回城。
黑湮卫开始有条不紊地收编降卒,包括与吕布交战后幸存的骑兵。最终共收降十八万人,更意外缴获足够几十万大军食用数年的粮草。在这战乱年代,粮食远比金银珍贵。
刘玄早有远见,大量囤积军粮不仅为了供给军队,更能在诸侯盘剥百姓时伸出援手,以此赢得民心。
刘玄非但没有克扣粮饷,反而开仓赈济灾民,派重兵护卫百姓耕种荒地。
此举无异于拯救万民于水火,百姓自然感恩戴德,民心所向皆尊刘玄为真命天子。
更妙的是,其他诸侯麾下士兵多是被强征的农家子弟。当这些士卒听闻刘玄治下百姓丰衣足食,两军交战时虽不至临阵倒戈,但战败后归降时却格外爽快。如此源源不断收编降卒,何愁不能 ** 汉室?
战后,吕布、典韦并未急于班师,而是下令犒赏三军。降兵与本部将士都得以饱餐休整——毕竟激战过后人困马乏,若不善加安抚,恐生哗变。此时稍作停留,反倒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待将士们休整半日,大军才启程返回虎牢关。恰逢张辽押运粮草姗姗来迟,见军队规模翻倍,顿时喜形于色。虽说这趟差事成了无用功,但未雨绸缪本就是为将之道。能亲眼见证大捷,便不负主公重托。
对张辽而言,刘玄的知遇之恩本就值得终生铭记。此刻与众将汇合后听闻战况,更是连声称赞诸将勇武。典韦、吕布等人望向张辽的眼神中,都不由带上几分敬重。
以吕布之傲,此刻也对这个曾经的对手刮目相看。这份敬意不仅源于张辽运筹帷幄的将才,更因其主动将唾手可得的战功让予同僚,自己却甘当后勤杂役。
众将都是沙场老手,岂会看不出张辽武艺不凡?此战布局精妙,将领们几无风险可言。但张辽偏偏将立功机会尽数相让,自己只做些军需官都能处理的琐事。
这般胸怀令吕布、华雄暗自感佩。至于典韦与陈伟,一个只管大碗喝酒,一个唯主公之命是从。对他们而言,战功不过是过眼云烟,能统领千军万马便足矣。
虎牢关通往洛阳的官道上,刘玄统领十余万大军行进。队伍后方跟着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内坐着青衣老者华佗。
此次虎牢关之战不仅收降十三万士卒,更寻得这位神医。郭嘉的病症尚在初期,有华佗诊治自然不在话下。
\"叮——\"
系统提示音突然在脑海中响起:
\"获得二十万功勋值,当前总计六十二万。\"
刘玄掐指一算,离开虎牢关已有一日。若张辽按计划进攻陈留,此刻应当与诸侯联军交锋完毕。这突如其来的功勋值,想必就来自那场战役。
令他惊讶的不仅是这二十万数值,更是此番出征以来累计获得的功勋——从最初区区数万暴涨至六十二万,足足能兑换六枚王者水晶!
刘玄当即兑换五枚,余下十余万以备不时之需。若能直接获得传说级装备,日后就不必耗费功勋兑换水晶。虽说概率渺茫,但总得心存期待。
虽有名额限制,但在甄宓与蔡琰的增益效果加持下,新兵训练效率提升逾半。即便如此,要完成十余万大军的整训仍需半年光景。不过时间充裕得很——经此一役,十六路诸侯元气大伤,短期内定不敢再犯。各州势必转入休整,重新 ** 。
此战中:
- 吕布、华雄首战击溃刘备十万前锋
- 刘玄诱敌歼灭二十余万
- 曹操奇袭致使三十万联军覆没
- 张辽等将乘胜追击约歼十万
诸侯联军百万之众,折损竟达七十余万。
天下格局悄然生变。
十六镇豪强尽折锐气,数载内再难兴风作浪。
此消彼长之际,刘玄得以从容整编十万降卒。这些将士皆被编入水晶战阵,日夜受林飞督导操练。
洛阳城郊忽现统帅旌旗——原是刘玄携华佗星夜兼程而归。众人不解其意,却不知统帅此行专为救治那位早夭的奇才。史载郭奉孝殁于而立之年,病因竟起自袁氏兄弟北遁时遗患:彼等将病毙战马弃置水源,致饮者皆染伤寒。
郭嘉本就宿疾缠身,兼之案牍劳形,终致英年早逝。而今既在刘玄帐下,岂容悲剧重演?统帅亲引神医入府时,奉孝正伏案疾书。骤见主公莅临,慌忙执礼相询。
得知来意后,这位算无遗策的谋士竟一时语塞。待叙过战事概况,刘玄便令华佗即刻施治,余事待张辽等将还朝再议。
有趣的是,统帅全程未以权势相胁。华佗早自虎牢关之战起,便折服于刘玄用兵如神。老医师虽悬壶济世,亦知天下大势——唯有四海归心,方能真正解民倒悬。
十万大军静驻城外,统帅已着手布局新的乾坤。
能统御大汉之人,华佗眼中唯有圣君刘玄堪当此任。
刘玄静默不言,但其所托之事,华佗必倾尽全力救治郭嘉。
诊察病症后,华佗确诊郭嘉罹患初期肺痨,症状颇为特殊。
需行体内病灶切除,华佗避开郭嘉单独向刘玄说明实情。
此症古称痨病,即后世所谓肺结核,虽郭嘉尚处早期,本可汤药治愈。
然此例特殊,必须剖腹切除方能根治,调养数月即可痊愈。
刘玄暗自心惊,此乃医道未彰的三国乱世,远不及后世医术精良。
听闻华佗欲行剖腹之术,刘玄一时震骇难言。
\"敢问神医,此术胜算几何?\"
刘玄虽是现世穿越之人,深谙西医外科之效,故对开腹并无抵触。
唯忧当世简陋医械,可堪支撑如此精密手术。
华佗见圣君竟不斥其术,心下稍安。
行医数十载,其开膛之术素为世人所疑,唯遇权贵病危时方得施展。
每每九死一生救回性命,方搏得神医盛名。
\"陛下明鉴,郭军师痨病尚在初期,未及扩散,老夫有九成把握。\"
\"此症逐年加重,若拖延诊治,成功之机必将锐减。\"
华佗的分析令刘玄信服,特别是听到有九成把握时,刘玄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想到郭嘉即便不医治也能活十几年,但若治疗失败......
\"那便有劳华神医了,请不必有顾虑,朕对您的医术深信不疑。\"刘玄郑重说道。
华佗躬身谢恩,带着几名手脚利落的黑湮军士兵再次进入郭嘉房间。躺在床上的郭嘉见华佗神色凝重,不禁忐忑起来——这位向来仙风道骨的神医为何如此严肃?
\"华...神医,是不是我的病特别难治?要不就算了吧,反正除了咳嗽也没什么大碍。\"郭嘉试探着问道。
华佗沉默不语,这时一名侍卫端来半锅泛着绿光的汤药。待药稍凉,华佗直接捏开郭嘉的嘴灌了下去。郭嘉顿感不妙,正想挣扎却发现四肢已不听使唤,连眼皮都沉重得睁不开,很快便陷入昏迷。
室内很快亮起数十盏油灯,将房间照得通明。华佗从袖中取出一副薄如蝉翼的透明手套,经沸水消毒后迅速戴上。接着又取出各种瓷瓶,将药膏细致地涂抹在郭嘉腹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