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忍不住抱怨:“就是这位高人未免太古怪,非要设什么字谜,平添许多周折。”
皇帝未再深谈,片刻后便下了逐客令:“既已见过太子,都退下吧。让咱独自陪标儿待会儿。”
众人知他今日历经大悲大喜,需要静心休养,劝慰几句便相继离去。
待寝宫只剩父子二人,皇帝周身帝王威仪渐渐消散,如同寻常老农般守在孩子榻前。他凝视着朱彪渐渐恢复血色的面容,语带哽咽:
“标儿啊,若真念着为父,就快些醒来。咱还指望你养老送终呢......”
“自登基以来,咱统共痛彻心扉过三回。头回是咱大孙雄英夭折,第二回是你娘亲离去,今日这第三回,险些把咱的魂也带走了。”
“老啦...你可是咱最后的念想。若你真走了,这毕生心血付诸东流,往后的日子还有什么滋味?只怕连大明江山都要动荡不安啊......”
这位九五之尊倚在儿子榻边轻声叹息,眼底盈满无法言说的哀伤。渐渐地,眼帘缓缓垂落,唯余睡梦中断续的呓语在殿中轻轻回荡。
“你们……”
“别丢下我一个人……”
……
……
ps:作者的动力来自大家的支持。
求鲜花、求评价票!!!
桃源空间内。
老爷子说完那番话后,朱雄英揉了揉眼睛,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酸。
老爷子的梦话,实在太戳人心了。
身为大明的皇帝,恐怕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卸下铁血的外表,说出心里话吧。
“可恶!”
“这第二个字谜,真的这么难解吗?”
“难道整个大明无人能解?”
“‘良辰美景画中看’,不就是字面意思吗?”
“只要解开,第一关就算过了!”
“到时候,他们就能离我更近一步!”
“我准备了这么久,难道要白费功夫?”
……
第二天,天亮了。
昨晚的事在百官中迅速传开,如同一场风暴。
自从太子病重,朝中人心浮动,许多人开始暗自盘算。
国不可一日无君。
洪武帝终究年事已高。
若太子真的离世,下一任继承人将成为大明的重要问题。
因此,这几天里,关于继任者的讨论在多个圈子里迅速蔓延。
其中,最被看好的无疑是二皇孙朱允炆。
原因无他——
太子原配早逝,吕氏被扶正,朱允炆从庶出变成了理论上的嫡子。
这些年来,他一直受太子朱彪悉心栽培,连老爷子也对他赞不绝口。
在许多大儒眼中,他温良谦恭、认真好学,更重要的是怀有一颗“仁心”,被认为是“未来的仁君”。
唯一的遗憾是,朱允炆并未得到当朝最大的勋贵集团——淮西武将的认可。
这还得追溯到洪武十五年早逝的皇长孙朱雄英,以及如今体弱多病的朱允熥。
他们俩才是亲兄弟,都是已故太子妃常氏所生。
而常氏,正是大明开国名将、战无不胜的常遇春之女。
常遇春虽已离世,但常家三兄弟仍在。
如今手握重兵的凉国公蓝玉,正是常遇春的妻弟。
整个淮西武将集团势力庞大,盘根错节。
在真实的历史中,正因为太子朱彪早逝,朱元璋在确定朱允炆为继承人、且意识到他无法获得淮西武将支持后,便制造了明初又一大案——波及数万人、几乎摧毁大明开国武将根基的“蓝玉案”。
当然,幸运的是,现在朱彪并未早逝。
而且极具戏剧性的是,他因一只“信鸽”活了过来。
此时,昨夜的消息传出,整个应天府的官员都震惊了。
已被御医判定无药可救的朱彪,竟被一只“信鸽”所救。
更令人惊讶的是,那位幕后之人还留下了两句谜语,让人猜测。
一旦猜对答案,就能再得“宝药”。
也就是说。
先前被御医判定无药可救的太子,
或许会因高人施救,重获生机!
而且希望不小!
这一切宛如传说。
因此,
许多人几乎彻夜未眠,都在推敲那两个字的谜底……
……
终于,
东方晨曦渐露,
早朝开始了。
今日的老爷子坐在龙椅上,
众人都能感到,前几日那压抑肃杀的气氛已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显而易见的急切。
早朝只议了两件事:
一是北边北元余孽蠢蠢欲动,
二是两淮水患。
不过,由于这两桩事都只是初现苗头,一时还未有解决良策。
议毕之后,
老爷子随即问道:
“昨日的字谜,猜得如何了?”
“有没有新的见解?”
百官早就在等这一问。
谁都明白,在太子朱彪尚未痊愈之前,
整个大明的重心、老爷子的牵挂,全在太子身上。
于是他们赶紧禀报了一夜思索的答案。
可惜,无一例外。
老爷子的目光一次次黯淡下去。
“不对,全都不对!”
“你们怎么就不想想,把这两个谜底串在一起看看合不合适!”
“什么词都敢往上凑……”
“昨天还有人给咱写了个【 】!”
“简直岂有此理!”
老爷子怒拍御案。
眼看百官垂首噤声,他心急如焚,正要再斥,
不料——
此时,在百官队列末尾,
一位年纪极轻、朝气蓬勃的官员,
忽然迈步出列。
“陛下,微臣解缙,有不同答案。”
“讲!”老爷子对他有印象,洪武二十一年进士,还曾亲自点他为庶吉士,有意栽培。
但此前众臣所答皆错,加上解缙毕竟年轻,
老爷子对他的答案并未抱太大希望。
然而,
下一刻,
解缙毫不犹豫,朗声开口:
“依臣推测,”
“第一,‘王爷戴顶白帽子’,应是‘皇’字无疑!”
此言一出,老爷子也不由点头。
这一点倒无争议。
从昨日到此刻,第一个字谜的答案几乎众口一词。
除非另有新解。
而真正让人捉摸不透的,
其实是第二个字谜。
那才是真正的难关!
“良辰美景画中看。”
解缙再上前一步,继续道:
“依臣听方才诸位大人的种种解释——”
“微臣以为,各位大人都将这字谜想得过于复杂了。”
“什么应将太子护在其中,构成‘国’字……”
“什么必须联想‘美景’之意境,”
“甚至亲自代入,遥想大明未来……诸如此类。”
“依臣看来,皆不正确!”
“凭空想象、过度引申、自我感动——皆不可取!”
解缙一番话锋芒毕露、毫不委婉,
顿时引来那些自认答案已近真相的官员,
纷纷侧目而视。
“何处来的少年郎,你懂得什么?这是高人设下的谜题,必须站在高人的角度来推敲。”
“没错!一无所知,怎敢在此妄加议论?”
“你且说说你的见解,让我们听听你的想法?”
“哼!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
面对众臣的轻蔑之词,解缙并未动怒,只是向前迈出一步,目光直视龙椅上的大明君主。
“陛下!”
“依臣之见……”
“这第二条谜题,应与第一条相同,只需从字面简单拆解即可。”
“若想得过于复杂,反而不妥!”
“须知,看似平凡才是真正的非凡!”
“所谓返璞归真,正是这个道理!”
短短数语,令这位年轻人瞬间引起了洪武皇帝的注意。
细细品味这番话,竟让朱元璋心中生出一丝期待。
“你且说来听听。”
“回陛下!”解缙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良辰美景画中看。”
“关键就在于这个【画】字!”
“哦?”此言一出,百官皆惊,纷纷将目光投向解缙。
解缙的见解与众不同。
“良辰美景也罢,晨曦朝阳也好……”
“皆可在画中观赏!”
“因此,臣认为最后三字‘画中看’才是点睛之笔!”
解缙一边说着,一边在掌心比划。
转而用询问的语气说道:
“敢问陛下,这【画】字之中,所见为何!”
刹那间。
百官呼吸骤然急促。
而朱元璋更是猛然起身。
结合第一联的“皇”字。
顿时。
皇上激动得放声大笑。
“哈哈哈,咱明白了、咱明白了!”
“哈哈,咱明白了!”
此刻。
奉天殿内回荡着皇上的笑声。
不少官员已然领悟过来。
纷纷看向解缙,面露惊异之色。
而武将勋贵一列。
蓝玉仍摸不着头脑,“你们都猜出来了?”
“是什么字?”
文官队列中,詹徽率先出列。
“凉国公,你还没想明白吗?”
“画中看……”
“自然是……田字!”
詹徽含笑望向朱元璋。
“陛下,看来我大明朝廷的年轻才俊,已开始展露锋芒。”
“结合第一个字谜的‘皇’字。”
“答案已然呼之欲出。”
皇上也露出振奋之色,道出了最终答案。
“联系起来,就是皇田!”
“皇家田产,皇家之田!”
这八个字一出。
朝堂之上,即便先前未能领悟的官员,此刻也全都明白了。
蓝玉急忙问道:“这么说,我们现在就能找到那位老神仙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出发啊!”
然而。
随着蓝玉的问话。
朝堂气氛陡然变得尴尬。
众人脸上的笑意也逐渐消散。
而皇上也像是想起了什么,不禁摇了摇头。
还是詹徽道出了众人的顾虑。
“可是,若真是皇家田产,范围未免太过广大。”
“皇家园林,皇家农田、甚至御马监的草场……还有皇家陵寝……”
“若再往大了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整个大明疆域,都有可能!”
此话一出。
众人这才察觉,这答案太过模糊。
“这不等于没说吗?”蓝玉听得一阵头疼。
“难道是猜错了?”
“并非如此!”
正在此时。
先前引导众人说出答案后便沉默的解缙,
又开口了。
“陛下、诸位大人,那位老神仙既肯赠药,又留下线索,说明他并非有意为难。”
“否则,何必多此一举?”
“既是信鸽传书,那地点必定在皇城附近。”
“据御医所言,能炼制这等灵药之人,必是钻研医道数十年的隐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