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大朝会上的官员们早已心潮澎湃。
他们目睹着这或许一生难遇的景象,满心的惊讶几乎要将他们淹没。
皇上到底是怎么了?
而在众人之中,詹徽和傅友德却略知一二。
毕竟这些日子,一直是他们在暗中追查所有与“桃花村”相关的线索。
虽然重名的不少,但仔细核查下来,都不是要找的地方。
如今皇上再次听到这个他日思夜想的名字,自然会有惊喜的反应。
只是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皇上的情绪波动如此剧烈。
“启禀陛下,老臣奉命在夏季之前,将太平县一带的河堤加高加宽,”于修明感受到危机解除,语速渐渐加快,“所以自去年秋末起,就一直在太平县兴修水利。”
“老臣有个三岁的孙儿,天资聪颖,于是一直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但那孩子顽皮,总在附近乱跑,不愿上家中先生的课,反倒去了那小山村,说是有一位婆婆,比先生懂得还多……”
“等等!”话未说完,就被老人厉声打断。
他声音嘶哑:“你说什么?婆婆?”
身后,太子朱彪与两位皇子猛地起身,眼眶瞬间红了。
一阵酸楚涌上鼻腔。
皇上的声音变得急促,甚至有些哽咽:“你再说一遍……那位婆婆……”
于修明不明所以,只尴尬地回道:“微臣的孙儿确实是这么称呼的……但老臣从未见过。”
“就在几天前的晚上,那孩子突然拿出一张纸,说婆婆告诉他:这是好东西!”
“婆婆还说:这是造福大明千家万户的宝贝!”
“是万民之福!”
“将来能让全天下的人都认得我们汉字,也能借此了解我们先民的历史。”
“他们不但能写下自己的名字,还能写出【大明】的国名!”
随着于修明缓缓叙述,他低着头,并未注意到:
当“万民之福”四字出口,面前的老爷子脚步踉跄,连退数步。
轰!
仿佛惊雷在耳边炸响。
这一刻,老人彻底怔住了。
如果说先前听说是半信半疑,那么随着线索逐渐清晰,他已有了七分相信。
毕竟,老爷子心里清楚——
不是谁都能轻易说出“万民之福”这四个字。
这不正是当年他做皇帝时,皇后天天劝诫他的话吗?
“原来如此!”
这一刻,老人全然明白了。
这些符号的解答,真正的用意并不是为了搭救沐王。
也就是说……
沐王不过是顺手解救。
它真正的意图!
不正是协助我们,寻找皇后的下落吗?
那个小山村。
名为桃花村!
一位见识深远、开口便提及“万民之福”的老婆婆,
还有那……据称能够显着提 下孩童识字率的神秘符号!
如今!
这诸多线索交织在一起。
老爷子心里清楚……
自己!
已经踏上了追寻之路!
“现在,把你所知道的其余内容,全部告诉朕。”
目标已定。
老爷子的目光中,闪过了一丝决然。
他表面看似平静。
内心却波涛汹涌!
于修明连忙回禀:“老臣的孙儿所说之事过于离奇,老臣不敢轻信,因此请了家中的先生前来!”
“那先生只看了一眼,便将那东西扔在了地上!”
“他当晚的说法……与在场诸位大臣……”
说到这里。
于修明吞吞吐吐,神色异样。
目光更是直接投向了黄子澄。
“和你们所言如出一辙!”
哗!
群臣顿时哗然。
这老者话中带刺,暗中讥讽了他们一番。
然而。
眼下无人敢触怒老爷子。
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于修明继续陈述:“先生说,他要亲自与那位乡野妇……”
于修明察觉到老爷子的目光骤然变得凌厉。
他急忙改口:“与那位乡野先生当面请教……”
“但老臣因需回京,次日清晨便动身返程……”
“之后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老爷子微微点头,急切追问道:“那符号呢!”
“符号从何而来?”
他本以为这位工部主事会说是那位老婆婆所传。
谁知。
工部主事迟疑片刻。
仿佛忽然记起了什么。
连忙说道:“不对!”
“老臣的孙儿说……”
“那符号,是一位大哥哥带来的!”
轰!
此言一出。
刚刚平复心情的老爷子,只觉心头猛地一震。
仿佛心脏要跃出胸膛!
他的声音也在这一刻陡然拔高!
“大哥哥?”
“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大哥哥!”
而在老爷子身后。
此时!
朱彪与朱允熥父子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们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剧烈颤抖起来。
“且慢!”
此刻。
老爷子再也按捺不住。
他紧盯着于修明!
“你说……你给朕说清楚,怎么又出现了一个大哥哥?”
“那大哥哥究竟是谁?”
或许是因为情绪过于激动。
老爷子未等于修明回话,又连连追问。
“现在一字不漏,把你所知的一切全部道来。”
“别像竹筒倒豆子似的,朕催一点,你说一点……”
于修明一怔。
他本欲一口气说完。
可这期间……
陛下您不是一直在打断吗?
当然,这话他不敢说出口。
只得继续回禀:“陛下,据老臣孙儿所说,他只在当天下午见过那位年轻人一面……”
“其余细节,他也说不出了。”
“他只是觉得,那位大哥哥……很,很……”
老爷子急切地追问:“很什么?”
于修明这才回答:“微臣的孙子说,非常威风、非常厉害,他提出的一些见解,连那位老婆婆都连连称赞!”
“他还说,大明应该越来越好!”
“越来越好?越来越好……”老爷子低声重复着。
在他身后,朱彪和朱允熥早已坐不住了,两人凑上前来。由于心情过于急切,他们似乎连基本的礼仪都顾不上了,只想尽快了解关于那个年轻人的事情。
可突然间,老爷子似乎想起了什么,吩咐道:“把你那封信纸展开给咱看看。”他又转向刘三吾,“刘先生,也请您把您的信纸展开……”
得到老爷子的指示,两人不敢怠慢,立即将手中捧着的纸张展开。
此时,詹徽等一众大臣连忙凑上前观看。这一看,众人都大吃一惊。
“一模一样!”
“陛下,确实一模一样啊。”
“不,不一样。”詹徽观察得更加仔细,“上面的这些符号都是分开的……而我们手中的那些信纸上的符号却是组合在一起的。”
“声母、韵母,上面还有标注,这些又是什么?”
群臣一边观看,一边纷纷猜测。但无论如何观察,他们都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原因在于……在场的人中,并没有能够“解读”这些符号的人。于是,大家只能面面相觑。
老爷子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趁此机会,终于向大臣们表明了自己的打算!
“没人能解开是吗?”
“好!”
“那咱就先把行程定下来。这等军国大事,关系到大明的未来,更关系到沐王的性命!”
“无论如何,咱都必须亲自去一趟太平县!”
“既然这些符号在太平县流传开来,那么答案必然就在太平县中寻找……”
老爷子索性不再犹豫,内心的激动与迫切让他连眼下正在进行的大朝会都顾不上了!
毕竟,在老爷子心里,如果真能找到皇后,就算自己年事已高也值得。他原本就计划在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今年,将各项事务处理妥当后,尽快让标儿继位。
要说历代皇帝中,有谁一心想为儿子、孙子扫清障碍,让他们能够安稳地坐稳江山,那么老朱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教导太子朱彪时,老爷子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他批阅奏折、驾驭群臣。每次上朝,必定让太子站在身旁,行使监国之权。
然而,自从朱彪患病后,老爷子的心就一直悬着。在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他几乎心如死灰,觉得老天把天下最好的福分给了自己,却要夺走他最珍贵的一切。
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老爷子发现,一切都有可能好转,一切都有可能重回正轨。
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如今,儿子的身体终于康复。这几天,老爷子一直在为皇后和大孙的事情忧心。如果他们二人……
找到了。
不说这大明江山更加稳固。
就是老爷子自己也感到由衷的喜悦。
深夜梦回时。
他甚至梦见自己和皇后守着两亩田地……
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时不时有儿子、孙子,乃至重孙前来探望……
那是多么幸福的景象……
但每当梦醒,
现实总是将他拉回——梦终究是梦。
醒来后,他依然要面对眼前如山似海的人群!
“不行!”
“朕现在就要去!”
“大朝会可以改日再开,但晚一步找到皇后,还有……”
“还有那工部主事所说的‘大哥哥’!”
“回想当初在那小院房间里看到的留言……”
“其中提到……”
“朕的孙儿确实被人救下了。”
“可是……并未说明他最终去了哪里。”
“这个年轻人,说不定就与朕的孙儿有关!”
老爷子心中念头飞转,
再也按捺不住,
以不容置疑的目光看向群臣。
“此事刻不容缓……”
“速备车驾……”
他朝身后的内侍急声吩咐。
然而此言一出,
百官皆惊!
此时正是大朝会,
虽已过半,尚有数件要事未决。
怎能说走就走?
一刻也等不得!
“陛下,此时不宜离朝啊,大朝会尚未结束……”
“依臣之见……”
“不如急召太平县令携相关人员入京,方为妥当!”
群臣纷纷进言劝止。
“臣知道太平县位于南直隶边地,距京城有半日路程。”
“可朝会未完……”
“陛下此时前往,往返奔波,岂不更费时间?”
“是啊,陛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