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太孙的事。”
“我梦见太孙降生那晚,我在汤河大哥和徐达大哥面前显摆礼物……”
“还梦见后来陪小太孙玩耍,他摇着我送的拨浪鼓,嚷着要骑马打天下!”
“说!接着说!”朱元璋双目圆睁。
“跟我梦里的情形分毫不差!”
“什么?”蓝玉失声。
语气陡然急促,“可随后,我就梦到太孙离去的那一夜!”
“只是……只是后来……”
“说!”老爷子枯瘦的双手因激动揪住了他的衣领。
“可后来太医明明宣告太孙已去。”
“皇爷也举剑欲斩……”
“对了!”
“正如今夜太子垂危一般!”
蓝玉猛然惊觉。
“但这次不是信鸽送药。”
“而是一只雄鹰!”
“我甚至亲手抓住了鹰爪。”
“是雄鹰送药!”
说到这里,蓝玉恍然大悟。
他怔怔地望向老爷子手中紧握的丹药,神情恍惚,既惊且喜。
“皇爷,难道……”
“不错!”朱元璋重重点头。
“我也梦到了。”
这时傅友德也满面震惊:“怎么可能?陛下,臣也见到了那只雄鹰!”
霎时间,三人面面相觑。
竟是同梦!
另一侧,詹徽与解缙听着这些离奇叙述,茫然不解。
二人一人是洪武十五年的进士魁首,一人是洪武二十一年登科,未曾经历那些往事,故而只是昏睡片刻。
但詹徽光听描述便觉震撼非常。
“如此说来,皇爷、凉国公、颖国公!”
“三位竟做了同一个梦!”
三人连连颔首。
“其中必有蹊跷!”詹徽断言。
又环顾四周。
“还有这地方!”
“也极其古怪!”
“为何会有太孙昔日的玩物?”
此言一出!
朱元璋眼神晦暗难明。
“这位隐士究竟何人?”
“为何引我来此?”
“为何让我梦见这些?”
“为何存着咱太孙的玩物?”
“可梦终归是梦!”
“现实终究是现实!”
“雄鹰送药!”
“雄英送药!”
“莫非是上天,在给朕什么预示?”
此刻,这位大明洪武帝眼中尽是往日沉痛。
“可太孙已经走了。”
“纵有雄鹰送药……”
“咱的大孙也尝不到了……”
朱雄英在桃园空间里满脸错愕。
按他的计划,这场梦该让老爷子看见更多才对。
怎会中途断了?
或许是因为“送药”这件事对老爷子的内心冲击太大。
竟然让他在沉睡中猛然惊醒。
“系统,造梦师的能力只有这种程度吗?”
朱雄英忍不住有些懊恼。
早知如此,就该把送药的安排推迟一些。
他原本计划让老爷子在梦中一直看到朱雄英被葬入钟山。
传闻中,入葬那一夜风雨交加、雷声轰鸣,朱雄英的尸首忽然不见。
他本想在梦境最终呈现这一幕,以此加深与老爷子的联系。
这也是他修改梦境的最后一步。
如此一来,完成系统第二阶段的任务就更有把握。
可没料到“送药”这一举动,与现实重合得太过突然。
老爷子这次前来,本就是为了替朱彪求药。
阴差阳错之下,竟让他在梦中途惊醒。
【回答宿主:您初次使用造梦师能力,还不够熟练。】
【熟练的造梦师能在他人梦境中显形,甚至能将其他人引入目标者的梦中。】
【不过宿主不必灰心。】
【造梦师在入梦之后,会自动在目标梦境中留下一颗入梦种子……】
【今后您可间接引导,不再受限于钟山的地域。】
“哦?”
朱雄英闻言一喜,“这么说,即便老爷子回去了,我也能引导他们入梦?”
【是的,但一旦脱离钟山范围,宿主的造梦能力会随距离逐渐减弱。】
【无法像这次一样强制目标入睡。】
【只能在目标自然入睡后稍作引导。】
【且目标的梦境也不完全由宿主控制。】
朱雄英原本有些失落,但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说到底,他的能力在钟山范围内才能完全施展。
不过皇宫离这里不远,能引导也就够了。
他一边想着,一边再次看向画面。
“不行。”
“既然梦境没有达到最终效果,”
“我还有别的手段。”
“那些东西,对古人来说才是真正无法抗拒的 。”
“不信他们不好奇!”
按照历史走向,洪武二十五年之后,天灾人祸会频繁发生。
朱雄英清楚,大明实际上已进入小冰河时期。
几百年间几乎没有一年太平。
而此时的应对能力又十分有限。
大明开国仅二十五年,根基尚浅。
钱粮匮乏!
……
“圣上,这地方实在诡异。”
“药已到手,不如先送您回宫。”
待老爷子情绪稍缓,詹徽上前,冷静地提出建议。
然而,老爷子仍望着屋檐下的和那只紫檀木拨浪鼓,面露不舍。
“皇爷若是喜欢,臣这就将它们带回去。”蓝玉说着就要上前去拿那两件玩具。
“不可!”
“就放在这儿吧……”老爷子终于回过神来。
蓝玉却愤愤不平:
“皇爷,这里一定还藏着别的秘密!”
“仔细搜查,必能寻到那隐士的踪迹!”
“我倒要问问,当年太孙遗骨明明葬入钟山,怎会一夜之间消失不见!”
“皇爷为此惩处了上千护卫!”
“如今看来,太孙的墓定是这伙人所盗!”
“凉国公,未必如此。”詹徽沉吟道,“且不说这位隐士所炼丹药足见其本事非凡,他还主动赠药以救太子性命,可见他并无恶意,甚至怀有善意。其中恐怕藏着你我难以揣测的隐秘。”
詹徽的分析合乎情理,让争辩稍止。
老爷子也强令自己冷静下来。
“詹徽说得对!”
“你们再彻底搜查一遍,若仍不见隐士踪影,便先回宫。”
“标儿还等着我们。”
朱元璋说罢,蓝玉等人只得领命。
这处宅院极为简陋,仅有三间上锁的屋子和一间厨房。
“皇爷,三间房都锁着,打不开!”
“厨房倒是能进……”解缙回禀道。
“厨房有什么可看的?”蓝玉脱口而出。
但见朱元璋已朝厨房走去,众人连忙跟上。
厨房里,地上散着几个土块,一旁长着几株翠绿修长、形状奇异的植物。
案上的竹篮中,盛着三颗鲜红发亮、形似水果的稀罕之物。
众人虽觉新奇,却未深究。
正欲离开时,老爷子忽然轻呼一声,指向墙边:
“这儿有字!”
只见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工整列着一份《仓库粮储详汇》。
“此为何物?”蓝玉疑惑道。
詹徽推测:“似乎是这位隐士的储粮记录?”
几人凝神细看——
“异族侵扰,祸患无穷!为避灾年 ,余藏粮百万石如下:”
仅此一句,朱元璋呼吸陡然急促!
百万石!
众人屏息,目不转睛——
“水稻储量:约一百五十六万石。”
“改良小麦:约一百六十三万石。”
“其余作物如土豆、红薯、玉米等,因难储,仅存三十万石……然其种子三月可熟,瘠土亦能生长,产量数倍于主粮。”
“惜蔬菜难以久存……余独爱西红柿……遂建暖棚,日日供养。”
…………
…………
“咕咚——”
不知是谁咽了下口水,惊醒了众人。
老爷子望向几位臣子,嗓音沙哑:
“诸位认为……此地真有如此多粮食?”
看着眼前的数字,屋里的五个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
“陛下,光是水稻和小麦加起来,就有三百多万石!”吏部尚书詹徽虽然不如户部官员熟悉各地收成,但六部之间常有往来,对大概数目还是心里有数的。“我大明举国之力,一年税粮也不过两千多万石。这里的存粮,简直抵得上一个州府了!这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元璋心中同样掀起惊涛骇浪。他今日前来本是为了求得药丸,却万万没料到,自己睡了一觉,做了个梦,那药丸就送到了手中。如此离奇之事已经够荒诞了,如今又发现此地主人的存粮竟堪比一州之数,怎能不让他心惊?
“这么多粮食,他能存放在哪儿?一定是假的。”詹徽不是不愿相信,而是无法相信。“这里只有三间竹屋,一间厨房,哪里放得下?”
傅友德面色凝重:“若在别处看到这些,我必定嗤之以鼻。但此地……不同。”这话一出,连蓝玉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别的不说,咱闯南走北、征战这么多年,从没遇到过今天这样的怪事!还有陛下手里的丹药,还有我们做的那个梦,都解释不清。这地方的谜团实在太多了!”
“各位大人,”解缙打断了众人的议论,指着纸上几个陌生的词说,“陛下,诸位请看,这上面写的土豆、红薯、玉米等物,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最后这句说蔬菜难以存储是必然,但为何搭建大棚就能每日供应?这里一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经他提醒,几人才恍然大悟。詹徽指着地上的东西和那个果篮:“那这些物件,还有那篮子……”
蓝玉立刻弯腰捡起。东西不多,刚好装满一个麻袋。
“不问自取,怕是不妥……”詹徽作为读书人,对此有些顾虑。
“无妨,想来那位古怪的隐士不会介意。再说了,咱送给太孙的玩具还挂在他这儿呢。”蓝玉满不在乎,说话时悄悄瞄了朱元璋一眼,没敢再多言,只是手上动作不停。“这篮子放得这么仔细,莫非就是上面说的‘西红柿’?”
他小心翼翼地将东西收好,没敢当场品尝——这地方太过诡异,他生怕又陷入什么奇怪的梦境。
与其他人的争执不同,朱元璋始终盯着那行字,眉头紧锁,喃喃自语:“这么多粮食,到底存放在哪里?哪里才能放得下呢?”
詹徽接话道:“陛下,这么多粮食,莫说这几间屋子,就是几十间、几百间也未必装得下!”
蓝玉不经意地开口:
“除非,他能把粮食都搬进这山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