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让他们掂量清楚——
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这样一来,
接下来谈事情,就容易多了。
“大明不愧为上国!”
“果然是能够击败元朝的强大王朝!”
占城国的使者中,一位围着围巾的异族人缓缓起身,恭敬地行礼。
安南国、高丽国的使臣……
眼中也闪烁着惊异之光,同样表达了敬畏。
而此刻,
所有人的目光,
都不约而同投向了“帖木儿”使团。
“火炮之威,确实惊人!”
“大明,不愧帝国之名!”
最终,塔里古示弱了。
他的声音艰涩而颤抖。
因为他明白,
在这种威力面前,他们的骑兵简直不堪一击。
他们的帝国之主帖木儿,
竟还妄图入侵大明?
这怎么可能!
塔里古心中充满绝望。
但他没注意到,莫古眼中那份炽热的渴望与期盼,
以及身后那位被称为大祭司的老者眼中闪过的精光。
……
这场“欢迎仪式”的开场,总算让这些气势凌人的外国使团稍挫锐气。
然而,
他们终究带着使命而来。
当众人步入大殿,
老爷子端坐于龙椅之上后,
安南国的代表——
一位看似柔美的女子走上前来。
她直截了当地道出此行的目的。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
“我乃安南陈氏王族之女,陈青莹。”
“此行来到贵国,是因我安南国有六成百姓,每日仅能一餐果腹。”
“他们饥饿消瘦,无力劳作……”
“百姓平均寿命仅三十余岁,许多孩童未能长大便饿死途中。”
“因此……”
“我们听闻,如日月般辉煌的大明……”
“在神明的指引下,寻得了上天赐予人间的种子。”
“这些种子能让人富足,使百姓安康,令天下再无饥馑。”
这位女子使者,
实为安南的公主。
她容貌姣好,嗓音柔软动听,双眼泪光盈盈。
语气轻柔,却带着深深的恳求。
“尊敬的大明上国皇帝!”
“您如东方神明,将仁慈与光明赐予您的子民。”
“可作为邻邦的我们……”
“也亟需这些上天所赐的种子。”
“所以……”
陈青莹声音微微一顿。
柔美以恳求的目光,缓缓望向朝中大臣。
许多文官心生不忍。
皆为之动容。
就在此时,
察觉到官员们情绪的变化,
陈青莹屈膝跪地。
她身姿柔婉,更显楚楚可怜。
盈盈一拜!
“尊敬的东方帝国陛下!”
“安南此来,正是为求取神主播撒人间的种子……”
“恳请陛下……成全!”
陈青莹行礼之后,
一旁的高丽使臣亦上前。
但与陈青莹的温婉哀戚不同,
他的语气显得格外生硬。
“陛下,高丽地处苦寒,这些年我们为求生存,”
“常与大明军队发生冲突。”
“这并非好战,”
“只为活命。”
“若陛下愿赐予种子,高丽百姓必将永记恩情。”
“两国从此定当友好往来……”
“再无战事!”
两国使节陈情之后,
其余各国纷纷上前。
最后,帖木儿的使者塔里古也恳求道:
“明国陛下……”
“我们同样需要这些种子。”
……
老爷子端坐位上,
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他望向犹豫的百官,望向神情冷峻的武将,
也望向自己的儿孙。
“你们怎么看……”
此问一出,朝堂寂静。
无人立即应答。
见无人回应,老爷子又开口:
“诸位使节的心情,咱能明白。”
“但大明子民众多,新粮尚且不足,实在无力外赠。”
此言一出,众使脸色顿变。
然而下一刻,
老爷子语气一转:
“不过,咱心怀仁慈。”
“皇后仁慈,儿孙亦仁慈。”
“最不忍见百姓受苦。”
使节们闻言,面露喜色。
紧接着,
老爷子起身,
望向朱彪。
“但咱心中有一问,百思难解。”
“若诸位使者能答上此问,”
“一切,都好商量!”
“都好商量!”
朱彪随即命内侍,
在大殿中徐徐展开那幅早已备好的——
五言律诗!
众人目光齐聚诗上……
【满城皆白发、死不丢陌刀!】
【独抗五十载、枯骨城中凉!】
【沙场为国死、忠魂凛然在!】
【血尽望明月,何时归故乡?】
见众使乃至大明官员皆露困惑,
老爷子发出一声寂寥长叹,
道出一句令百官与皇族心惊的话:
“此诗,为咱大孙所作……”
“请诸位——解题!”
此时此刻,谁都没有料到,老爷子竟会突然使出这一招。
蓝玉强忍笑意,傅友德伸手轻抚额头,詹徽缓缓捋过胡须。皇子皇孙之中,晋王与燕王虽曾听闻先前之事,却是初次亲见,心中不免生出好奇。
然而,众人的注意力,很快都集中在了老爷子口中所唤出的那个名字——
“大孙!”
朱允炆身体猛地一震。
又是他!
又是这个名字!
这些天来,大明种种变化,无一不与他有关。就连那座小院,也常在朱允炆的噩梦 现。
大孙……
皇爷爷为何又一次唤他?
难道……他真的还活着?
…………
不同于朱允炆内心的翻涌,各国使臣此刻却是一脸茫然。
幸好,他们大多认得汉字。
安南使臣陈青莹显然早就习过汉字,比起其他人的生疏,她读得更加顺畅。
“陛下,若我们能解此诗,当真赐予新粮?”
陈青莹眼波微转。
这首诗字面意思并不难懂,她几乎一眼便能领会。而各国使团中,也大多配有“汉臣”,他们早年因战乱 ,投靠各地势力,如今皆是各国倚重的治理之材。
老爷子淡然回应:
“不仅要解其意,还要能够做到。
这是一场交换。”
陈青莹闻言,立即意识到此诗并不简单。
但她仍开口解释:
【满城皆白发,死不丢陌刀】
“这第一句,写的应是守城血战之事。满城尽为白发老兵,至死仍不放下手中陌刀。”
【独抗五十载,枯骨城中凉】
读到第二句,陈青莹眉头微蹙,心中隐隐不安。
“孤军坚守五十年,战友的尸骨早已在城中凉透……是无人收殓么?”
她轻声低语。
与此同时,其他外国使臣也陆续解读起来。如陈青莹所料,此诗并不艰深,许多人一眼便能读懂。
高丽使团中,随即响起一道生硬的汉话:
【沙场为国死,忠魂凛然在!】
“在沙场上为国捐躯,即便身死,也有精忠报国的英魂!”
“嗯!”
“实在令人感动,这样的勇士,在我们高丽也屡见不鲜。”
“效忠于高丽王朝,正是我们高丽所推崇的儒家忠义精神!”
高丽使臣话音一落,
朝堂上的几位大儒,
立刻蹙起眉头。
齐泰厉声斥责:
“儒家忠义何时成了你们高丽的?”
“儒学,是属于我们的!”
“高丽使臣,你究竟意欲何为?”
高丽使臣仍强辩道:“这确实是我们先辈传下来的精神,在高丽王国一直备受前人称颂。”
“各位明国前辈,文化属于天下人,何必动怒呢?”
“放肆!你这无礼之徒!”文官队列中,
众臣脸色顿变。
一位蓄着山羊胡的老者,气得胡须直抖!
“儒学!”
“是我孔圣先师的学说。”
“何时成了你们传承的?”
“果然是蛮夷之邦,不知礼仪!辱没祖先!”
更有性情刚烈者怒斥:“陛下,请立即处决此贼!”
“怎能如此厚颜无耻?”
“难道高丽就是这样教导臣子的吗?”
“那我儒学……”
“那我汉家文字……”
“听这逆贼的口气,俨然已将这些据为己有!”
“若真如此!”
“陛下若要征讨高丽,老臣全力支持,我儒学道统,绝不容此等逆贼窃取!”
“这是让祖宗蒙羞啊!”
……
此时,桃源空间内。
看到这一幕的朱雄英,也不禁诧异。
“这不要脸的本事,竟是骨子里传下来的?”
“难怪这种精神能在后世的高丽蔚然成风,还自鸣得意……”
“莫非真是血脉相承?”
感叹过后,
朱雄英回到正题……
这首诗,
关系重大。
重要的并非诗句本身,
而是其背后的深意!
正如老爷子方才所言。
双方交换……
……
【血尽望明月,何时归故乡?】
这是最后一句。
安南国的陈青莹再次开口。
“血流尽了,仍要遥望明月……”
“明月,我在大唐诗文中读过,多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所以这最后一句,应是感慨……”
“临死前望着明月,不知何时魂魄才能回归故里!”
很快,
这首五言律诗被陈青莹解读完毕。
她眸光流转,
最后望向老爷子,总结道:“明国的陛下,”
“此诗的意思,大约是……”
“那些戍守边城五十余载的白发将士,在深深思念故乡……”
“然而,职责在身,”
“他们直至战死、流尽最后一滴血,”
“也未能重返故土。”
“只余枯骨,凄凉湮没于荒野……无人知晓!”
陈青莹言毕,
带着几分欣喜望向当朝陛下……
正期待安南将获得新粮之时,
却见四周群臣神色皆转为庄重。
一些易感动的官员,
更是眼眶泛红,暗自拭泪。
那位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帝王……
在陈青莹眼中,比他的父亲还要显得苍老。
此刻,他缓缓起身。
如同一头虽已年迈,却依旧在山林中称霸的猛虎。
“不错!”
“你说得都对!”
“这首诗确实浅显,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简单……”
“即便是像咱皇后那般年幼的学子,半大的孩子,也能轻易解读出来。”
老爷子的语气逐渐转冷。
然而他所说的话,
却让朝臣们再次感到愕然。
这些日子以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