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这些目光,孙策那张英气勃发的年轻面庞顿时涨得通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孙策虽不敢自称绝世天才,但走到哪里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从学艺至今,武艺兵法无不精通,即便称不上天下无双,也罕逢敌手。可现在这些人是什么眼神?怜悯?担忧?嘲讽?简直岂有此理!
他猛地转向面前的秦鸣,沉声道:\"开始吧!要比什么随你挑,只要不是吟诗作对,我孙策奉陪到底!\"
面对气势汹汹的孙策,秦鸣只是微微一笑:\"何必这么认真?要是我出题又赢了,怕你更不服气。这次就由你来定题目吧!\"
这话听在孙策耳中,无异于又一记响亮的嘲讽。
孙策只感尊严被狠狠践踏,可秦鸣越是这般轻慢,他反而越是执拗。
这般胜了,也难称光彩。
盛怒之下,他目光如刀锋般刮向秦鸣:
\"休得猖狂!我孙策言出必践,若败自当领罚!\"
\"速速命题!\"
\"若道半句推辞,我便不配'孙伯符'三字!\"
却见秦鸣轻叹摇头:
\"统帅三军者,岂能这般意气用事?\"
\"也罢,既然你熟谙兵法,我便设三问。答对一问,便算你胜,可好?\"
话音未落,满堂哗然。
三问仅需答对一问?
这分明是拱手相让!
如此看来,秦鸣胜算渺茫,孙策却易如反掌!
孙策却觉再受折辱,厉声道:
\"莫说三问,纵是三十问也尽管道来!但若出无解之题,休怪我翻脸!\"
\"自是能解之题。\"
秦鸣略作沉吟:
\"首问:若我军备粮三万石,欲遣三万兵马远征攻城,预计耗时二十日。按常例,步卒日耗粮三斤,骑兵连马日耗十八斤。\"
\"试问:此番出征,当遣多少步卒,多少骑兵?\"
众将闻言皆怔。
原以为军师会出何等玄机,谁知竟是这般浅显?
分明是白送一局!
莫非军师有意相让?
孙策却紧锁眉头:
\"区区兵员调配,也配称军略?此等幼稚之题,答来徒辱斯文!\"
\"当真不答?\"秦鸣抚掌轻笑,\"答出即算我负,绝不食言。\"
帐中诸将面面相觑,难道此题暗藏玄机?
孙策凝视秦鸣,冷笑骤起:
\"你自取其辱!\"
当即闭目推演,心底暗嗤:今日定教你颜面扫地!
可随着沙盘推演,他唇边冷笑渐渐凝固,额角竟渗出细密汗珠。
片刻后,孙策的神色从犹豫渐渐变成了紧锁眉头。
围观的众人见他这般模样,纷纷露出困惑的表情。
少将军这是怎么了?
为何突然沉默不语?
快回答!
孙坚望着儿子,忍不住咂了咂嘴。
这小子平时不是机灵得很吗?
怎么今天如此反常?
远处的孙权和其他弟妹们见状,更是心急如焚。
孙尚香见哥哥迟迟不做声,气得直跺脚:
“哥哥到底在犹豫什么?怎么还没想出答案!”
说完,她又狠狠瞪向秦鸣,咬牙切齿道:
“都怪这坏蛋,出的什么难题,害哥哥这么为难!”
就在此时,一直低头的孙策终于抬起了脸,额头上沁满汗珠,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题……我不会!”
话音一落,全场哗然。
……
什么?
一题就把孙策难住了?
众人难以置信,议论声此起彼伏。
孙策抿紧嘴唇,心中满是不甘。
但这题确实无解!
三万石粮草换算三百六十万斤,要在二十天里调配给不同兵种,计算各自所需人数……
别说心算,就算用算盘拨弄一天一夜也未必能解!
见他这副模样,秦鸣嘴角微扬。
孙策答不出此题,他早就料到。
表面看是兵力分配,实则是道二元一次方程题,必须列式求解。
换作初中生片刻就能解开,但对孙策而言,却是道天堑!
见孙策认输,秦鸣不紧不慢继续道:
“二问:《汉书》记载,兵家分四势——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
“兵权谋以孙武、吴起为首,兵形势以尉缭为宗,兵阴阳尊孙膑为祖。”
“那兵技巧一脉的开创者是谁?此势又倚仗何种手段?”
“这……我……”
孙策再次陷入沉思。
众人闻言亦是一惊。
兵家四势之说,他们还是头回听闻!
不过这《汉书》早有记载,身为将领理应知晓。
尚未等众人理清思路,孙策已颓然低头:
“这题……我也不知!”
“接下来是三问。”
秦鸣见状,笑意更浓。
“你既自诩精通兵法,那我问你,《孙子》有言:此五者,将皆知,知者胜,不知者败。”
“这五者,乃将领、天时地利、军令、士卒、赏罚。”
“若两军交锋,五者相当,却有一军取胜,何故?”
言罢,他含笑望向孙策:
“最后一问,若再答不出,此局便算你败!”
语毕,他负手而立,静候答案。
孙策闻言,本想反驳,但一听此问,又陷入沉思。
众人眼中,一人昂然挺立,一人垂首无言,对比鲜明。
片刻后,孙策终于黯然抬头:
“此题……我亦不解。”
话音中满是不甘,却引发满场哗然。
三问皆不知!
竟是毫无还手之力!
“兄长竟败了?”
远处的孙尚香瞪大双眼,难以置信。
“大哥真的输了?”
年幼的孙翊与孙匡也望向孙权,满脸震惊。
孙权眉头紧锁,仍在思索方才三问,闻言回过神来,叹道:
“确实败了。”
“此三问皆非书中现成答案,尤其最后一问,虽源自《孙子》,却无定解。”
他目 ** 杂地看向场中的秦鸣:
“此人深不可测,兄长输得不冤。”
然而几个小家伙并未在意后半句,只想着心中顶天立地的兄长竟会落败。
孙尚香气得直跺脚,盯着秦鸣,心中暗骂:这坏先生,竟敢欺负兄长!
此刻场中,孙策只余一念:那三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他沉吟片刻,终向秦鸣抱拳:
“首局是我败了,可否赐教答案?”
此言一出,围观众人也纷纷凝神,显然三问不仅难倒孙策,亦令众人困惑不已。
众人目光注视下,秦鸣颔首道:
\"既是虚心求教,我自当解答。\"
\"这一题类似鸡兔同笼,考察数算应用。答案是步兵两万四千,骑兵六千。\"
\"通晓算术者,此题不难。\"
\"受教了。\"孙策再次拱手。
这题虽取巧,却无可挑剔。他输得心服口服。
\"二题考验对兵家先贤的了解。\"秦鸣继续道:
\"兵家四势即四大流派。解题关键在于分辨四家与前三家差异。\"
\"兵技巧派讲究'训练身手,改良器械,设置机关,以助攻守',墨家是其代表。\"
他凝视孙策:\"年轻人常学得一二流派就妄自尊大。\"
\"殊不知战局瞬息万变,岂是四派能尽数囊括?\"
\"他日战场若遇不按常理之敌,自会明白。\"
\"但为将者,待你悟透时,恐已牺牲无数将士。\"
\"即便成为名将,又有何意义?\"
\"望深思此题,研习各派兵法,必有所成。\"
话语间,比试已化作谆谆教诲。
旁观者暗自诧异,不是要比试吗?怎成授业了?
但见孙策敛去傲色,恭敬聆听。
待秦鸣言毕,孙策郑重行礼:\"多谢指教!\"
险些脱口而出的\"先生\"二字,让他略显窘迫。
众人见状忍俊不禁——比试未结束,竟险些认师?
秦鸣亦笑道:
\"三题其实很简单:狭路相逢勇者胜。\"
\"两军相当之际,制胜关键唯在谁更无惧生死。\"
“若能有一支心志坚定、视死如归的军队,哪怕将帅缺席、天时不顺、粮饷匮乏、兵力悬殊、只有惩罚没有奖赏,依然可以取得胜利!”
“这……”
孙策闻言,神情骤然一滞。
前两个问题的答案他尚能领会,但这三条却令他感到难以置信。
尤其是听到最后一句时,他忍不住露出疑惑之色:
“世上真有这样的军队?”
“当然有!”
秦鸣毫不犹豫地点头。
不过,他心中还藏着一句话未说出口——这样的军队,只在一千多年后才会出现!
而且不止一支,而是代代相继的无数支!
仅这一句笃定的回应,已让孙策陷入深深的困惑。
他急切追问道:
“那该如何才能练就这样的军队?”
此言一出,连孙坚与诸将都凝神静听。
虽说是比试,但若军师真能道破玄机,岂能错过?
他们同样好奇:究竟要如何,才能打造出秦鸣口中那支铁血之师?
面对众人的期待,秦鸣却含笑摇头:
“单凭训练,成不了这样的军队。”
“还需信仰——”
他抬手按在胸口,郑重道:
“唯有心中存着誓死守护之物,人才能无畏生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若你的信念与天下人共鸣,麾下将士自当所向披靡。”
“反之,若背离人心,纵有盖世武勇、百万雄兵,也终将走向衰亡。”
“治国安邦,亦是此理!”
说罢,他直视孙策问道:
“至此,你可明白了?”
话音未落,他已意味深长地望向这位可能的未来主君。
孙策迎上那穿透灵魂的目光,先是一怔,继而肃然抱拳:
“多谢先生指点,孙策明白了!”
此刻他再无掩饰,以“先生”相称,尽显敬意。
在场众人闻声,先是讶异,随即会心一笑。
望向场中的孙策,无人觉得此举有失颜面。
毕竟除寥寥数人外,谁不是被秦鸣的才智所折服?
孙策先前不知者不怪,如今幡然醒悟,反倒令人欣慰。
孙坚见爱子明悟,眼中亦浮现赞许之色。
「还是子若兄高明!」
孙坚目光扫过孙策与秦鸣,暗自思忖:难怪军师坚持要孙策随行三年,原来是要亲自 ** 他。
当真是煞费苦心!
想到这里,孙坚缓步上前,含笑劝道:
「策儿,既然已尊称先生,何必再比?快快向先生赔礼!」
众人见状,皆面露欣慰,皆大欢喜。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孙策会低头认错时,他却摇了摇头,正色道:
「不!」
他郑重朝秦鸣拱手:
「秦先生,适才一番点拨,孙策心服口服,当尊您一声先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