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堪大用则委以重任,否则虚职荣养。”
孙坚颔首又问:
“那些黄巾士卒呢?”
“末将该打散整编才是。”
“主公英明!”秦鸣笑道:
“正该化整为零,重练新军。”
《黄巾处置与退敌之策》
**关于黄巾军:**
这些黄巾部众多为农户出身,虽偶有害群之马,但多数人只求安稳度日。与其他叛军不同,他们多携家带口混迹军中。可令其将家眷迁至丹阳,分田安置,与流民同等待遇。此举既能充实江东人口,又可安抚降卒。至于那些作恶多端的亡命之徒,大都无亲无故,届时抓一批严惩立威,便无需担忧难以管束。
收编黄巾利弊早有考量:得兵源与劳力是利,军纪败坏扰民是弊。纵如曹操青州兵般骁勇,若纪律涣散终是祸患。故宁可削弱战力,也须将其打散编入孙坚军中。
**关于刘表进犯:**
\"刘表方面...\"秦鸣目露寒光,\"眼下无力反击,暂且记下这笔账。袁术兵败的消息尚未传至其军,不如主动出击——大张旗鼓宣扬袁术覆灭,再将袁术首级腌制妥当,快马加鞭送往刘表大营!\"
他森然笑道:\"人家远道而来,总得备份厚礼才是。\"
\"厚礼?妙极!\"孙坚拍案大笑,\"子若这份大礼,怕是要让刘表老儿魂飞魄散!\"笑声稍歇即正色道:\"即刻着人办理,这颗头颅要么是他退兵的贺礼,要么就是他明日的下场!\"
(对话中,孙坚已杀气毕露,明显对刘表起了吞并之意。
秦鸣见状暗自感慨:孙坚与刘表、袁术注定是死敌,此战必有一方覆灭。
如今袁术已亡,刘表也命不久矣!
略加思索后,他轻笑道:
\"刘表之事暂且搁置,眼下有件要事需即刻处理!\"
孙坚急问:\"先生所指何事?\"
\"主公可曾想到,此番危机除刘表、袁术外,董卓亦是幕后 ** ?\"
\"董卓?\"孙坚讶然,\"先生莫非要对西凉军出手?\"
\"正是!\"秦鸣眼中寒光一闪,\"我军向来秉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规。既然对方挑衅在先,必让其血债血偿!\"
孙坚击掌赞道:\"此言甚善!犯我者必诛之!\"转而皱眉:\"只是西凉路远,如何报复?\"
\"不然。\"秦鸣摇扇道,\"董卓既借朝廷名义行二虎竞食之策,我们便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在下有一计,可使董卓李儒师徒反目!\"
孙坚顿时来了兴致:\"愿闻其详!\"
\"眼下袁术伏诛,虽是其咎由自取,但毕竟曾是封疆大吏。依例需向朝廷呈报战况。\"
\"我们不妨借递送战报之机,给董卓送份'大礼'。\"
\"烦请主公亲笔上书:一者陈明战事原委,二者...\"他忽然压低声音,\"举荐李儒为凉州刺史,吕布为并州刺史!\"
\"更需单独给李儒写封措辞恳切的谢函。\"
孙坚大惊:\"为何要举荐仇人?\"
\"此乃驱虎吞狼之策!\"秦鸣抚须笑道,\"董卓生性多疑,见主公对李儒如此厚待,必起猜忌。届时...\"
“主上谋划此策时,不必拘泥我军立场,当思量董贼收到表章后作何感想!”
“李儒刚举荐主上担任征南将军,袁术便来犯境,非但未能建功,反被我军歼灭!”
“如今我军顶着征南将军的头衔,正大光明进击豫州。”
“在董卓看来,这计策非但徒劳无功,反倒助长我军声势!”
“若此时董卓再收到我军呈递的表章,得知我等竟给李儒送去谢函,那老贼会作何反应?”
“妙哉!本将明白了!”
孙坚抚掌大笑:
“此信一到,董卓必认定李儒是我军内应!”
“纵不坐实,也定会心生猜忌!”
旋即又迟疑道:
“秦先生此计甚妙,但册封吕布为并州刺史又有何深意?”
“此乃诛杀董卓的关键!”
秦鸣指尖轻叩案几:
“此次暗算我军者,李儒与董卓皆难逃干系!”
“举荐李儒,是要借董卓之手除之。”
“册封吕布,则是要借吕布之刃弑董!”
“此言怎讲?”
孙坚眼中精光闪动:
“区区并州刺史之职,真能令吕布反噬其主?”
秦鸣捻须微笑:
“吕奉先此人,岂是久居檐下之辈?”
“昔日为董卓 ** ,手刃义父丁原,不论有何隐情,已见其狼子野心。”
“董卓虽认其为义子,表面亲厚,暗地岂无防范?”
“此番我军双管齐下,既表李儒,又荐吕布。”
“李儒的封赏尚可推脱,但吕布的任命董卓批还是不批?”
“若准奏,吕布便可名正言顺割据一方。”
“以吕布秉性,羽翼丰满之日,便是倒戈相向之时!”
“若驳回,吕布闻讯必怀恨在心!”
“眼下或按兵不动,但时机成熟,定会反咬董卓!”
“故而无论董卓如何决断,这番表章都会让吕布化作刺向董卓的毒刃!”
“先生神算!”
孙坚拍案而起,眼中燃起炙热光芒。
若依秦鸣所言,董卓无论如何处置此事,李儒都难逃一劫,甚至连董卓自身也岌岌可危!
此计锋芒所向,绝非仅限一人,而是将董卓与李儒共同置于死地!
恰如秦鸣所说——凡触怒他们者,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如今看来,袁术、刘表、董卓、李儒,竟无一幸免!
想通此节后,他再度望向秦鸣时,胸中蓦然涌起浓烈的敬佩。
言出必践,谋定后动,这才是真正的军师风范!
得此良辅,何愁大业不成?
孙坚不禁抚掌大笑:\"妙极!我军未动干戈,便可一举铲除董卓、李儒二贼!\"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除子若外更有何人?\"
笑罢当即拍板:\"就依子若之计!待我军入城后即刻部署。\"
\"主公明鉴。\"秦鸣淡淡应道。
他本欲任董卓自取 ** ,但既然对方主动挑衅,自然要以雷霆之势回应。
望着长安方向,他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随即与孙坚并辔入城。
......
计策既定,孙坚入城后雷厉风行:
一面安抚整编黄巾降卒,一面派遣轻骑分赴长安与襄阳。两支马队各自携带特殊\"礼物\",日夜兼程奔赴目的地。
同时命赵云、祖茂等大将率部招降豫州各郡,所到之处望风归顺。
当八秦加急信使抵达时——
荆州,襄阳刺史府。
刘表独坐堂中,盯着案上锦盒面色铁青。
忽闻脚步声近,只见蒯良、蒯越二人联袂而入:\"属下参见主公!\"
\"子柔、异度来得正好。\"刘表强撑笑意抬手,\"快请入座!\"
(蒯家两兄弟听到这话,再次抱拳行礼,一左一右坐在了刘表两侧。
刚坐下,蒯良就开口问道:\"主公今日唤我二人前来,所为何事?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说话时目光中带着关切。一旁的蒯越也露出疑惑之色——这次刘表派人传唤得十分急促,几乎是直接派家丁把他们从府中接来的,想必是有要紧事商议。
刘表勉强笑了笑:\"倒算不上什么大事,就是想听听你们对庐江、丹阳两处战局的看法。毕竟当初是你们建议我出兵,如今战事胶着,城池久攻不下,总这么耗着也不是办法。\"
\"原来是这事!\"兄弟俩相视一笑。蒯良宽慰道:\"主公不必忧虑。眼下我军虽未破城,不过是暂时受阻。此番与袁术联合用兵,他们才是主攻,我军只需策应。只要袁术那边取得进展,我们这边自然也能打开局面。\"
蒯越接过话头:\"主公,此次出兵江东正是天赐良机!若能拿下柴桑、寻阳等地,就能切断孙坚西进之路。倘若孙坚抵挡不住袁术攻势,我们更可顺势南下,永绝后患!\"
刘表眯着眼睛问道:\"依二位看来,袁术真能击败孙坚?\"
\"应当不成问题。\"蒯良胸有成竹,\"袁术此番突袭,孙坚仓促应战,又要分兵防备我军,兵力捉襟见肘。虽然我军暂时受阻,但并未遭遇顽强抵抗,可见战局仍在掌控之中。退一步说,即便袁术不能全胜,至少也能拿下九江郡。\"
刘表又转向蒯越:\"异度也是这般看法?\"
蒯越连忙答道:\"我与兄长所见略同,此战必胜无疑。\"
\"好,好!\"刘表突然抚掌笑道,\"若真能取胜就太好了。其实今日孙坚派使者送来厚礼,你们猜所为何事?\"
\"竟有此事?\"兄弟俩异口同声,眼中闪过精光。蒯良迫不及待追问:\"莫非孙坚派人求和?\"
刘表营中,蒯氏兄弟正在焦急劝阻。
\"主公英明,此事断然不可允诺!\"蒯良拱手进谏。蒯越轻抚胡须,不紧不慢地补充道:\"孙坚主动求退,我军更该乘胜追击才是。\"
刘表听罢不由失笑:\"二位这般见解,倒叫本官惭愧了。\"他抬手示意侍从,\"不如先看看孙坚送来的厚礼再议?\"一个精致的锦盒被呈上前来。
蒯良兄弟面面相觎,心中惊疑不定。蒯良仍不死心,边走边劝:\"主公三思!胜利近在咫尺,岂能为些许小利错失良机?\"
二人行至案前,忽闻盒中飘出一股异味,不禁皱眉。刘表面带笑意回应:\"子柔多虑了,本官岂是贪图小利之人?实在是这份礼......\"话音未落突然变脸,厉声喝道:\"看看你们献的好计策!\"
锦盒轰然倒地,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滚落而出。蒯氏兄弟骤见变故,顿时面如土色。
\"故人重逢,二位莫非认不出来了?\"刘表冷笑连连,\"这就是你们日夜期盼的袁公路!如今这般模样,还能指望他什么?\"
蒯良兄弟定睛细看,登时浑身发冷。那狰狞的首级,赫然正是袁术!
十余万大军突袭九江,竟在短短一月内全军覆没!
此刻众人终于明白刘表为何震怒——任谁收到这份\"厚礼\"都难以保持冷静,更何况献计主攻的正是眼前这两人!
蒯良立即拱手辩解:\"主公明鉴!若早知袁术这般无能,臣等绝不敢妄言出兵!\"
蒯越紧跟着附和:\"当初袁术坐拥南阳精兵,谁料其部众如此不堪一击?臣等献策时实难预料!\"两兄弟默契地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刘表眉头微蹙却又舒展:\"岂止袁术之过?非其太弱,实乃孙坚太强!月余击溃十万大军,此等战力......\"他突然拍案怒喝:\"因尔等献策,如今惹上这等煞星!说!该如何收场?\"
\"应立即撤军!\"蒯良急声道:\"若待孙坚主力回师,我军危矣!\"
\"还用你教?\"刘表冷笑:\"本官早已下令退兵。现在要问的是——\"他目光如刀锋般扫过二人:\"若孙坚趁机西进荆州,该当如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