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良善者充入军中,凶恶之徒就地正法,余者皆派去开垦荒地。
一时间,增田万亩,兵力扩至十万,雄踞淮南,已有吞并扬州之势!
与此同时,孙坚全据淮南的消息如潮水般传向四方。
……
长安,太师府。
李儒手持文书,步履匆匆入府。
穿过层层守卫,直奔内院。
刚踏入内院,却见董越持枪立于门外把守。
见他前来,董越横枪拦道:
“郎中令何故擅闯?太师此刻不便见客!”
见董卓门前守卫换成董越,李儒眉头一皱:
“怎么是你值守?奉先何在!”
董越冷笑一声:
\"我如何知晓那叛徒去向?郎中令若要追查吕布下落,自行搜寻便是,何必来质问我!\"
听闻董越此言,李儒神色骤变。
吕布出了什么事?
何为叛徒?
此刻他心系要务,无暇深究,只能厉声道:
\"此事容后再议!我有紧急军情需面禀太师!\"
\"速去通报!\"
\"若贻误军机,唯你是问!\"
岂料董越非但不为所动,反而冷笑道:
\"方才已言明,太师现在不见客!\"
\"若冒然惊扰太师震怒,届时不是你来问罪,而是太师要我的脑袋!\"
\"你!\"
李儒怒目圆睁,指着董越的手指不住颤抖。
恰在此时,屋内传来董卓与女子调笑之声。
李儒咬牙上前,高声疾呼:
\"太师!太师!\"
\"臣李儒有要事求见!\"
董越顿时色变,厉声喝止:
\"你不要命了!\"
却见李儒已置生死于度外,朝门内大喊:
\"太师!臣有十万火急之事禀报!\"
欢笑声戛然而止。
董越面如土色,李儒则整肃衣冠,神色凛然。
随着\"吱呀\"声响,府门洞开。
未及看清人影,李儒已跪伏于地:
\"太师!大事不好!\"
\"扬州急报,孙坚已攻占整个淮南!\"
\"孙坚得了淮南?\"
董卓的声音先于人至,只见一名衣衫不整的妖艳女子慌忙行礼退去。
待女子离去,屋内传来命令:
\"进来说话。\"
李儒快步入内,见到董卓的瞬间,眼中掠过一丝痛惜。
昔日威震凉州的董仲颖,如今已臃肿如肉山,瘫坐榻上令人不忍卒睹。
李儒强忍悲痛,拱手禀报:
“下官李儒,拜见太师。”
“坐下说话,有何要事?”
见李儒入内,董卓沉声开口道。声音较往日更为冷峻,甚至透出几分烦躁之意。
李儒闻言,暗自叹息。自洛阳兵败后,董卓对他的信任已大不如前。若非尚有翁婿之情,恐怕早被问罪斩首。
念及此处,他猛一咬牙。无论如何,为了家小也必须力保太师!
“太师明鉴,孙坚攻占淮南,此乃我军心腹大患!”
“必须立即采取对策!”
“哦?”
话音刚落,董卓便冷眉倒竖:
“李文优,你究竟意欲何为?”
“此前袁绍等推举孙坚为扬州刺史,你说是好事,还让本太师下诏认可。”
“如今诏书怕是都已送达,你却反说孙坚占淮南是坏事?”
“如此出尔反尔,成何体统!”
说罢重重拍案怒喝:
“莫非存心戏弄本太师?”
案几轰然作响,李儒脸色愈发阴沉,但仍坚持道:
“太师,时移世易!”
“当初诸侯入洛阳,我军新败退守,唯孙坚有实力西进。”
“他要回扬州,自然于我有利。”
“原以为孙坚根基在江东,必先返吴郡。岂料他竟直取淮南!”
“太师,此中差别天渊!”
“若其返江东,不足为虑;占淮南,则后患无穷!”
“荒谬!”
董卓拍案呵斥:
“区区扬州之地,江东淮南有何区别?”
“大有不同!”
见董卓不明就里,李儒干脆起身揖礼:
“太师明鉴:若孙坚赴吴郡,当地盗匪横行,实乃死地!”
“他要扩张,北上必经广陵或庐江。”
“广陵属徐州,孙坚若犯境,必与陶谦交锋!”
“庐江太守陆康虽年迈,却老谋深算。孙坚渡江来犯,必被其牵制!”
“北上受阻,他只能南下或西进。”
“会稽太守王朗虽文弱,但南面山越盘踞。孙坚南下,必陷叛乱泥潭!”
以下为丹阳地处西方,疆域虽广却土地贫瘠。
无论孙坚选择南下北上或是西进,吴郡都难以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他迅速扩张势力。
这种情况下,孙坚恐怕要在江东一带被困上三五年之久!
说罢,他神色诚挚地望向董卓:
这不正是对我们有利的局面吗?
董卓闻言陷入沉思,先前的轻蔑之色一扫而空:
详细说说。
见主公态度转变,李儒顿时振奋起来:
孙坚若回江东必将受困,但占据淮南则截然不同!
此次南征,他仅凭武力而没有朝廷任命,虽有袁绍等人举荐却未获正式诏令,根本无法名正言顺统治扬州。
原本我们可以顺水推舟封他个扬州刺史,让他困守江东。
谁料他竟敢在无名无分的情况下,先招降九江北部诸县逼迫陈温投降,又设计诱杀陆康。
短短数月就掌控了整个淮南地区!
主公请想,先前所言江东的种种限制,在淮南可曾存在?
看到董卓神色越发凝重,李儒趁热打铁:
淮南根本不存在任何制约!
说罢一个箭步上前抓起案上棋盘:
若以棋局论势,江东如同边角之地,虽能布子却难成气候。
而淮南位居东南要冲,孙坚所占之地恰似天元落子,已然形成大势!
如今他坐拥淮南二郡,十万精兵,更获扬州刺史头衔,夺取江东易如反掌。
待统一扬州,坐拥数百万人口和十数万大军。
以孙坚之能,天下诸侯谁人可敌?
不出数年便可再夺数州!
届时若西取豫荆二州,就将与我军接壤。
主公可还记得,当年孙坚仅三万兵马就击败我军数万之众?
等他拥兵数十万从武关北上直取长安之时,我军该如何抵挡?
说到激动处,他重重叩击棋盘:
这可是关乎天下格局的生死棋局!
孙坚已然先手布局,我军若再犹豫不决,他日必遭其灭顶之灾!太师难道看不出此乃生死攸关之事?
李儒话音刚落,董卓已然汗流浃背,齿间发颤。先前孙坚夺取淮南时,他还觉山高水远不足为惧。经此剖析,却惊觉对方竟悄无声息落下如此杀招——此子假以时日,恐成心腹大患!
念及此,董卓浑身肥肉都在震颤。当年孙坚仅率三万兵马便将他打得溃不成军,若来日率三十万雄师压境......
\"文忧!\"董卓猛然拍案,\"莫非这亦是秦鸣手笔?\"
李儒肃然颔首:\"此人自投效孙坚便受殊遇,出同车,居比邻。孙坚自汜水关起,行军布阵皆出其谋。初时只道他工于心计,岂料治国安民、整军经武竟无所不精!\"
\"淮南盗匪旬月间被清剿一空,扩军 ** 如火如荼,民心归附之速令人胆寒。若任其发展...\"
董卓面如土色:\"以天地为枰,诸侯作子,军政全才...这真是凡人所能及?\"
李儒低声叹息。最令他惊惧的,是密报所载:秦鸣,年方弱冠。
二二三
究竟何等天赋异禀之人,才能在短短二十年间将这些学识掌握到如此境界?
即便从娘胎里就开始研习,也绝无可能达到这般渊博!
面对这般超乎常理的情形,他所能想到的唯一合理解释便是——此人绝非寻常之辈,而是个不折不扣的妖孽!
七十一章 文忧定策乱乾坤
沉默良久,董卓终于重振雄风,正色问道:\"文忧,如今孙坚得此高人相助已据淮南,我军当如何应对?\"
见董卓终于重视起来,李儒眼中精光一闪:\"岳父若能重视此事,我军尚有三策可施!这些计策臣已思虑周全,只待您首肯便可立即施行。\"
\"哦?\"董卓顿时来了精神:\"贤婿有何妙计?\"
李儒捋须沉吟:\"臣观那秦鸣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孙坚得其相助,恰似猛虎添翼,蛟龙入渊。相较而言,此人的威胁更甚于孙坚。故而臣一策便是——除之而后快!\"
\"刺杀?\"董卓眉头深锁:\"何不设法招揽?若能得其效忠,何须惧惮孙坚?\"在他想来,秦鸣这般青年才俊,若能许以 ** 厚禄,甚至招为孙女婿,何愁天下不定?
\"万万不可!\"李儒断然否决:\"此人深受孙坚器重,出入皆有重兵护卫。即便派出上千死士劫持,也难保万全。唯有取其性命,方为上策!\"
董卓长叹:\"罢了,依你之计。那么具体如何行事?\"
李儒成竹在胸:\"此事交给臣来部署,岳父只需静候佳音。切记此事关系重大,万勿走漏风声。\"
\"也罢。\"董卓颔首,又追问道:\"那二策是什么?\"
(\"你觉得关于每月次的免费提取'刺猬菠萝'有什么看法?是否需要加入qq群获取无偿五折代购服务?每日更新上百本书籍,免费找书,不定期发布新书。二个计策是什么?\"
李儒沉思片刻后回答道:\"这二条计策是小婿深思熟虑所得,但需要岳父大人首肯才能实施。\"
董卓疑惑地问:\"究竟是什么计策?\"
李儒郑重其事地看着董卓说:\"我建议岳父册封孙坚为征南将军,给他加官进爵。\"
\"什么?\"董卓大吃一惊:\"你让我给孙坚升官晋爵?这是什么道理!要不是追不回朝廷使者,我连扬州刺史的职位都不想给他。现在你居然还要我封他为征南将军?这不是给他扩张势力的正当理由吗!\"
董卓如此震惊也在情理之中。征南将军乃是大汉四征将军之一,地位仅次于三公,统领荆州和豫州两州的军事,驻守新野。一旦孙坚获得这个头衔,就能名正言顺地对这两州用兵。
李儒却从容笑道:\"岳父不必惊慌,小婿自有考量。方才说过,孙坚进入江东会受到周边势力牵制,而淮南地区则不会。但我们可以人为制造这种牵制。目前孙坚虽然占据淮南,但实力尚弱,周边无论是徐州的陶谦、荆州的刘表还是南阳的袁术,都有能力与他一战。\"
\"所以我们不妨采用捧杀之策,趁他羽翼未丰之时封他为征南将军。这样荆州刘表和南阳袁术岂能坐视不理?得知消息后必定会对孙坚出手。若能一举击溃孙坚自然最好,即便不能取胜,至少也能阻止他顺利夺取江东,让他首尾难顾,从而限制其发展。\"
\"嗯...这确实是个好计策。\"董卓仔细思量后,明白了这个计策的精妙之处。既然他们能看出孙坚的威胁,想必袁术和刘表等人也能意识到。现在孙坚只是扬州刺史,与他们尚无直接利益冲突。但一旦成为征南将军,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征南将军的辖区正是荆州和豫州!
倘若刘表、袁术对孙坚坐视不理,待其壮大,首当其冲必是他们!
故二人断不会无动于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