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远对张绍确实如同对待自己的子侄一般。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路远便与张绍一同前往州衙。
待到下午张绍返回后,他便马不停蹄地召集河东与河西两地的士绅,众人齐聚一堂,只围绕着一个议题展开讨论——收复河西。
对于河西人来说,自然是无条件地拥护,毕竟河西那是他们的家乡,他们渴望回归故土。
河东人也积极响应,虽然张知县明摆着是让他们又出人又出力,心中虽不情愿,但送走了河西人,一些窘迫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双赢!
就在众人畅谈收复河西后的盛况时,一个突兀的声音让全场速冻下来。
“那我们该如何过河?”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现在大家都知道,清流河中有成百上千的河妖,鲁莽下水岂不成了送上门的肉食?
面对如此棘手的难题,众人一时间都面面相觑。
就在大家都愁眉不展之际,又不知是哪个大聪明冒出了一句话:
“要不,请吉仙帮忙。”
“吉仙可是河君的座上宾!”
于是正在坤宇堂主持开业仪式的陈宇被典官郝强请到了县衙,得知前因后果之后,倒也没有大包大揽,只是承诺与河君交涉,他也不确定河君的态度。
但答应的事陈宇自然不会拖泥带水,离开县衙后直接飞到断口堡外的河面上,大声呼喊:“请河中朋友出来一见!”
几只河妖露出水面,见到是陈宇在空中呼唤,行礼之后匆匆钻入水中。
没过多久,陈宇就看到水面上泛起了浑浊,紧接着,蛙妖和他的手下河妖一同浮出了水面。
陈宇道:“见过蛙道友,不知河君的伤势是否已经痊愈?”
蛙妖领着手下立即行礼道:“我等谢过宇道友除去恐将军,目前河君他老人家已无大碍!”
之前金波河君被恐将军偷袭,龟甲碎裂大半,伤势严重。
陈宇不远独揽功劳:“我只是重创了恐将军,真正将其斩杀的,是广佑寺的智义和尚。而且,这也是以智仁和尚和慧忠法师身死为代价换来的。”
蛙妖连忙点头道:“我等自然知晓,河君也曾亲口说过,过些时日必定会登门拜访,感谢宇道友和广佑寺的高僧。”
话锋一转,蛙妖接着问道:“不知宇道友此次前来,是否有要事相商?”
陈宇点了点头直言道:“恩,实不相瞒,我确有要事与河君相商,此事不仅关系到曲河县,还与水族息息相关,所以烦请蛙道友代为通传一声。”
蛙妖回答得十分干脆:“请道友稍候,我这就去禀报河君。”说罢,他便领着自己的手下河妖,如鱼入水般迅速潜入水中,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陈宇飞到断口堡上歇脚,身上绑满绷带的司务于逸和他身后的一众军士立即聚拢过来:“道友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而陈宇只回答了两个字:“过河!”
闻言所有军士无不欢呼雷动。
夕阳斜下,不见半点余晖,是因为清流河中无数河妖探出水,庞大的躯体铺满了江面。
河堤与堡垒上更是旌旗招展,旗下将士们披甲持枪连绵数里,更有无数百姓费劲地观看河中奇景。
清流河水位不高,虽经历此前大战各种法术的摧残,依旧有不少干燥平整的河床。
人族和水族的过河协议很快就谈妥。
河君同意人族往来清流河两岸,共同开辟至少六条过河航道,人族以猪羊等肉食换取河妖护航。人族需清理河道,治理河西沙地。人族同意并支持玉蟒妖回归玉蟒岭成为山君。
河床上,一张四方桌,四把扶手椅,陈宇、张绍、高司正和缩小的河君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张绍直言自己不知天高地厚,上任的车队越过下牙堡的那一刻起便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今过河在即,想来曲河县的县志上应有他的一笔。
高司正则一脸哀怨地埋怨自己,明明有更好的去处,却失心疯一般扎进了这个泥潭。他算计了太多,却也辜负了太多。
河君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此次死里逃生,不禁感叹自己已经年老体衰,难以庇护河中水族。不过,他还是自豪地介绍了身后的鲤妖、蚌妖和玉蟒妖,后继有人。
此外,有一名书吏坐在一张书桌前,奋笔疾书。他原本只是来记录两方的谈判内容的,但听到他们的真情流露,忍不住将这些话也都记录了下来。
当记录完河君的话后,书吏突然发现,只有眼前的鸡仙还没有发话。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宇身上,他慵懒地说道:“我该说些什么呢?”
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陈宇刚想开口,突然间,一阵豪迈的笑声从空中传来:“妙哉!若天下事皆如这般盛景,岂不天下太平?”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年修士脚踏飞剑,乘风而至。
高司正和金波河君显然对这位不速之客颇为熟悉,他们起身行礼道:“见过黄副司使!”
原来,这位来者正是贺宁省镇妖司的副司使黄钦。
黄副司回礼后,面带微笑对着高司正说道:“小高啊,短短几年你就把一个县的镇妖司经营得如此出色,着实打了不少人的脸,更难得的是,你的修为境界竟也没有落下一丝一毫。”
高司正连忙谦逊地回答道:“黄老过奖了,若没有您的帮衬,小子我恐怕早就寸步难行了。”
“你自己争气!”
黄副司使转头对金波河君说道:“呦,这不是金波吗?我听说你刚刚受了重伤,依我看啊,你还是早点退位吧,该是让年轻一辈的顶上了。”
金波河君一听,顿时有些不乐意了,反驳道:“你这一把老骨头都还没退呢,凭什么让我这先退?”
黄副司使哈哈一笑,说道:“是啊,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想办大事可真是不容易啊!干不成,丢面子是小,搞不好连性命都难保,可要是真办成了呢,还得处处提防。所以啊,我们这些老家伙,趁着还有一口气在,该顶还得顶,该扶也要扶!”
说话间,河堤上连绵不绝的仪仗出现,旗帜、伞盖、牌匾、护卫无不彰显威严,鸣锣开道由远及近,驱散着河堤上的百姓。
黄副司使抚须道:“户部灵物司柳郎中和工部特建司布郎中一齐驾到,省里、州里的官员陪同。张知县、高司正干得不错!”
“当然,还有宇道友,今日终于如愿相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修真:从家凤到大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