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是吴国不受宠的公主吴嘉怡,被迫到郑国和亲,三个月后被陷害处死。
贾丽穿入原主身上,改写原主命运。
1.
\"公主,该起身了。\"
一道轻柔的女声将贾丽从混沌中唤醒。她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自己熟悉的大学宿舍,而是一顶绣着金丝凤凰的华丽轿辇。轿内熏香缭绕,身下垫着柔软的锦缎,手腕上沉甸甸的金镯随着轿子晃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我这是在哪?\"贾丽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触感光滑细腻,却陌生得可怕。
\"公主可是身子不适?\"轿帘被轻轻掀起,露出一张圆润的少女脸庞,眼中满是关切,\"再有两个时辰就到郑国都城了,公主可要打起精神来。\"
郑国?都城?贾丽脑中轰然作响。作为历史系研究生,她当然知道郑国——那是千年前存在于华夏大地上的一个强大王朝,以铁血统治闻名,尤其是那位被称为\"暴君\"的郑文博皇帝。
\"我...我是谁?\"贾丽颤抖着问道。
侍女露出惊讶神色:\"公主莫不是魇着了?您是吴国三公主吴嘉怡啊,此番奉王命前往郑国和亲,嫁给郑国皇帝郑文博。\"
吴嘉怡!贾丽瞳孔骤缩。在她曾经读过的一本野史中,确实记载过这位和亲公主——入宫三月便被郑文博以通敌叛国罪凌迟处死,死时年仅十八岁。
轿外传来整齐的马蹄声和士兵的呼喝,贾丽悄悄掀开轿帘一角,只见一支绵延数里的队伍正在官道上行进,旌旗招展,最前方的旗帜上赫然绣着一个\"吴\"字。
她真的穿越了!而且穿成了那个注定惨死的和亲公主!
贾丽——现在应该叫吴嘉怡了——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作为历史系学生,她对郑国的宫廷斗争了如指掌。如果能利用这些知识,或许能改变原主的悲惨命运。
\"公主,喝口茶定定神吧。\"侍女递来一盏青瓷茶碗。
吴嘉怡接过茶碗,忽然想起什么:\"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青柳,自小伺候公主的。\"侍女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低下头去。
吴嘉怡点点头,暗自记下这个细节。从现在起,她必须尽快适应这个身份,了解周围的一切。
\"青柳,给我说说郑国的情况,特别是...那位皇帝。\"
青柳面露难色,压低声音道:\"公主,郑国皇帝性情暴戾,登基五年来,后宫妃嫔死的死、疯的疯,听说上个月刚处死了一位贵人...\"
\"因为什么?\"
\"说是...冲撞了圣驾。\"青柳声音越来越小,\"公主,这些话本不该说,但您一定要小心。郑国不比吴国,那里规矩森严,稍有不慎...\"
吴嘉怡握紧了茶碗。历史上郑文博确实以残暴着称,但根据她的研究,这种暴虐背后似乎另有隐情。十年前那场政变中,郑文博失去了最敬爱的兄长和母亲,从此性情大变。
\"我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吴嘉怡勉强笑了笑,\"我有些乏了,想歇会儿。\"
放下轿帘,吴嘉怡靠在软垫上,大脑飞速运转。她必须制定一个计划,在保全性命的同时,查清郑文博暴虐的真相。或许,这才是她穿越而来的真正意义。
2.
郑国皇宫比吴嘉怡想象的还要宏伟壮观。朱红的宫墙高耸入云,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宫门前,两队禁军持戟而立,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这支和亲队伍。
\"吴国使团到——\"
随着一声长喝,宫门缓缓打开。吴嘉怡深吸一口气,在青柳的搀扶下走出轿辇。按照礼制,她身着大红嫁衣,头戴金丝凤冠,面上覆着轻纱,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吴国三公主吴嘉怡,奉吴王之命,前来和亲。\"使团首领高声宣读国书。
宫门内走出一位身着紫袍的太监,尖声道:\"皇上有旨,吴国公主直接入住清秋阁,三日后行册封礼。\"
没有接见,没有欢迎仪式,甚至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吴嘉怡心中一沉,这与她了解的郑国礼制大相径庭。按理说,和亲公主应当受到隆重接待,至少皇帝应该露个面。
\"臣等领旨。\"使团众人跪拜谢恩,唯有吴嘉怡站着没动。
紫袍太监眯起眼睛:\"公主为何不跪?\"
\"本宫乃吴国公主,未受郑国册封,仍是吴国人。\"吴嘉怡不卑不亢地回答,声音清亮,\"按两国邦交之礼,本宫只需行平礼。\"
这是她在史书中读到的细节——和亲公主在正式册封前,仍保留本国身份。她赌郑文博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计较,否则有失大国风范。
紫袍太监脸色变了变,最终冷哼一声:\"随咱家来吧。\"
清秋阁位于皇宫西北角,虽不算偏僻,但明显不是给宠妃住的地方。阁内陈设简单,只有几名粗使宫女候着,连个像样的梳妆台都没有。
\"公主暂且在此歇息,所需物品稍后会送来。\"紫袍太监敷衍地行了个礼便离开了。
青柳看着简陋的居所,眼圈都红了:\"公主,这...这也太...\"
\"无妨。\"吴嘉怡摘下凤冠,活动了下酸痛的脖子,\"比我想象的好多了,至少没直接打入冷宫。\"
她走到窗前,推开雕花木窗。远处是层层叠叠的宫殿楼阁,近处则是一片萧瑟的秋景。清秋阁,这名字倒是应景。
\"青柳,帮我更衣吧,这身行头太重了。\"
脱下繁复的嫁衣,吴嘉怡换上一袭素雅的浅绿色衣裙。她让青柳简单挽了个发髻,只插一支白玉簪子,整个人顿时清爽了许多。
\"公主,您这样打扮会不会太素了?\"青柳担忧地问。
吴嘉怡摇摇头:\"初来乍到,低调为好。\"她顿了顿,\"对了,你去打听一下,皇上最近在忙什么,有什么喜好。\"
青柳面露难色:\"这...奴婢恐怕...\"
\"不用刻意打听,就和那些宫女闲聊,听听宫里的闲言碎语就行。\"吴嘉怡从手腕上褪下一只金镯塞给青柳,\"该打点的地方别吝啬。\"
青柳收下金镯,点点头出去了。吴嘉怡独自在房中踱步,思考着下一步计划。历史上吴嘉怡之所以惨死,是因为被诬陷与吴国密探勾结。要想避免这一命运,她必须尽快在宫中建立自己的势力网。
傍晚时分,青柳带回消息:\"公主,听说皇上最近为北境战事烦心,已经三日未上朝了。还有...\"她压低声音,\"皇上每晚子时都会独自在御花园练剑,不许任何人靠近。\"
吴嘉怡眼睛一亮。子时练剑?这或许是个接近郑文博的机会。
\"青柳,明日帮我准备一套素色衣裙,再找一把好琴来。\"
\"公主是要...\"
\"投其所好。\"吴嘉怡嘴角微扬,\"既然郑文博喜欢剑,想必对与之相配的琴音也不会反感。\"
3.
册封礼前夜,吴嘉怡按计划行动了。
子时将至,她换上一袭月白色广袖流仙裙,抱着青柳找来的古琴,悄悄离开清秋阁。凭着对古代宫殿布局的了解,她很快找到了御花园的位置。
夜凉如水,月光洒在石板小径上,为一切蒙上一层银辉。花园深处隐约传来利剑破空之声,吴嘉怡循声而去,躲在一棵古树后观察。
月光下,一个高大身影正在空地中央舞剑。那人身着黑色劲装,没有戴冠,长发随意束在脑后。剑光如练,身形如龙,每一招每一式都带着凌厉的杀意,却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优雅。
这就是郑文博?吴嘉怡屏住呼吸。与想象中满脸横肉的暴君形象不同,眼前的男子剑眉星目,鼻若悬胆,虽面无表情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就在她出神之际,脚下不慎踩到一根枯枝,发出\"咔嚓\"一声脆响。
剑光戛然而止。郑文博冷冽的目光直射而来:\"谁?\"
吴嘉怡知道躲不过去了,索性抱着琴走出来,盈盈下拜:\"臣妾吴嘉怡,惊扰圣驾,罪该万死。\"
\"吴国公主?\"郑文博收剑入鞘,声音冷得像冰,\"谁准你擅离清秋阁的?\"
\"臣妾听闻皇上夜半练剑,特来献上一曲《剑器行》,以助雅兴。\"吴嘉怡不慌不忙地回答,同时悄悄观察郑文博的反应。
郑文博眯起眼睛:\"你好大的胆子。\"他缓步走近,居高临下地审视着跪在地上的女子,\"抬起头来。\"
吴嘉怡缓缓抬头,月光照在她精致的脸庞上,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平静。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郑文博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见过太多在他面前瑟瑟发抖的人,却从未见过如此镇定自若的眼神。
\"你会弹《剑器行》?\"他语气稍缓,\"那可不是寻常闺秀能驾驭的曲子。\"
\"臣妾愿一试。\"吴嘉怡从容道。
郑文博冷哼一声,指了指一旁的石凳:\"弹吧。若有一音不准,朕便治你欺君之罪。\"
吴嘉怡心中一紧,但面上不露分毫。她优雅地走到石凳前坐下,将琴置于膝上,深吸一口气,指尖轻拨琴弦。
清越的琴音在夜色中流淌,起初如溪水潺潺,渐渐变得激昂澎湃,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吴嘉怡全神贯注地弹奏,完全沉浸其中。这是她在现代苦练多年的曲子,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琴音戛然而止,余韵悠长。吴嘉怡抬头看向郑文博,发现对方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有意思。\"郑文博缓缓开口,\"朕原以为吴王送来的不过是个花瓶,没想到还有点真才实学。\"
吴嘉怡微微欠身:\"皇上过奖了。\"
\"你为何要来郑国?\"郑文博突然问道,\"吴王明明可以送其他公主。\"
吴嘉怡心中一凛。这是试探!历史上吴嘉怡是被迫和亲的,因为她的母妃出身低微,在宫中不受宠。但此刻她不能这么说。
\"臣妾自愿请命。\"她直视郑文博的眼睛,\"久闻郑国皇帝文韬武略,臣妾仰慕已久,愿以身侍君。\"
郑文博冷笑一声:\"谎话说得倒是顺口。\"他猛地伸手捏住吴嘉怡的下巴,\"朕最讨厌虚伪之人。\"
吴嘉怡吃痛,但没有挣扎:\"皇上若不信,大可派人去吴国打听。当日大殿之上,确是臣妾主动请缨。\"
这是她赌的第二把——根据史料记载,郑文博虽然残暴,但极其厌恶背后搞小动作的人。与其编造谎言,不如半真半假地应对。
郑文博盯着她看了许久,终于松开手:\"明日册封礼后,搬去兰林苑住吧。清秋阁太偏了。\"
吴嘉怡心中大喜,但面上只是恭敬地行礼:\"谢皇上恩典。\"
兰林苑是嫔妃居所中较为尊贵的一处,这意味着她至少不会被立刻打入冷宫。
\"退下吧。\"郑文博转身继续练剑,不再看她。
吴嘉怡抱着琴悄然退下,走出很远才长舒一口气。第一关算是过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4.
册封礼比吴嘉怡想象的还要复杂。
天还没亮,她就被一群宫女叫醒,沐浴更衣,梳妆打扮。大红的礼服足有十几层,头上的凤冠缀满珍珠宝石,压得她脖子生疼。
\"公主今日定能艳压群芳。\"青柳一边为她描眉一边说。
吴嘉怡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柳叶眉,丹凤眼,朱唇一点,确实美得惊人。但在这深宫之中,美貌是最不值钱的资本。
\"昨日让你打听的事有消息了吗?\"她低声问。
青柳点点头,附耳道:\"听说太后对这次和亲很不满,认为吴国送公主来是别有用心。还有,宰相大人一直主张对吴国用兵...\"
吴嘉怡心中一沉。太后和宰相都是她需要警惕的对象。历史上吴嘉怡被处死,背后就有这两人的影子。
\"公主,该出发了。\"门外传来太监的催促声。
册封大典在太极殿举行。吴嘉怡在宫女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向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殿前广场上站满了文武百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有好奇的,有鄙夷的,也有不怀好意的。
殿内,郑文博高坐龙椅,身着明黄色龙袍,比昨夜更加威严不可侵犯。他身侧是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想必就是太后了。
\"吴国公主吴嘉怡觐见——\"
吴嘉怡深吸一口气,按照礼官的指引,缓步上前,行三跪九叩大礼。
\"平身。\"郑文博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礼官开始宣读册封诏书:\"...特封为嘉嫔,赐居兰林苑...\"
嫔?吴嘉怡眉头微皱。按礼制,和亲公主至少应该封妃,郑文博这是故意贬低她的位分。
\"嘉嫔,还不上前谢恩?\"太后冷冷开口。
吴嘉怡正要上前,忽然听到殿外传来一阵骚动。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来,跪地禀报:\"启禀皇上,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
郑文博脸色一变:\"呈上来!\"
太监将军报呈上,郑文博展开一看,面色顿时阴沉如水。他猛地将奏折拍在案几上:\"吴国好大的胆子!\"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吴嘉怡心跳如鼓,不知发生了什么。
\"皇上,出什么事了?\"太后问道。
郑文博冷冷地看向吴嘉怡:\"就在和亲队伍离开吴国三日后,吴王派兵偷袭我北境三城,杀我将士千余人!\"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吴嘉怡感到无数道愤怒的目光射向自己,仿佛要将她千刀万剐。
\"皇上明鉴!\"她立刻跪下,\"臣妾离吴国时对此事毫不知情,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
\"好一个毫不知情!\"一位紫袍大臣站出来厉声道,\"这分明是吴王的缓兵之计,假意和亲,实则偷袭!皇上,此女留不得啊!\"
\"宰相大人所言极是。\"太后附和道,\"应当立刻将此女打入大牢,严加审问!\"
郑文博面沉如水,手指轻叩龙椅扶手,目光如刀般审视着跪在地上的吴嘉怡。
千钧一发之际,吴嘉怡急中生智:\"皇上,臣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吴国若真有偷袭之意,为何不等和亲事成后再行动?那时郑国防备更松懈,岂不更容易得手?\"吴嘉怡抬起头,不卑不亢地说,\"臣妾怀疑此事另有隐情,或是有人故意挑拨两国关系。\"
郑文博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哦?那你说是谁在挑拨?\"
\"臣妾初来乍到,不敢妄言。但请皇上想想,此事对谁最有利?\"吴嘉怡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宰相。
殿内再次哗然。宰相脸色大变:\"妖女胡言!皇上,此女分明是在挑拨君臣关系!\"
郑文博抬手制止了宰相的话,若有所思地看着吴嘉怡:\"你倒是胆大。起来吧。\"
吴嘉怡暗暗松了口气,知道自己暂时安全了。
\"此事朕会彻查。\"郑文博环视群臣,\"册封礼继续。嘉嫔聪慧过人,晋为嘉妃,赐居兰林苑主殿。\"
这一转折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吴嘉怡自己。从险些被打入大牢到晋封为妃,这变化也太快了!
\"谢皇上恩典。\"她连忙叩首谢恩。
太后脸色铁青,但碍于皇帝威严,没有当场发作。宰相则阴沉着脸。
5.
早晨,林嘉怡快步走向内室,确认四下无人后,猛地扯下头上沉重的凤冠。
\"青柳,清点嫁妆,把能兑换的都换成银钱。\"她压低声音,\"我们要查的事,没有银子寸步难行。\"
青柳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这是所有宫人的背景,有三个曾在太后宫中当差。\"
林嘉怡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先从她们入手。\"
6.
三个月后,冬雪初融。
林嘉怡跪在慈宁宫外,额头抵着冰冷的青石地面。太后以教导宫规为由,已让她跪了整整一个时辰。
\"嘉妃妹妹快起来吧。\"一道娇媚声音传来,郑文博最宠爱的李贵妃摇着团扇走近,\"太后午睡去了,不会见你的。\"
林嘉怡垂眸掩饰眼中的冷意:\"谢姐姐提醒。\"她扶着青柳的手艰难起身,膝盖处的衣裙已被雪水浸透。
回到兰林苑,青柳立刻端来热水为她敷膝,声音带着哭腔:\"公主,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值得。\"林嘉怡从枕下取出一张纸条,\"冯婆子的儿子染了重病,急需三百两银子救命。\"
青柳瞪大眼睛:\"冯婆子是太后贴身老奴,跟了四十年!\"
\"正是如此。\"林嘉怡勾起唇角,\"明日你亲自去送银子,就说...是吴国商队路过她家乡,听闻她儿子病重,特地相助。\"
7.
春分这日,冯婆子趁着夜色溜进兰林苑。老人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娘娘大恩大德,老奴无以为报...\"
林嘉怡亲手扶起她:\"嬷嬷不必如此,令郎可好些了?\"
\"托娘娘的福,已经能下床了。\"冯婆子抹着泪,突然压低声音,\"老奴知道娘娘在查什么...十年前那晚,老奴亲眼看见太后将一包药粉交给宰相...\"
林嘉怡心跳如鼓:\"什么药粉?\"
\"鹤顶红。\"冯婆子颤抖着,\"他们毒死了林贵妃和文勇太子,还...还伪造了遗书...\"
林嘉怡手中的茶盏\"啪\"地落地。虽然早有猜测,但亲耳听到仍如五雷轰顶。
\"青柳,送嬷嬷从密道回去。\"她强自镇定,\"记住,今夜我们从未见过。\"
8.
次日清晨,林嘉怡正在梳妆,青柳急匆匆跑进来:\"公主!冯婆子今早被发现投井自尽了!\"
林嘉怡手中的玉簪应声而断。她猛地站起:\"太后起疑了。青柳,把我们的调查记录全部销毁,只留一份藏在我的...\"
\"藏在哪里?\"一道冰冷男声突然从殿外传来。
林嘉怡浑身血液凝固。郑文博大步走入,身后跟着禁卫军统领幸福。
\"陛下...\"她跪倒在地,脑中飞速思考对策。
郑文博抬手示意幸福守住门口,目光如刀:\"继续说,朕听着。\"
青柳吓得瘫软在地,林嘉怡知道已无退路,索性抬头直视皇帝:\"十年前,太后与宰相合谋毒杀林贵妃和文勇太子,冯婆子是目击者,今晨被灭口。\"
郑文博脸色瞬间惨白,踉跄后退一步:\"证据?\"
\"冯婆子临终前留下口供,青柳可以作证。\"林嘉怡取出藏在妆奁暗格中的密函,\"这是臣妾三个月来收集的线索,包括当年御膳房记录、太医脉案,还有...宰相府这十年来与太后的秘密往来账目。\"
郑文博接过密函的手微微发抖。他深深看了林嘉怡一眼,转身大步离去:\"阿福,调禁军封锁慈宁宫和宰相府!\"
9.
次日早朝,郑文博当众宣读太后十二大罪状,废为庶人。宰相贪污军饷、谋害皇族的证据被一一陈列,当场押赴刑场凌迟处死,九族连坐。
退朝后,郑文博直奔兰林苑。林嘉怡正跪在院中接旨,听到脚步声抬头,对上皇帝通红的双眼。
\"为什么查这些?你为什么要关心我?\"郑文博声音嘶哑。
林嘉怡坦然相告:\"臣妾只想在后宫活下来...\"
她话未说完,被郑文博一把拉起拥入怀中。皇帝的身体剧烈颤抖:\"朕找了十年证据...谢谢你,嘉怡。\"
10.
三日后,郑文博下旨追封生母林贵妃为孝端皇太后,兄长郑文勇为哀太子。同时晋封林嘉怡为皇后,择吉日行册封大礼。
册封当日,林嘉怡身着正红凤袍,一步步走上高阶。郑文博在龙椅旁伸手相迎,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温柔。
\"朕欠你一个解释。\"他低声道,\"当年朕远在边疆,回宫时母妃和兄长已入殓。太后说他们是染了时疫,可朕从不相信...\"
林嘉怡轻轻握住他的手:\"陛下现在知道了真相,母亲和兄长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郑文博凝视着她,突然问道:\"你为什么会查这桩命案?\"
林嘉怡怔住,随即莞尔:\"陛下不如用余生来寻找答案?\"
帝后相视而笑,十指紧扣。阶下百官山呼万岁,谁也没注意到废太后所在的冷宫方向,传来一声凄厉的诅咒。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短篇快穿合集,每篇只写一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