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之王”大赛的发布会在海城召开。
主办方海城博物院的领导,站在鎏金匾额下,话筒里的声音带着庄重的仪式感:
“本次大赛是三年来国内规格最高的鉴宝赛事,旨在挖掘青年鉴宝人才,传承中华文脉;
冠军将获‘鉴宝之王’称号、百万奖金;
台下,媒体记者的闪光灯连成一片。
参赛选手陆续入场,有人攥着鉴定工具箱,有人抱着古籍资料,气氛里飘着松烟墨和旧书纸的味道!
陈凡站在角落,浅蓝针织衫的领口沾着点实验室的瓷粉。
他望着入口处的人群,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神瞳护目镜。
那是叶敏昨晚刚帮他擦干净的,镜片上还留着她指尖的温度。
“来了。”身边有人低语。
陈凡抬头,看见王浩走进来。
北派鉴宝大师穿一身藏青中山装,衣扣扣到领口,腕间挂着串油润的和田籽料,每一步都走得沉稳,像踩在古画的宣纸上。
他手里捧着个紫檀木盒,盒身刻着缠枝莲纹,正是大赛要求的“鉴宝道具”。
两人的目光在人群里撞了一下。
王浩的目光扫过陈凡,嘴角扯出一点淡笑,那是前辈对后辈的审视;
陈凡则回以平静的眼神,像看一块待鉴的瓷片。
没有多余的话,两人擦肩而过,却在彼此心里埋下了火种!
发布会结束时,小周攥着手机跑回“天宇鉴宝行”,连门都没敲:
“叶小姐,绍小姐,王浩带了件压箱底的‘唐代佛像’,说是从山西普济寺收的,要在半决赛给陈总下马威!”
叶敏正在整理陈凡的比赛资料,钢笔尖在纸上戳出个墨点。
她抬头,看见绍忆欣正凑在电脑前查“普济寺”的资料,屏幕光映得她眼镜片发亮:“凡哥怎么说?”
“他说‘是佛是魔,一鉴便知’。”小周模仿陈凡的语气,逗得两人笑出声。
古玩街的“福兴居”里,气氛更热。
叶天龙拍着八仙桌,茶盏里的茉莉花茶溅出来:
“王浩可是北派的‘活化石’!去年《国家宝藏》里他鉴唐代三彩;
连古玩界泰斗的李老都拍大腿说‘准’!这次他带唐代佛像,摆明了要压陈凡一头!”
绍永恒抿着茶,手指敲着桌面:
“但陈凡的‘神瞳’不一样。上次那尊酸蚀青铜鼎,王浩要是看,说不定也会栽在微观痕迹上。”
“神瞳到底是什么?”小周凑过来,眼睛亮得像星星。
“就是能看透胎釉、包浆的‘眼睛’。”叶天龙夹了块糖醋排骨:
“陈凡这孩子,把现代科技和老祖宗的眼学结合了,比单纯的‘看’厉害十倍!”
窗外的古玩街飘着糖炒栗子的香,店里的议论却像发酵的面团!
所有人都等着看,这场“北派泰斗vs南派新星”的对决,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陈凡没去古玩街凑热闹。
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校准神瞳的扫描参数。
护目镜戴在脸上,显微镜下的青瓷片被放大到极致!
釉面的气泡、胎体的裂纹,像一片微观的森林。
“酸蚀青铜鼎的痕迹,是盐酸腐蚀胎体留下的针孔;
宋瓷的‘蟹爪纹’开片,是釉层自然收缩的痕迹;
明清瓷器的款识,真品的刻痕有‘力透胎骨’的感觉……”
他对着电脑里的案例笔记默念,指尖在操作台上敲出细碎的节奏。
这是他三年来每天的必修课。
神瞳不是天生的,是用上千件文物“喂”出来的!
每鉴一次宝,他就把微观痕迹记在脑子里,像攒起一串珍珠,等到用的时候,就能串成项链。
傍晚,叶敏端着粥进来,看见他盯着电脑屏幕里的唐代佛像图谱出神:
“凡哥,又在研究王浩的‘宝贝’?”
陈凡抬头,粥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不是研究,是‘预习’。”
“你……担心吗?”叶敏把粥放在他手边,手指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都市超级鉴宝神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