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大晨皇宫,文华殿
一场关于《格物新学促进令》及设立“格物科举”专项的御前辩论,正在激烈进行。以七皇子萧炎、新任工部尚书(原格物院支持者)为首的新派官员,与以太傅、礼部尚书及几位宗室老亲王为首的守旧派,展开了唇枪舌战。
“陛下!圣贤之道,乃立国之本!算学、工巧之术,不过是奇技淫巧,岂可登大雅之堂,更遑论与经义并列,设科取士?此乃动摇国本,祸乱朝纲!”太傅须发皆张,言辞激烈。
七皇子萧炎毫不示弱,朗声反驳:“太傅此言差矣!若无格物之学,何来陇西地动预警,活民百万?何来防疫良药、救灾利器?何来漕运新船、农事增产?圣贤之道教我们修身齐家,而格物之学方能强国富民!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固步自封,才是真正的祸国之源!”
龙椅上的皇帝萧宏,面色平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手指在扶手上轻轻点动,不置可否。他乐见其成,让这场辩论消耗朝臣的精力,同时也借此观察各方反应,尤其是萧煜对此事的态度和影响力。
同一时刻·睿王府,信息中枢
萧煜并未亲临文华殿辩论,他正通过天机阁的渠道,实时获取着朝堂上的消息。
“殿下,守旧派反应激烈,尤其是宗室几位老王,态度坚决。”凌若仙汇报道。
“意料之中。”萧煜目光沉静,“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他们怕的不是格物之学本身,而是怕这套新体系,会打破他们赖以生存的旧秩序和特权。”他沉吟片刻,“告诉七哥,不必在言辞上过于纠缠。将陇西救灾的各项数据、格物院近年来的成果清单,尤其是关于农具改良带来粮食增产、新式织机提升布匹产量的具体数据,整理成册,分发各位朝臣。让事实说话。”
他要用无可辩驳的实际效益,来碾压空洞的道德指责。知识的价值,最终需要通过其创造的现实价值来证明。
巳时·京都,太学
太学之内,也因《格物新学促进令》的提出而炸开了锅。年轻的学子们分成了两派,在学堂、在宿舍激烈争论。
“格物之学,实学也!能富国强兵,为何不能入科举?”
“荒谬!读书人当以圣贤之道为本,钻研那些匠人之术,岂不本末倒置?”
“若无匠人之术,你穿何衣?食何粮?居何所?地动之时,何人预警?”
“强词夺理!君子不器!”
思想的碰撞在年轻的士子中产生火花,有人固守传统,也有人对格物院展现的新世界心向往之。数名深受格物院影响的年轻博士甚至联名上书,支持新学入科举。知识的星星之火,开始在士林这片看似坚固的阵地上点燃。
午时·东宫
太子萧灿听着幕僚汇报文华殿的辩论情况,脸上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
“吵吧,吵得越凶越好。”他低声道,“老九想动科举这块根基,就是在与天下读书人为敌!传话给太傅和几位宗亲,本王支持他们!必要时,可以鼓动太学生联名上书,甚至……可以允许一些‘过激’的举动。”他试图将水搅浑,利用守旧势力的反弹,来打击萧煜的声望和改革进程。
未时·大晨格物院,公开讲堂
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格物院内却是一片求知的净土。林瀚源正在主持一场面向京都各阶层开放的公开讲座,讲解“星轨定策”背后的数学原理和地质学知识。台下座无虚席,不仅有格物院学员,还有许多好奇的市民、商人,甚至一些穿着儒衫的年轻士子也混迹其中。
“……故而,地动并非天罚,而是地壳板块运动积累的能量释放所致。通过测算星象轨迹与地磁变化的相关性,结合地质构造数据,我们便能构建模型,进行概率预警……”林瀚源深入浅出的讲解,配合着简易的模型演示,让台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原来如此!”
“竟是这样!并非鬼神之说!”
知识的魅力,在于它能驱散蒙昧,揭示规律。这场讲座,本身就是对新学最好的宣传。
申时·江南道,松鹤书院
这是江南最负盛名的书院之一,山长乃是当代大儒。此时,书院内也在热议《格物新学促进令》。
“山长,睿王此举,是否操之过急?恐引起士林动荡啊。”一位教习忧心道。
老山长抚须沉吟片刻,缓缓道:“格物之学,能预警天灾,能活人性命,能增产出产,此乃不争之事实。其学既有大用,为何不能有一席之地?我辈读书人,当有‘一事不知,儒者之耻’的胸怀。兼容并蓄,方是正道。”
连江南文坛领袖都表现出开放态度,这让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士绅开始重新思考。楚幼薇也适时运作,让《格物报》江南版详细刊载了格物之学在民生各方面的应用实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舆论。
酉时·皇宫,御书房
皇帝萧宏仔细翻阅着萧煜让人送来的那本厚厚的《格物效益汇编》,上面罗列的数据触目惊心(好的方面):因地动预警减少的伤亡估算、因新农具提升的粮食产量、因新医药降低的死亡率、因工程器械节省的人力物力……
他合上汇编,长长舒了一口气。事实胜于雄辩。
“拟旨。”皇帝终于下定决心,“《格物新学促进令》,准予推行。于下次科举,增设‘格物’一科,试策论与实务。各地官学,逐步引入格物启蒙。着睿王萧煜,领衔编纂《格物基础纲要》,以为教材之基。”
他做出了选择,选择顺应那股由知识推动的、不可阻挡的潮流。
戌时·睿王府,观星台
萧煜收到了皇帝的批复。他并不意外,只是平静地将旨意收起。
“殿下,如此一来,我们算是真正在旧体系的铜墙铁壁上,凿开了一道口子。”苏沐清轻声道。
“这只是一个开始。”萧煜望向星空,目光深邃,“推广新知,道阻且长。旧势力的反扑不会停止,太子的阴谋也不会就此罢休。但我们既然点燃了这星火,便要让它形成燎原之势。”
他转身,对众人道:“接下来,我们的重心是两件事:一,确保第一次格物科举的公平与权威,选拔出真正的人才;二,加快格物院自身的技术突破,‘飞鸢’、‘雷音’计划需加速。我们要用不断涌现的新成果,来巩固这来之不易的阵地。”
新学的波澜已起,星火开始燎原。前路依旧漫长,但知识的光芒,已经照亮了变革的方向。
---
(第132章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谋断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