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那句“我跟你一起去深圳看看”,像一颗定心丸,让林澈悬着的心彻底落回了肚子里。家庭内部的坚冰终于被打破,虽然母亲依旧忧心忡忡,但也不再强烈反对,只是默默地为父子俩收拾行李,反复叮嘱“路上小心,多看多问,别急着做决定”。
第二天,林澈就以“家里有急事”为由,向辅导员又请了三天假。然后,他拿着那张承载着家庭未来命运的银行卡,和父亲一起,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2010年的高铁网络远不如后世发达,他们乘坐的是传统的特快列车。哐当哐当的车轮声,伴随着车厢内嘈杂的人声和泡面味,一路向南。父亲很少出远门,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从北方的萧瑟逐渐变为南方的葱茏的景色,脸上写满了新奇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凝重。
林澈的心情同样激荡。他不仅是在带领父亲去看房,更是在走向自己宏伟蓝图的第一块实地拼图。他拿出笔记本,假装复习功课,实际上却在上面写写画画,计算着首付、月供、以及未来可能的租金收益,反复推演着说服父亲的词句。
近二十个小时的颠簸后,列车终于缓缓停靠在深圳站。
一股潮湿、温热、带着海腥味和勃勃生机的空气扑面而来。站台上人流如织,步伐匆忙,到处都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面孔,说着各种方言和蹩脚的普通话。高楼大厦在远处拔地而起,吊塔林立,整个城市像一个巨大的、正在轰鸣运转的工地。
父亲显然被这座陌生城市的快节奏和现代化程度震慑住了,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那件旧外套,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局促。
“爸,跟着我。”林澈深吸一口这熟悉又陌生的空气,眼神锐利而坚定。他提前联系好的房产中介小陈,已经举着牌子在出站口等候。
小陈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穿着不太合身的西装,头发抹得锃亮,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热情笑容:“是林先生吗?欢迎欢迎!一路辛苦啦!”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广府口音。
“陈先生你好,这是我父亲。”林澈介绍道。
“林伯伯好!一看您就是有福气的人!”小陈热情地握手,然后快步引导他们走向一辆半旧的桑塔纳,“车就在这边,咱们先去店里坐坐,喝口水,然后马上就看房!现在深圳的房子啊,一天一个价,看好就得赶紧下手!”
车子驶入市区,街道两旁繁华的景象让父亲看得眼花缭乱。尤其是当车子经过南山片区时,看着那些崭新的玻璃幕墙写字楼、繁忙的科技园区(虽然规模远不如后世),以及周边一个个挂着巨幅广告牌的楼盘,父亲沉默着,只是目光复杂地窗外。
中介门店位于南山大道旁的一个临街铺面,玻璃门上贴满了各种房源信息,红纸黑字格外醒目:“**地铁口物业**”、“**学区房**”、“**空前绝后,升值在即**”、“**前海规划核心,潜力无限**”……其中,“前海”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极高。
店里人不多,几个中介都在忙着打电话,语气急促而兴奋:“王姐,那套房子刚才又有客户来看过了,业主要涨价了……”“李总,您再犹豫就真的没了,昨天一天我们这个片区就成交了五套!”
气氛火热而焦灼。
小陈给他们倒了两杯水,拿出一叠厚厚的房源信息表:“林先生,林伯伯,根据你们电话里说的预算和需求,我重点推荐几个南山这边的楼盘。虽然单价相对周边稍高一点,但未来的发展绝对是这个!”他翘起大拇指。
他抽出一份资料,指着上面一个小区的外景图:“ especially 这个,‘锦隆花园’,虽然楼龄稍长一点,但位置没得说!就在科技园旁边,距离未来的地铁站也很近。关键是价格,现在还能找到单价一万五左右的房子!”
“锦隆花园?”林澈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有印象,确实是后来南山中心区为数不多的老牌住宅区之一,位置极佳。
“是啊!目前有一套12楼的,120平米,三房两厅,南北通透,总价只要180万!业主急着换房,价格还可以稍微谈一点。”小陈极力推销着,“这个面积,这个地段,这个总价,绝对是洼地!”
“180万?”父亲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有些变调,“120平?一万一平五?”这个数字对他而言,依旧是天文数字。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林澈。
林澈面色平静,心里却在快速计算:180万,首付三成是54万,贷款126万,按当时基准利率打八五折左右,三十年月供大概在六千多块钱。这在当时看来,是一笔巨大的月度支出。
“首付…要多少?”父亲的声音干涩。
“三成,54万就行!”小陈立刻接话,“林伯伯,您别嫌贵,您去看看这地段,去看看那房子!而且您想想,这房子租出去,一个月至少能租四五千!您自己再添一点点,就够月供了!”
父亲眉头紧锁,沉默地抽着烟,显然被月供的压力吓住了。五千的月供,再加上自己添一点?那得添多少?这压力太大了。
林澈知道父亲在担心什么,他开口了,语气平静却充满不容置疑的笃定:“爸,陈先生说的没错。但这租金,陈先生可能还说保守了。”
他转向小陈,眼神锐利:“陈先生,科技园那边,像腾讯、中兴这样的公司,很多年轻白领收入高,也舍得花钱租房子。一套120平的三房,稍微装修好一点,租到五六千,甚至更高,完全有可能。是不是?”
小陈愣了一下,随即立刻点头如捣蒜:“对对对!林小弟有见识!说得太对了!五六千绝对没问题!要是遇到合租的高管,七八千都有可能!覆盖月供绝对够!”
林澈继续看着父亲,声音沉稳,逐条分析,仿佛一个经验老到的投资者:“爸,您算算。首付54万,我们完全付得起。月供就算7000,租金至少能收5000以上,我们实际每月只需要承担不到2000块的缺口。但这2000块换来的是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门店玻璃墙上那张巨大的深圳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南山、前海的位置:“是这套房子未来巨大的升值空间!新闻联播都说了,国家要重点发展前海,这里就是下一个浦东!科技园这么多大公司,以后会有无数高薪人才涌入,他们都要买房、租房!这里的房价怎么可能不涨?”
他的目光灼灼,看向父亲:“我们现在买了,等于用极低的成本,提前锁定了这座城市最核心地段的资产!租金只是小头,未来房价翻倍,甚至翻几倍,才是我们真正的收益!现在每犹豫一天,可能就得多花几万块钱!”
小陈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还是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对市场的判断竟然如此犀利和老道,句句都说在点子上,比他这个专业中介还能说。他忍不住由衷地赞叹:“林小弟,你这眼光太毒了!比我们好多老客户都看得透!您要是干我们这行,绝对是这个!”他又一次翘起大拇指。
父亲被林澈这一番有理有据、充满激情的话震撼了。他再次看向窗外那片热火朝天的土地,看着那些拔地而起的楼宇,回想火车上看到的新闻报纸关于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的报道,再结合儿子那个神秘的“梦”和此刻展现出的惊人洞察力…
他猛地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像是下定了巨大的决心,声音沙哑却有力:“走!去看看房子!”
“好嘞!这就出发!”小陈兴奋地抓起车钥匙。
车子在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但绿化和环境都还不错的小区门口停下。锦隆花园。小区不算新,但维护得还算干净,生活气息浓厚。
他们看的房子在12楼,是套毛坯房,屋里空空荡荡,只有水泥地面和白墙。但采光极好,客厅和主卧的阳台视野开阔。
父亲在房子里踱步,这里摸摸,那里看看,主要关注房子的格局、质量。
林澈则径直走到客厅的阳台,向外望去。
远处,正是南山科技园的方向。几栋标志性的建筑已经立起,但更多的是密密麻麻的脚手架、高耸的塔吊和正在施工的工地,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机器的轰鸣声隐隐传来,仿佛都能听到这座城市强劲的心跳。
就是这里了。林澈心中笃定。未来十几年,这片工地将蜕变成中国硅谷的核心,汇聚无数的财富与梦想。
“爸,您过来看。”林澈把父亲叫到阳台,指着那片工地,“你看那里,未来会有无数像腾讯一样的大公司扎根,会有成千上万的高科技人才在这里工作。他们,都会想住在离公司近的地方。”
父亲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看着那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沉默了很久。城市的风吹动他花白的头发。
小陈在一旁适时地说道:“林伯伯,您儿子真有眼光。这阳台看出去的,可是深圳的未来啊。现在买这房子,就像是买了原始股!”
父亲缓缓转过头,看着身边眼神熠熠生辉、充满自信和掌控力的儿子,又回头看了看那片希望的土地。
他终于长长地、彻底地吐出了一口气,眼神中的犹豫和担忧最终被一种破釜沉舟的决断所取代。
“好。”父亲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就这套了。回去就签合同。”
林澈的心脏,在这一刻,剧烈地跳动起来。
第一块基石,终于要稳稳地砸在深圳这片热土之上。他的科技金融帝国,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