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市场的第一次风波,如同一次突如其来的寒流,虽然凛冽,却并未造成实质性的损伤,反而让林澈的小团队经历了一次宝贵的淬炼。在林澈逆向加仓的果决和李娜冷静分析的支撑下,陈默心中的恐慌被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坚定的、近乎信仰的跟随。
随着危机过去,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正轨。陈默继续沉迷于他的代码和算力世界,李娜则埋首于各类财报和数据之中,为林澈提供着越来越精准的市场分析。林澈自己,则如同一个精准的操盘手,统筹着全局,同时密切关注着小米天使投资窗口期的临近。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却也最难以控制的变量——校园这个封闭而敏感的环境。
变化的起点,是他手中的设备。
那台诺基亚5230,在完成了最初的历史使命后,终于被退役。林澈换上了一台刚刚上市不久、引发全球抢购热潮的iphone 4。
在2010年的大学校园里,iphone 4绝对是最耀眼、最顶级的科技奢侈品。其精致的玻璃机身、锐利的Retina显示屏、流畅的ioS系统,与周围常见的诺基亚、三星、山寨机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林澈在课堂上拿出那台黑色的iphone 4时,瞬间就吸引了周围不少同学的目光。羡慕、好奇、甚至一丝嫉妒,在各种眼神交织中,关于“林澈最近发达了”的传言开始悄然流传。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为了犒劳在比特币暴跌中经受住考验、并表现出色的两位核心伙伴,林澈决定表示一下。一个周五的晚上,他带着陈默和李娜,去了学校附近一家新开的、装修颇为精致的西餐厅。
这家餐厅人均消费近百元,对于大多数生活费在几百块到一千块之间的大学生来说,属于需要咬咬牙、特别日子才会来的“高消费”场所。
三人的组合本身就有些引人注目。沉默的技术男陈默,气质清冷的学霸李娜,以及最近传言“发了财”的林澈。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林澈熟练地点着牛排、意面、沙拉和饮料,举止从容,丝毫没有学生气的局促。
这顿饭吃得很好,三人主要讨论的依旧是技术、数据和未来的模糊规划,气氛融洽而高效。但在周围其他几桌学生的眼里,这幅景象就被解读出了不同的意味。
“看,林澈!果然有钱了,都请客吃豪客来了!”
“还请的李娜和陈默?他什么时候跟金融学院的院花和计算机学院的怪人这么熟了?”
“一顿饭不得花好几百?真阔气…”
窃窃私语声在餐厅角落里蔓延。
结账时,林澈从钱包里掏出三张百元大钞递给服务员,并示意不用找零的举动,更是将这种印象推向了高潮。
流言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小小的校园里发酵。
“听说林澈中彩票了!中的还不小!”
“何止啊,我看是家里拆迁了吧?”
“他最近好像还换了iphone4!”
“啧啧,真是人不可貌相…”
于是,接下来几天,林澈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气氛有些不一样了。
以前只是点头之交的同学,会主动凑过来打招呼,语气热情得有些过分。去食堂吃饭,偶尔会有人“恰好”坐过来,旁敲侧击地打听。甚至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所谓“老乡”、“社团朋友”,也开始重新活跃在他的社交圈里。
真正的考验,发生在一个周三的下午。
林澈刚从图书馆出来,就被一个同班但平时几乎没什么交流的男生拦住了。男生叫孙浩,平时比较活跃,但也带着点油滑气。
“澈哥!澈哥!留步留步!”孙浩满脸堆笑,递过来一根烟。
林澈摆手拒绝了:“有事?”
“嘿嘿,是有点小事…”孙浩搓着手,脸上露出为难又讨好的神色,“那个…我最近手头特别紧,看上了个新款手机,还差两千块钱…你看,咱都是同学,你能不能先借我周转一下?下个月生活费到了我肯定还你!”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仿佛认定林澈一定会答应。
林澈心中冷笑,果然来了。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直接摇了摇头:“不好意思,我没钱。”
孙浩的笑容瞬间僵了一下,随即又强笑道:“澈哥,你别开玩笑了。谁不知道你最近…嘿嘿,手头宽裕。就两千,对你来说不就是一顿饭钱嘛?”
“谁跟你说我一顿饭吃两千?”林澈的语气冷了下来,“我说了,没钱。我的钱都有正经用处,已经全部投出去了,一分闲钱都没有。”
孙浩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语气也带上了几分不满和不相信:“投出去了?投哪儿了?澈哥,不至于吧?同学之间帮个小忙都不行?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
“投哪儿没必要跟你汇报。”林澈懒得再跟他纠缠,语气斩钉截铁,“这忙我帮不了。你找别人吧。”
说完,他不再看孙浩那青红交错的脸色,绕过他,径直朝宿舍走去。
身后,孙浩低声骂了一句“操,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悻悻地离开了。
类似的情景,在后续几天又发生了两三次。有借口家里困难的,有想合伙做“大生意”的,都被林澈用同样干脆利落的方式拒绝了。他的态度很明确:不借,不参与,不解释。
一时间,班里关于林澈“小气”、“抠门”、“仗着有钱看不起人”的负面议论也开始出现。
对这些,林澈一概不予理会。他深知,这些突如其来的“热情”和“友谊”,不过是冲着他模糊的财富而来,脆弱而廉价。一旦他表现出任何一丝松动,就会被无数双看不见的手拖入无效社交和金钱求助的泥潭,徒耗精力,甚至可能引来更大的麻烦。
一天晚上,他和李娜、陈默再次碰头,简单交流进展后,李娜推了推眼镜,冷静地提醒道:“林澈,最近关于你的传言越来越多了。树大招风,虽然你现在处理得很干脆,但长期下去,难免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甚至是非。我们以后…是不是得更加低调才行?”
林澈点了点头,深以为然:“我知道。钱只是工具,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我们的重心,要永远放在正事上。”
他看了一眼身边两位伙伴。陈默对此毫无兴趣,只关心他的代码和算力。李娜则保持着理性和警惕。
“放心吧,”林澈笑了笑,眼神清醒而锐利,“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议论,影响不了我们。”
他拿出那台iphone 4,熟练地操作着,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利用它更好地获取信息、联系外界,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的靶子。
校园“小富豪”的传言,如同一阵风,吹过也就散了。林澈用他的清醒和果断,成功地将这阵风带来的潜在风险化解于无形,没有让它干扰到自己和团队前进的步伐。
他的低调,并非怯懦,而是一种战略性的自我保护。真正的战场,在校园之外,在那波澜壮阔的商海和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之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