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息的洪流挣脱了网速的束缚,内容的形态必将迎来革命性的重塑。谁能最先听到潮声,谁就能占据下一个时代的制高点。
2014 年深秋的高铁上,窗外的梧桐叶正被秋风染成金黄,陈默却没心思欣赏风景。他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反复滑动,时而皱眉盯着转圈的加载图标,时而又因一段突然流畅播放的猫咪短视频笑出声。邻座乘客瞥过来时,还能看到他手机界面上弹出的 “流量已超套餐 500mb” 提示 —— 这在去年用 3G 的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上海自贸区的政策套利尝试虽没成功,但陈默的回京路却揣着个 “意外发现”。刚踏进澈宇科技的门,他就攥着手机直奔林澈办公室,眼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发现新代码漏洞的极客:“澈哥,你快试试这个!” 他点开一段街头舞蹈视频,画面毫无卡顿地铺满屏幕,“4G 网居然能这么快!以前用 3G 加载高清图都要等半天,现在看几分钟视频跟连 wi-Fi 似的!”
林澈放下手中的财报,凑过去看手机。当看到流量统计里 “本月已用 2.3G” 的数字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 这不是简单的网速改善,而是基础设施革命的信号。他猛地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对方愣了一下:“默哥,你这趟没白去!你看到的是网速,我看到的是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主战场!”
他快步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重重写下 “4G 商用”,笔尖划过白板的声音在办公室里格外清晰:“这不是快慢问题,是内容形态的颠覆。你想,3G 时代能撑起微信图文,4G 就能装下视频 —— 而且是随时随地能刷的短视频。文字图片的时代要过去了,以后用户的手机屏幕,会被视频占满。”
脚步声从门口传来,李娜拿着一份行业报告站在门口,刚听完后半段就立刻接上:“带宽成本在降,智能手机出货量今年涨了 37%,用户看视频的习惯一旦养成,流量变现的口子就会炸开。” 她翻开报告,指给两人看,“cdN 行业的增速已经开始抬头,这就是视频流量要爆发的前兆。”
“所以我们得抢在所有人前面动手。” 林澈的手指在白板上敲了敲,目光先落到李娜身上,“娜姐,你牵头做两件事:一是筛选光纤网络和云计算公司,重点看 cdN 业务的市场份额,这些是‘修路’的,视频流量跑得多快,他们先受益,这部分投资最稳;二是预留 5000 万资金,盯着 mcN 机构和短视频工作室 —— 现在这些团队还没成气候,成本低,等风口起来,就是几何级的回报。”
陈默看着白板上 “视频生态” 的批注,突然恍然大悟:“以后大家刷手机,不是刷朋友圈,是刷短视频?”
“不止是刷,是沉迷。” 林澈拿起自己的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滑动,“但要让用户沉迷,得有好的算法推荐。你想,海量视频里,怎么精准推给用户喜欢的?这背后需要强大的信息流引擎。”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眼神飘向窗外,像是在盘算什么,随即拨通了张一鸣的电话。
“一鸣兄,忙吗?” 电话接通后,林澈的语气带着几分熟稔,“听说你们最近在优化信息流,有没有关注视频内容的占比?”
“正在试,用户停留时长确实在涨。” 张一鸣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贯的沉稳。
“我给你提个醒,这不是试错,是必须 all in 的方向。” 林澈的语气突然加重,“4G 现在只是开始,明年全面商用后,短视频会吃掉一半以上的用户时长。你现在的视频分发是嵌在头条里,不够 —— 得做独立 App,全屏沉浸式的,主打音乐创意那种,把它当战略产品来推。”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张一鸣很清楚林澈对趋势的判断有多准,从 VR 到现在的 4G,每次都踩在拐点上。“独立 App?音乐短视频?” 他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多了几分认真,“我让团队明天就开研讨会,把这个方向细化。”
挂了电话,林澈把手机放在桌上,抬头时正好对上李娜和陈默的目光:“投资分两种,一种是跟着趋势赚确定的钱,比如 cdN 和光纤;另一种是推着趋势走,帮能成事儿的人搭梯子。我们布局基础设施,是抓住现在;建议字节跳动做短视频,是赌未来。”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办公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林澈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手机里还存着陈默下午给他看的短视频 —— 画面里的年轻人随着音乐起舞,背景是上海的霓虹。他突然想起几年前 3G 刚商用时,大家还在为手机看新闻而兴奋,如今 4G 一来,整个内容世界都要变了。
这阵风才刚起,而他们已经站在了风口的最前端。林澈握紧手机,指尖传来屏幕的温度,就像握住了那个即将到来的、被视频点亮的黄金时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