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全球化战略的号角声犹在耳畔,林澈资本布局的触角,已经如精密的手术刀般,切向了下一个关乎国运与未来的核心赛道——新能源的“心脏”:动力电池。
“澈观资本”的顶层会议室内,气氛一如既往地冷静而高效。刚从宁德时代总部及工厂完成初步考察归来的李娜,正站在投影幕布前,进行着关键的投资议案陈述。
幕布上,展示着一家公司的Logo——“cAtL 宁德时代”,以及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数据: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稳居前列、技术路线清晰(磷酸铁锂与三元锂并行)、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车企……
“林总,各位同事,”李娜的声音清晰而有力,“经过团队长达数月的深入调研和实地考察,我们强烈推荐pre-Ipo轮投资标的:宁德时代()。结论是,这是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少数具备全球核心技术竞争力与完整产业链把控能力的绝对龙头。”
她切换ppt,画面呈现出宁德时代工厂内部的照片,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机械臂精准挥舞,一派现代化工业的震撼景象。
“核心逻辑有三,”李娜条分缕析,“第一,政策东风。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虽然逐年退坡,但双积分等长效机制的推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碳中和’共识,确保了电动车市场的持续高速增长。第二,技术壁垒。宁德时代在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上已比肩甚至部分超越日韩对手,护城河极深。第三,产能与客户绑定。其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且已锁定宝马、大众、吉利等众多国内外头部车企的长期订单,需求确定性极高。”
她最后指向一份关键文件摘要:“最关键的是,该公司已进入上市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很快将在创业板挂牌。本次pre-Ipo轮融资,估值锚定在500亿人民币。这是我们在二级市场开放申购前,以相对合理价格上车的最佳,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一位年轻的分析师忍不住低声感叹:“500亿估值……已经很高了,上市后还能有多少空间?”
坐在首位的林澈,一直静静聆听,此刻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洞悉未来的淡然笑容。他没有直接回答那名员工的问题,而是看向李娜,直接下达了指令:
“李娜,准备投资协议。”
他的语气没有丝毫犹豫。
“投资金额:5亿人民币。目标股权:1%。参与此轮pre-Ipo融资。”
5亿,占1%。
这个简单的数学题,正好对应了500亿的估值。这是一笔极其精准和重大的投资决策。
命令一下,团队立刻高效运转起来。但那名提问的年轻员工眼中还是带着一丝探寻,似乎想从林澈这里得到更确定的信心。
林澈理解这种对未知的疑虑,他环视众人,用一种仿佛在陈述既定事实的语气,平静地说道:
“不用怀疑空间。记住我的话,宁德时代上市之后,其市值,至少还有五倍的成长潜力。”
五倍?!
那意味着从500亿冲向2500亿!这个判断让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震。即便是最乐观的分析师,在2018年也不敢轻易做出如此大胆的预测。
李娜适时补充,用数据和逻辑支撑着林澈的判断:“林总的判断基于对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乐观预期。保守估计,未来五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电池,需求将是井喷式的。宁德时代作为龙头,享受的不仅是行业增长,还有市场份额的提升和定价权。五倍,并非妄言。”
有了林澈的决断和李娜的详尽分析,团队再无任何疑虑,只剩下执行命令的高效。
数日后,福建宁德。
林澈亲自带队,来到了宁德时代的总部。在曾毓群董事长的亲自陪同下,他们参观了高度自动化的电芯生产车间。看着那一片片凝聚着尖端技术的电池在精密的生产线上诞生,林澈能清晰地感受到,这里澎湃的,不仅是电流,更是时代变革的脉搏。
参观结束后,在曾毓群简朴而务实的办公室内,双方正式签署了投资协议。
林澈与曾毓群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位在各自领域都已堪称巨擘的人物,因为共同的前瞻视野,在此刻交汇。
“曾总,宁德时代的技术和产业布局令人钦佩。”林澈真诚地说道,“希望我们的加入,能为中国新能源事业的发展,共同添一把火。”
曾毓群,这位以“赌性更坚强”闻名于业内的技术派领袖,脸上带着实干家的质朴笑容,用力地晃了晃林澈的手:“林总,久仰大名!你的眼光和魄力,才是真正让人佩服。在上市前这个关键节点,能有你这样的战略投资者加入,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资金,更是信心和底气!我们一起,把新能源这块蛋糕做得更大!”
这一刻,林澈的资本版图,再次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落子。
他从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字节、小米),到底层技术架构(比特币区块链),再到此刻,深入到了实体经济与能源革命的最核心环节——动力电池。
投资宁德时代,不仅仅是财务上的精准狙击,更是对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顶层把控。他清楚地知道,这5亿人民币换来的1%股份,在未来几年,将成长为怎样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成为他科技金融帝国最坚实的基座之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