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的媒体见面会如同一剂强效的稳定剂,迅速抚平了因苏晚短暂“消失”和之前风波引起的涟漪。报道基调积极正面,重点聚焦于“学徒计划”的开创性意义和“新芽”与合作社深度合作的广阔前景。那枚始终佩戴在苏晚衣领间的琉璃胸针,在高清镜头下熠熠生辉,几乎成为她个人韧性与合作精神的可视化符号。
回到临时公寓,苏晚卸下面对媒体时的从容面具,一丝疲惫才悄然爬上眉梢。她站在窗前,看着城市华灯初上,指尖无意识地拂过冰凉的琉璃。白天的阳光堡垒需要巨大的心力去构筑,而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感受到暗处尚未散尽的寒意。那个倒在安德拉什大街的身影,偶尔还会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带来瞬间的战栗。
她摇摇头,驱散那些不愉快的画面,转身走向书桌。桌面摊开着从佩奇档案馆申请调阅的、一批新送到的早期民俗画片影印件。这是她对卡萨馆长态度微妙转变的回应——用更深入、更扎实的研究来巩固自己的学术立场。灯光下,她仔细辨析着那些因年代久远而模糊的纹样细节,试图从中找到更多支撑“演化”理论的蛛丝马迹。工作,是她最好的镇定剂。
---
上海,叶氏集团顶层。
叶憬然签署完最后一份关于东南亚市场后续维稳工作的文件,将钢笔搁在一旁。办公室内只剩下他一人,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映照着他冷峻的侧脸。
Arthur轻叩门扉后进来,将一份薄薄的文件夹放在桌上:“叶总,前往布达佩斯的专机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起飞。这是‘夜枭’关于沃伊切赫最后踪迹的更新简报。”
叶憬然翻开文件夹,里面只有寥寥数行字和一个模糊的监控截图。沃伊切赫如同人间蒸发,最后被捕捉到的影像是在罗马尼亚边境的一个小镇,随后便彻底失去了线索。“夜枭”判断其很可能使用了多重伪装身份和预置的逃生通道,潜入了更隐蔽的角落。
“继续找。”叶憬然合上文件夹,声音没有任何起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明白。”Arthur点头,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叶总,您亲自去布达佩斯,这边……”
“线上可以处理。”叶憬然打断他,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这里交给你坐镇,有紧急情况随时联系。”
他不能再等下去了。沃伊切赫虽然暂时消失,但这条毒蛇未死,始终是个巨大的隐患。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亲眼确认苏晚的安好,需要在她身边,亲手将最后可能存在的威胁彻底清除。隔着屏幕的通讯,即使再频繁,也无法替代真实的触感和陪伴。
飞机在夜空中拉起一道银色的航迹,向着西方而去。
---
布达佩斯公寓内,苏晚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叶憬然发来的信息:
“航班已起飞,明早到。”
简短的七个字,却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层层涟漪。一直强压着的、混杂着后怕、思念与期待的情绪,在这一刻悄然松动。她放下手中的放大镜,走到窗边,望向东南方的夜空。尽管知道不可能看到什么,但仿佛这样望着,就能感觉到那架正穿越云层、不断靠近的飞机带来的气流。
她回复了一个字:
“好。”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这边天气晴好。”
她收起手机,没有继续工作,而是开始简单整理一下公寓。其实公寓一直很整洁,但她还是下意识地将散落在沙发上的几本资料书归拢好,将茶几上喝了一半的水杯收走。
一种莫名的、微甜的躁动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白天的堡垒依旧坚固,但堡垒的主人,已经开始期待那个即将叩响门扉的、最坚实的依靠。
航迹划破夜空,连接起两座遥远的城市。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心火燎原:倒计时99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