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为期数周的特展终于迎来了它的闭幕酒会。宏伟的中央大厅被装点得如同宫殿,水晶吊灯折射出炫目的光芒,空气中交融着顶级香槟的醇香、名媛们身上昂贵的香水味,以及一种属于成功盛宴的、微醺而松弛的氛围。这是对整个展览季辉煌成果的最后庆祝,也是各方人物在此进行最后交际与告别的时刻。
苏晚身着一袭剪裁极尽简约的深蓝色丝绒长裙,面料本身暗哑的光泽与她沉静的气质相得益彰。她周旋于衣香鬓影的宾客之间,从容应对着最后的祝贺、含蓄的邀约与真诚的告别。她的英语流利而得体,笑容温婉恰到好处,但若有人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她那清澈的眼眸深处,已悄然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意,以及一种类似于游子思归的迫切。
亚诺什主席和伊斯特万师傅在苏晚的坚持下,换上了量身定制的正式西装,尽管举手投足间仍带着匠人特有的质朴与拘谨,却也与几位真正痴迷于手工艺精髓的资深收藏家相谈甚欢,言语间充满了对技艺传承的自豪。年轻的玛尔塔安静地跟在伊斯特万身侧,穿着她最好的一套裙装,大眼睛里闪烁着兴奋、荣耀与一丝对这场华丽盛宴即将结束的淡淡不舍。
“苏小姐,”总策展人让-皮埃尔·勒菲弗先生端着酒杯,穿过人群走向苏晚,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满意,“我必须再次强调,《根脉》是本次展览中最令人惊喜和感动的部分。它向所有人证明了,深厚的传统与大胆的创新并非对立,它们完全可以彼此滋养,共同谱写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乐章。我和博物馆同仁,都无比期待你们团队未来的新作。”
“谢谢您,勒菲弗先生。您的认可对我们至关重要。”苏晚与他轻轻碰杯,语气诚挚,“这次巴黎之旅,这段在贵馆展出的经历,于我们整个团队而言,都是一次无比珍贵的学习与成长。它赋予了我们更多的信心,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可能性。”
酒会的热度随着夜色加深而渐渐消退,宾客们在最后一次寒暄后相继离去。喧嚣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博物馆大厅特有的、庄重而宁静的空旷。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开始小心翼翼、有条不紊地拆卸展品,专业的包装材料被陆续运入,准备为这些承载了无数目光与赞誉的艺术品,进行返乡前的最后呵护。
苏晚婉拒了勒菲弗先生共进晚餐的邀请,她独自一人,缓缓走回那间已然空置的核心展厅。巨大的玻璃展柜内,那套琉璃艺术品曾经占据的位置,此刻只留下射灯投射过的、依稀可辨的光斑印记,仿佛那惊心动魄的光华并未完全离去,仍在空气中残留着无形的涟漪。她缓步上前,伸出手,冰凉的指尖轻轻触碰着光滑的玻璃表面,如同一次无声的告别。
一段充满挑战与荣光的旅程,至此画上了圆满的句点。从布达佩斯初期的争执、破冰、携手并进,到巴黎期间的赞誉、考验、淬炼成钢,她,以及她所执着守护并倾注心血的一切,都在这次跨越国界的洗礼中,褪去了青涩,沉淀下从容,变得愈发坚韧而璀璨。
掌心传来细微的震动,是那部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号码的私人手机。她低下头,屏幕亮起,显示出来自叶憬然的加密信息,内容依旧是他一贯的风格,只有简短的三个字:
“机场见。”
没有多余的问候,没有琐碎的安排,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航班号。但这寥寥数字,却像一道黑暗中骤然亮起的、坚实可靠的灯塔光束,穿透了所有残余的喧嚣与疲惫,精准地照进了她的心底。让她这艘在荣耀与风浪交织的海洋中航行了数周的船只,瞬间明确了归航的方向,看到了那片可以安心停靠的港湾。
她没有回复,只是将手机轻轻握紧,仿佛能从中汲取到某种坚定而温暖的力量。最后看了一眼那空荡却仿佛仍有余温的展柜,她毅然转身,没有丝毫留恋地走向出口,将身后的一切辉煌与喧嚣,轻轻关掩。
巴黎的华丽帷幕,已然缓缓落下。
而生命之树的新生枝桠,正等待着她在熟悉的土壤里,汲取更深沉的力量,向着更广阔的天空,开启下一段生长与探索的旅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心火燎原:倒计时99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