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工作室里,那抹深邃的蓝被暂时封存了。苏晚遵守了叶憬然的警告,将蓝铜矿样本和使用过的工具都小心地收纳进贴有警示标签的密封盒里。画布上那片已铺陈开的、象征着连接与通道的蓝色,此刻像一道凝固的、沉默的伤口,让整个《共生》的创作进程戛然而止。
一种无形的低气压笼罩着工作室。林薇和玛尔塔看着那幅未完成的作品,脸上都带着不甘和担忧。
“难道……我们就因为这点‘可能’存在的风险,就放弃这种颜色吗?”林薇忍不住说道,“它的效果是其他任何蓝色都无法替代的。”
苏晚站在画布前,双手抱臂,眉头紧锁。她理解林薇的感受,艺术创作遇到完美的色彩如同找到知音,放弃谈何容易。但那种细微却真实的眩晕和手腕的酸胀感,如同警铃在她脑中回响。
“不是放弃,是找到安全使用它的方法。”苏晚转过身,语气坚定,“我们不能在未知的风险上冒险,尤其是涉及到团队每个人的健康。”
她走到工作台前,打开电脑,开始搜索一切关于矿物颜料生物效应、古代颜料毒性,甚至是辐射矿物管理的资料。她联系了布达佩斯大学的材料科学实验室,询问是否有非破坏性的、能检测矿物样本潜在生物影响的先进手段。
“我们需要数据,薇薇,玛尔塔。”苏晚对围过来的两人说,“在没有确凿的数据证明它的安全性,或者找到可靠的防护、中和方法之前,它就是禁区。”
她将叶憬然安排送来的、几台便携式环境监测和设备小心翼翼地安置在工作室角落,开始记录工作室空气、湿度以及所有接触过蓝铜矿颜料区域的细微变化。科学和直觉告诉她,叶憬然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
叶憬然那边,进展同样陷入了某种僵局。
“凋零玫瑰”的线索如同真正的玫瑰藤蔓,看似有迹可循,却布满了误导的尖刺。“夜枭”追踪到的几个近代疑似与该组织有关的活动痕迹,最终都指向了一些早已解散的小型神秘学社团或独立的收藏家,似乎只是对“衔尾蛇”理念的拙劣模仿和碎片化继承,并未形成有组织的威胁。
而关于另外两处标记地点(金色沙粒与红色火焰)的破解也困难重重。中世纪的地名与现代地理对应关系模糊,相关的传说更是众说纷纭,难以辨别真伪。
“叶总,我们可能需要扩大范围,甚至考虑与一些非传统的……信息渠道接触。”Arthur在加密通讯中提议,语气谨慎,“有些流传在特定圈子的古老知识,未必会记录在正规的文献里。”
叶憬然沉默着。他知道Arthur指的是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情报贩子、隐世的学者,甚至是一些被视为“迷信”的古老传承守护者。与这些人打交道,不确定性更高,风险也更大。
他的目光落在平板电脑上,苏晚刚刚发来的工作室监测数据初步报告——一切正常,没有检测到异常辐射或已知有毒物质挥发。但这并不能让他安心,那种基于古老记载和苏晚亲身感受的“生物干扰效应”,显然超出了常规检测的范畴。
他必须找到更确切的答案。不仅是为了苏晚的安全,也是为了解开“衔尾蛇”和这些特殊矿物背后的谜团。
“可以。”叶憬然最终做出了决定,“筛选可靠目标,进行初步接触。优先级:寻找关于‘能量中和’或‘安全引导’矿物特性的古老方法。注意安全,避免打草惊蛇。”
“明白。”
指令下达,叶憬然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陌生的异国街景。
停滞的,不只是布达佩斯画布上的色彩。
还有他这边,看似线索众多,却难以触及核心的困局。
他需要一把新的钥匙,来打开这扇更加沉重的、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心火燎原:倒计时99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