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们陆续收拾东西离开,唯有姚明的脚步慢了些,他扶着左侧膝盖,左脚踝轻轻点地,眉头微蹙 ——G5 赢球的兴奋劲儿过后,长时间内线卡位带来的酸胀感又冒了出来。林峰拎着训练包走过来时,正好看到他下意识按压脚踝内侧的动作,心里立刻有了数。
“姚哥,还是去看看苏医生吧?” 林峰把自己的毛巾递过去,“刚才训练时我看你抢篮板落地,脚踝还是有点晃,早检查早放心,免得影响 G6。”
姚明接过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犹豫了两秒。之前队医总说 “只是肌肉紧张,冰敷就行”,但 G4 后林峰提到的 “应力集中点”,还有苏晴在 x 光片上标注的风险区域,总让他心里有点不踏实。他抬头看向走廊尽头的康复室方向,那里的灯光还亮着,隐约能看到里面有人影晃动 —— 不用想,肯定是苏晴还在整理数据。
“行,去看看。” 姚明点了点头,直起身时特意放慢了左脚的动作,“正好也想谢谢她,G5 我的脚踝状态确实比之前好不少。”
两人并肩往康复室走,走廊里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场馆里格外清晰。路过器材室时,斯科拉正抱着篮球出来,看到他们笑着喊:“姚,林,去放松吗?刚才我看到苏医生在准备康复设备,她的拉伸动作比队医专业多了!” 林峰笑着回应:“是啊,带姚哥做个检查,G6 还得靠他扛内线呢。”
康复室的门没关严,留着一条缝,里面传来打印机 “滋滋” 的工作声。林峰敲了敲门,里面立刻传来苏晴的声音:“请进。” 推开门的瞬间,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咖啡香扑面而来 —— 和上次来时一样,桌子角落放着一杯没喝完的黑咖啡,杯壁上还凝着水珠,旁边摊开的笔记本上画满了脚踝受力图,红色马克笔标注的 “高风险区域” 格外醒目。
苏晴正坐在电脑前,穿着一身干净的白大褂,袖口挽到小臂,露出手腕上的运动手表 —— 屏幕上显示着实时心率和肌肉状态数据。看到他们进来,她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姚哥,林,你们来了,我刚整理完你的康复数据,正想去找你们呢。”
她指了指桌子上的平板:“先坐,我给你们看个东西。” 姚明在诊疗床旁坐下,林峰站在他身边,目光落在平板屏幕上 —— 上面是一个 3d 脚踝模型,红色区域集中在胫骨内侧,和之前苏晴画的受力图完全吻合,模型旁边还标注着 “应力负荷:120%(阈值 100%)”。
“姚哥,你看这里。” 苏晴用手指点了点红色区域,“G5 赛后我重新做了受力分析,虽然比 G4 时下降了 20%,但还是超过安全阈值。之前队医建议的‘静养 + 冰敷’,只能暂时缓解酸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 肌肉和韧带的力量没上来,下次高强度对抗还是会反复。”
姚明皱了皱眉,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脚踝内侧:“那怎么办?G6 马上就要打了,总不能停训吧?”
“当然不用停训。” 苏晴立刻否定,手指在平板上滑动,调出一个训练动画,“我给你制定了‘离心训练 + 生物力学调整’的方案 —— 离心训练就是通过缓慢控制肌肉收缩,强化韧带韧性,比如这个‘单脚缓慢下蹲’动作,每天练 15 分钟,既能增强力量,又不会给脚踝增加额外负担。”
动画里的虚拟人物正做着动作:单脚站立,另一条腿向前伸直,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停留 1 秒后再缓慢站起,整个过程强调 “慢” 和 “控制”。苏晴解释道:“关键在‘缓慢’—— 下蹲时用 5 秒,站起时用 3 秒,这样能让脚踝周围的肌肉持续受力,激活深层韧带,比传统的蛙跳、提踵效果好太多。”
姚明盯着动画看了几秒,有点不确定地说:“我试试?不过我怕动作不到位反而受伤。”
“放心,我帮你指导,林也可以在旁边辅助。” 苏晴说着走到诊疗床旁,示意姚明站起来,“先脱鞋,我帮你调整一下站姿 —— 生物力学调整也很重要,你平时站立时习惯把重心放在右脚,导致左脚受力不均匀,今天我们先从站姿开始改。”
姚明脱掉球鞋和袜子,露出左脚踝 —— 内侧还有淡淡的淤青,是 G5 卡位时被阿尔德里奇撞到留下的。苏晴蹲下身,用手轻轻按压脚踝周围,一边按一边问:“这里疼吗?这里呢?” 姚明摇摇头:“不疼,就是有点沉,像裹了层东西。”
“那是肌肉紧张导致的,训练后会缓解。” 苏晴直起身,让姚明单脚站在诊疗床上,另一条腿向前伸直,“先找平衡,重心放在脚掌内侧,别往外侧偏 —— 对,就是这样,肩膀放松,别耸肩。”
姚明刚开始站得有点晃,左脚不自觉地想往外侧倾斜,林峰立刻伸手扶住他的胳膊:“姚哥,慢慢来,盯着苏医生的手,保持平衡。” 苏晴站在他对面,伸出右手:“看着我的手,慢慢下蹲,膝盖别超过脚尖,感受脚踝内侧的发力。”
姚明深吸一口气,按照她说的慢慢下蹲,身体刚开始还有点抖,下蹲到一半时,突然 “咦” 了一声:“哎?不疼了,之前做类似动作时,脚踝内侧会有刺痛,现在居然没感觉。”
“这就是离心训练的妙处。” 苏晴眼睛亮了亮,“缓慢下蹲时,肌肉处于‘拉长收缩’状态,能精准激活韧带,又不会像爆发力训练那样产生额外应力。你再试试站起,还是保持缓慢,用 3 秒时间。”
姚明按照指示缓慢站起,落地时特意跺了跺左脚,脸上露出明显的惊讶:“真的舒服多了,感觉脚踝比之前轻了不少,不像刚才那么沉了。” 他又尝试做了两次,动作一次比一次稳,第三次下蹲时甚至能不用林峰扶,自己保持平衡。
苏晴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着数据:“第一次训练就能找到发力感,已经很不错了。我给你制定了周计划,G6 前每天练 15 分钟,分 3 组,每组 5 次,训练后用冰敷 10 分钟,既能缓解疲劳,又不会影响肌肉恢复。” 她把平板递给姚明,上面详细写着每天的训练内容:“明天训练前我再帮你调整动作,确保发力正确。”
姚明接过平板,反复看着上面的训练计划,忍不住感叹:“苏医生,你这方案比队医的专业多了,早知道我早就来找你了。” 苏晴笑了笑,目光转向林峰:“其实姚哥恢复得比预期快,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林 ——G5 比赛时,他是不是提醒你调整了接球发力方式?”
林峰愣了一下,随即想起 G5 第二节时,他看到姚明接球时习惯用左脚外侧先落地,特意提醒他 “试试脚掌先落地,缓冲一下”。姚明也恍然大悟:“对!当时我还觉得没什么,没想到居然帮上忙了。”
“这可不是小事。” 苏晴认真地说,“受力传导是环环相扣的,落地方式改对了,脚踝承受的冲击力能减少 30%,恢复速度自然就快了。林,你对生物力学还挺了解的嘛。”
林峰赶紧摆手,笑着说:“我就是看了点基础资料,懂点皮毛,跟苏医生你比差远了。主要还是姚哥自己配合,训练时很认真,不然效果也不会这么好。” 他刻意把功劳归给两人,既不想显得太突兀,也想让姚明更信任苏晴的方案。
苏晴看穿了他的心思,却没点破,只是笑着补充:“不管怎么说,现在三人配合得很好 —— 姚哥认真训练,林帮忙提醒发力细节,我负责制定方案,这样下去,G6 你的脚踝肯定能保持最佳状态,甚至比 G5 还好。”
姚明点点头,心里的顾虑彻底打消了。他从诊疗床上下来,穿上球鞋,试着走了两步,脚步明显比之前轻快:“有你们俩在,G6 我就放心了。刚才教练还跟我说,开拓者 G6 可能会重点防我,到时候我得在内线多扛一会儿,可不能掉链子。”
“放心吧姚哥,” 林峰拍了拍他的肩膀,“苏医生的方案这么管用,G6 你的脚踝肯定没问题,我到时候多给你传几个舒服的球,让你扣个过瘾。” 苏晴也跟着点头:“我明天提前半小时来,给你做个深度拉伸,再用肌效贴固定一下,保证你上场时感觉不到酸胀。”
三人又聊了会儿 G6 的康复注意事项,苏晴特意把训练计划打印出来,递给姚明:“这张你拿着,训练时照着做,有不舒服的地方随时找我。林,你的肌肉状态也不错,G5 高强度对抗后没出现劳损,不过还是要注意赛后拉伸,我把拉伸动作视频发你 mSN 了。”
“好,谢谢苏医生。” 林峰接过自己的康复建议,上面还贴心地标注了 “重点拉伸部位:大腿后侧、腰背”,和上次苏晴教他的动作完全一致。
离开康复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走廊里的灯光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姚明走在中间,手里攥着康复计划,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 —— 自从季后赛开始,他还是第一次这么踏实,不用再担心脚踝突然刺痛,不用再纠结 “要不要坚持”。
“对了,” 姚明突然停下脚步,看向两人,“G6 赢了之后,我们一起吃个饭吧,就当谢谢苏医生的帮忙,也庆祝我们拿到赛点。” 苏晴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答应:“好啊,不过得等你们赢了 G6 再说。” 林峰也跟着笑:“没问题,G6 肯定赢!”
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夜色,远处的路灯亮了起来,像一串温暖的星子。三人并肩往前走,脚步声轻快了不少 —— 姚明知道,有苏晴的专业方案和林峰的细心配合,他的脚踝能撑住 G6;苏晴明白,有姚麦的信任和林峰的支持,她的专业终于能帮到球队;而林峰心里清楚,这场 “康复合作” 不仅能保住姚明的脚踝,更能让三人的默契越来越深,为后续的 “生命共鸣” 埋下最坚实的伏笔。
G6 的战鼓即将敲响,而此刻康复室里的这份默契,已经成了火箭赢下系列赛的又一块关键拼图。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NBA2009从拯救姚麦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