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月光
深夜,急诊室的白炽灯刺得人睁不开眼。王建国攥着缴费单,指节泛白,缴费单上“2800”的数字在他眼前不断晃动。口袋里仅剩下的几张皱巴巴的钞票,加起来不过三百多块,他摸了摸手机,最终还是没勇气拨通妻子的电话。
十二岁的王小川躺在病床上,小脸烧得通红,额头上的退热贴早已失去了凉意。他迷迷糊糊间,看到父亲在走廊外来回踱步,偶尔传来压抑的叹息声。
“爸,我没事,咱们回家吧。”小川虚弱地开口,声音沙哑。
王建国强挤出一丝笑容,走进病房,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别瞎想,医生说打几针就好了。”可他心里清楚,儿子反复高烧、咳嗽不止,怕是没那么简单。
回到家,王建国翻遍了家里所有的角落,找出了那些许久未动的存折。存折上的数字少得可怜,那是他和妻子在工地辛苦打工攒下的一点积蓄,原本打算留着给小川上中学用。
第二天,王建国带着小川来到市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肺炎,需要住院治疗。医生严肃地叮嘱:“必须好好治疗,否则病情加重,后果不堪设想。”
住院部的病房里,消毒水的味道刺鼻。小川看着父亲忙前忙后,心里满是愧疚。他想起父亲那双布满老茧的手,那是在工地上搬砖、扛水泥留下的印记;想起父亲日渐佝偻的背影,为了这个家,父亲不知吃了多少苦。
住院的费用像一座大山,压得王建国喘不过气来。白天,他在工地拼命干活,争取多挣些加班费;晚上,就守在小川的病床前,累了就趴在床边眯一会儿。工地上的工友们得知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你一百,我两百,凑了些钱给王建国救急。
小川的病情渐渐有了好转,但王建国却病倒了。连日的劳累和焦虑,让他发起了高烧,咳嗽比小川还厉害。他舍不得去医院,随便吃了几片退烧药,依然强撑着照顾儿子。
一天夜里,小川醒来,看到父亲蜷缩在椅子上,浑身发抖,嘴里还喃喃自语。小川慌了,赶紧叫来护士。医生检查后,责备道:“你这父亲是怎么当的?自己都病成这样了还硬扛,现在肺部感染,必须马上住院!”
父子俩住在同一间病房,两张病床挨着。小川看着病床上的父亲,眼泪止不住地流。曾经那个高大如山的父亲,此刻却如此虚弱。他想起小时候,自己生病时,父亲总是彻夜不眠地照顾他;下雨天,父亲背着他蹚过积水的街道;过年时,父亲省吃俭用,也要给他买新衣服……
“爸,对不起,都怪我生病,拖累你了。”小川哽咽着说。
王建国艰难地笑了笑,用沙哑的声音说:“傻孩子,说什么呢。只要你能快点好起来,爸再苦再累都值得。”
病房的窗户透进一丝月光,洒在父子俩的脸上。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他们彼此依靠,相互温暖。
社区得知了他们的情况,组织了捐款活动。邻居们、小川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献出爱心,很快就凑够了父子俩的治疗费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父子俩的病情终于痊愈。出院那天,阳光格外明媚。王建国牵着小川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川看着父亲,认真地说:“爸,等我长大了,一定好好孝顺你,让你过上好日子。”
王建国眼眶湿润,摸了摸儿子的头,“只要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爸就知足了。”
这场病,让父子俩经历了痛苦和磨难,却也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彼此,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善意。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们都将携手前行,因为他们知道,家是最坚实的港湾,亲情是最强大的力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奶爸与宝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