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岁月
暮色顺着雕花窗棂爬进堂屋时,陈山河正在擦拭父亲留下的老算盘。檀木珠子在指间滚动,发出细碎的声响,恍惚间,他仿佛又听见父亲拨弄算盘时,那种带着韵律的\"噼啪\"声。
父亲陈永年是镇上供销社的老会计,算盘打得出神入化。记忆里,父亲总坐在八仙桌前,煤油灯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算盘珠子在光影里上下翻飞,像跳动的音符。那时陈山河最爱搬个小板凳坐在一旁,看父亲算账。父亲戴着圆框老花镜,眉头微蹙,嘴里念叨着账本上的数字,指尖在算盘上灵活游走,不一会儿,一串准确的数字便跃然纸上。
\"算盘要打得好,心就要静。\"父亲常对年幼的陈山河说。每当他想学打算盘,父亲总是先教他坐正姿势,再手把手教他认识算珠,讲解珠算口诀。那些日子,堂屋里总是回荡着父子俩背诵口诀的声音:\"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
时光流转,陈山河渐渐长大,父亲的算盘也渐渐被计算器取代。但父亲依然保持着用算盘记账的习惯,他说算盘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有温度,有灵性。陈山河看着父亲在计算器普及的年代,固执地坚守着算盘,心里既敬佩又觉得有些过时。
高考那年,陈山河填报了会计专业。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看着红底金字的通知书,摩挲了许久,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咱们陈家又要出个会算账的人了。\"那天晚上,父亲郑重地将陪伴他几十年的老算盘送给了陈山河,\"这算盘跟了我大半辈子,以后就交给你了。\"
大学四年,陈山河系统学习了现代会计知识,接触到了先进的财务软件。那把老算盘被他放在宿舍的抽屉里,很少拿出来。每次打电话回家,父亲总会问起算盘,陈山河总是敷衍说挺好的,其实心里觉得这把老算盘早已跟不上时代。
毕业后,陈山河进了一家大型企业做财务。现代化的办公设备,高效的财务系统,让他很快适应了职场生活。渐渐地,那把老算盘被遗忘在老家的柜子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直到那天,陈山河接到老家的电话,说父亲病重。他连夜驱车赶回老家,推开熟悉的堂屋门,看到父亲躺在藤椅上,形容憔悴。床边的桌子上,那把老算盘赫然在目,珠子被擦得锃亮。
\"回来了。\"父亲虚弱地说,招手让他过去。陈山河在父亲身边坐下,父亲颤巍巍地拿起算盘,\"再打一次给你看。\"说着,父亲开始拨弄算珠,虽然动作不再利落,但依然准确无误。陈山河看着父亲布满皱纹的手,突然眼眶发热。
父亲去世后,陈山河将老算盘带回了城里。夜深人静时,他会拿出算盘,试着回忆父亲教他的口诀,笨拙地拨弄算珠。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感觉,手指在算珠间移动,仿佛能触摸到父亲的温度。
后来,陈山河开始收集关于珠算的资料,参加珠算爱好者的聚会。他惊讶地发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依然有许多人热爱着珠算这门古老的技艺。他重新学习珠算,从最基础的加减法开始,一点一点找回儿时的记忆。
现在,陈山河的办公桌上始终摆放着那把老算盘。遇到复杂的账目,他会先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再用算盘复核一遍。同事们都觉得他奇怪,但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习惯,更是对父亲的一种怀念,一种传承。
周末回到老家,陈山河会教侄子打算盘。小侄子睁着好奇的大眼睛,认真地跟着他背诵口诀,学拨算珠。看着侄子稚嫩的脸庞,陈山河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看到了父亲慈祥的笑容。
夕阳西下,陈山河又一次坐在堂屋的八仙桌前,轻抚着老算盘。算珠在余晖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他知道,有些东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会在血脉中代代相传,就像这把老算盘,承载着父亲的教诲,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记忆,更承载着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
窗外,炊烟袅袅升起,陈山河轻轻拨动算珠,\"噼啪\"声中,他仿佛又听见了父亲的声音,看见父亲伏案算账的身影。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但那份对传统的坚守,对亲情的眷恋,永远不会改变。这或许就是传承的意义,在模仿与延续中,让爱与记忆永恒。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奶爸与宝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