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虚荣
夏日的午后,阳光有些灼人。父亲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汗衫,正蹲在院子里,专注地修理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儿子则趴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手里捧着一本画报,眼神却时不时飘向院外——隔壁邻居家那辆崭新的红色摩托车,正威风凛凛地停在门口,引得几个路过的孩子驻足观看。
“爸爸,”儿子放下画报,小声说,“你看隔壁叔叔的摩托车,真好看。”
父亲头也没抬,手里的扳手拧得更紧了:“好看是好看,可咱们的自行车也不差啊,骑起来一样快。”
“才不一样呢!”儿子噘起嘴,“摩托车比自行车快多了,而且声音也特别酷。同学们要是看到我坐摩托车上学,肯定会羡慕我的。”他的声音里满是向往,小小的年纪,心里已经悄悄埋下了虚荣的种子。
父亲停下手里的活,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他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神,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些年,他和妻子省吃俭用,日子过得不算宽裕,但总想给儿子最好的。可摩托车毕竟不是小数目,对这个家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儿子,”父亲在儿子身边坐下,语气温和,“咱们不能只看东西的外表,实用才最重要。自行车虽然普通,但它环保又健康,而且爸爸能修好它,这也是一种本事,对不对?”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心里还是惦记着那辆红色的摩托车。从那天起,他变得有些沉默寡言,总是有意无意地在父亲面前提起摩托车的好处,甚至还会模仿摩托车发动的声音,希望能打动父亲。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儿子的虚荣心正在慢慢滋长,如果不及时引导,恐怕会影响他的价值观。他思来想去,终于有了一个主意。
周末一大早,父亲就把儿子叫到身边,神秘地说:“儿子,爸爸带你去一个地方,保证让你开心。”
儿子疑惑地跟着父亲走出家门,坐上了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父亲骑着车,一路哼着小曲,把儿子带到了城郊的一个废品收购站。
“爸爸,我们来这里干什么?”儿子看着堆积如山的废品,皱起了眉头。
父亲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子,我们来这里‘淘宝’啊。你看,这些别人不要的东西,说不定在我们手里就能变成宝贝。”
说着,父亲弯腰捡起一个生锈的铁皮罐头,用手擦了擦上面的灰尘:“你看这个,我们可以把它改造成一个小存钱罐,是不是很有意思?”
儿子将信将疑地接过罐头,仔细看了看。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也开始在废品堆里翻找起来。他发现,这里真的有很多“宝贝”——有缺了腿的小木偶,有破旧的塑料玩具车,还有一些彩色的玻璃碎片。
父子俩兴致勃勃地挑选了一大堆“战利品”,然后骑着自行车回了家。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把自己关在院子里的小棚子里,开始了“改造计划”。
父亲教儿子用砂纸打磨铁皮罐头的边缘,防止划伤手;教他用颜料在罐头外面画上喜欢的图案;还教他用胶水把玻璃碎片粘在小木偶的衣服上,做成闪闪发光的装饰。儿子学得很认真,每当一件“废品”在他们手里变成一件新奇的小玩意儿,他都会兴奋地跳起来。
渐渐地,儿子不再提摩托车的事了。他发现,亲手制作东西的乐趣,远比拥有一件昂贵的物品要多得多。他把自己做的小存钱罐放在床头,每天都会把零花钱存进去;把改造好的玩具车带到学校,同学们看到后都围了过来,好奇地问这是在哪里买的。
“这不是买的,是我和爸爸一起做的!”儿子骄傲地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同学们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真厉害!你和你爸爸手真巧。”
听到同学们的夸奖,儿子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于物质的攀比,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充实和创造的乐趣。
有一天,隔壁邻居家的叔叔骑着摩托车路过,看到儿子正在院子里摆弄那些自己做的小玩意儿,笑着问:“小家伙,怎么不羡慕我的摩托车了?”
儿子抬起头,笑着说:“叔叔,摩托车虽然很酷,但我觉得自己做东西更有意思。您看,这是我做的存钱罐,还有这个小木偶,都是独一无二的呢!”
邻居叔叔愣了一下,然后赞许地摸了摸儿子的头:“你说得对,这些亲手做的东西,确实比买的更有意义。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站在一旁的父亲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他知道,儿子已经慢慢抛弃了虚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从那以后,父子俩经常一起动手制作各种东西。他们用旧木板搭了一个小书架,把家里的书都整齐地放了进去;用废纸箱做了一个城堡模型,儿子每天都会在里面玩角色扮演游戏;还用瓶盖做了一副象棋,闲暇的时候,父子俩就会对弈几局。
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没有一样是昂贵的,却每一样都充满了父子俩的心血和爱意。儿子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不再因为别人有更好的东西而感到自卑。他明白了,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内心的丰富和善良。
有一次,学校举办手工制作比赛,儿子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他和父亲一起,用废旧的布料和棉花,做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熊玩偶。在比赛现场,儿子的作品虽然不是最精致的,但却因为充满了创意和温情,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
站在领奖台上,儿子拿着奖状,激动地说:“谢谢我的爸爸,是他教会我,不要追求虚荣,要用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
台下的父亲看着儿子,眼眶有些湿润。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不仅教会了儿子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帮助儿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渐渐长大,但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夏天,父亲带他去废品收购站“淘宝”的经历。那些亲手制作的小玩意儿,就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他的童年,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珍惜所拥有的,并用心去创造和分享。而父亲,也用自己的行动,为儿子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如何抛弃虚荣,拥抱真实的生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奶爸与宝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