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通讯
风暴像一只无形的巨手,将“希望号”帆船揉碎在怒涛之中。当父亲和儿子从冰冷的海水中挣扎着爬上这片荒芜的沙滩时,世界只剩下咸腥的海风、连绵的椰林和彼此眼中的惊魂未定。父亲拍了拍儿子湿透的肩膀,用他一贯沉稳的语气说:“别怕,我们能活下去。”
最初的日子在搭建庇护所、寻找淡水和野果中度过。父子俩配合默契,父亲用锋利的礁石打磨出木矛,儿子则负责捡拾干燥的树枝引火。夜晚,他们围坐在篝火旁,看着跳动的火苗,听着远处海浪的声音,心里既忐忑又有一丝相依为命的踏实。儿子常常会问:“爸爸,会有人来救我们吗?”父亲总是指着星空说:“会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等到。”
半个月过去,食物和淡水还能勉强维持,但孤独和对未知的恐惧像藤蔓一样缠绕在两人心头。这天,父亲在海边散步时,发现了一块被海浪冲上岸的破旧木板,木板上还钉着几颗生锈的钉子。他突然眼前一亮,跑回庇护所拉着儿子:“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个求救信号!”
父子俩立刻行动起来。他们砍来粗壮的树干,用木矛削出大致的形状,再用藤蔓将树干捆扎成一个巨大的“ SoS ”字样。儿子搬来光滑的贝壳,镶嵌在字母的边缘,希望在阳光下能反射出更醒目的光芒。父亲则在“ SoS ”旁边挖了一个深坑,里面铺上干燥的树叶,只要有船只经过,他们就可以点燃树叶,用浓烟吸引注意。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海面上始终只有海鸥掠过,没有任何船只的影子。儿子渐渐有些泄气,坐在沙滩上看着远方发呆。父亲看在眼里,没有责备,只是递给儿子一块他用椰子壳雕成的小船模型:“你看,这是我们的新‘希望号’,它需要一个勇敢的船长带着它回家。”儿子接过小船,眼眶红了,用力点了点头。
为了让求救信号更有效,父亲开始琢磨其他办法。他想起以前在书上看到过,有些荒岛求生者会用漂流瓶传递信息。于是,他四处寻找合适的容器,终于在礁石缝里发现了一个密封完好的玻璃罐。晚上,他借着篝火的光,用削尖的木棍在一张干燥的棕榈叶上写下求救信,信上详细说明了他们的遭遇、所在位置以及目前的状况,最后还画上了父子俩的简笔画。儿子在旁边认真地贴上了一片色彩鲜艳的贝壳,说:“这样别人捡到瓶子,就知道我们是好人了。”
父亲将棕榈叶卷好塞进玻璃罐,用软木塞紧紧塞住瓶口,再用蜡密封好。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清晨,父子俩来到海边,儿子抱着玻璃罐,闭上眼睛默默许愿,然后用力将瓶子扔进了大海。看着漂流瓶随着海浪渐渐远去,两人心中充满了期待。
从那以后,每天清晨,儿子都会第一时间跑到海边,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希望能看到熟悉的船帆。父亲则更加努力地改善他们的生活,他教儿子辨认可食用的野菜,用渔网捕捉小鱼,还在庇护所周围搭建了简单的围栏,防止野生动物侵扰。同时,他也没有放弃求救,每隔几天,就会更新一次“ SoS ”信号旁的篝火堆,确保随时可以点燃。
有一天,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只海鸟。儿子兴奋地跳起来,朝着海鸟挥手大喊。父亲灵机一动,他用红色的浆果在一块白色的贝壳上画出求救符号,然后用绳子将贝壳系在海鸟的腿上。虽然他知道这样做的希望渺茫,但他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日子在等待和坚持中慢慢流逝。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在荒岛上度过了一个月。这天下午,儿子正在海边捡贝壳,突然看到远处的海面上有一个小小的黑点。他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那竟然是一艘船!“爸爸!爸爸!有船!”儿子疯了一样跑回庇护所,拉着父亲冲向海边。
父亲顺着儿子指的方向望去,激动得浑身发抖。他立刻点燃了早已准备好的篝火堆,浓烟滚滚升起,直冲云霄。同时,他和儿子一起朝着船只的方向拼命挥手大喊。船上的人似乎发现了他们,船慢慢朝着小岛驶来。
当救援人员踏上沙滩,看到衣衫褴褛但眼神坚定的父子俩时,都露出了惊讶和敬佩的表情。父亲握着救援人员的手,哽咽着说:“谢谢你们,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儿子则抱着他的椰子壳小船模型,开心地笑了。
在返程的船上,儿子趴在船舷边,看着渐渐远去的荒岛,问父亲:“爸爸,是我们的求救信号起作用了吗?”父亲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说:“是我们的坚持和不放弃,让我们等到了希望。”
很多年后,儿子依然记得在荒岛上的那段日子。他明白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迎来光明。而那些在荒岛上发出的“通讯”——沙滩上的“SoS”、大海中的漂流瓶、海鸟腿上的贝壳,都成为了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提醒着他永不言弃的力量?永不放弃。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奶爸与宝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