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爷子只是扫了一眼就把那沓“符”放在了桌上。
“我还以为多大事呢。”他在四方桌边坐下,“丫头,把纸笔拿来。”
林晚眼睛一亮,连忙跑去把信纸和钢笔拿了出来。
恭恭敬敬地摆在顾老爷子面前。
顾老爷子推了推老花镜,专注地写了起来。
林晚和李洋对视一眼,谁也不敢出声。
不到半小时,老爷子盖上笔盖,取下眼镜。
把写好的报告递给林晚:“拿去吧。”
林晚接过报告,一脸崇拜,“爸,您这字比顾凛川写的还好看!”
李洋看了也附和道:“叔,难怪老顾的字写得这么好,合着是得了您的真传啊!”
老爷子笑着站起身来,“年纪大了,眼睛不行了。”
说完他又看向林晚,一脸认真地说道:“以后有空,跟着我练练字。”
“跟人打交道,字就是脸面。脸面干净整齐,别人才愿意高看你一眼。”
“谢谢爸。”林晚真心实意地道谢。
她没想到,自己发愁了一早上的难题,就这么被老爷子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而且自己以后再也不用一个人瞎练字了。
李洋把那份崭新的方案收进怀里。
“小嫂子,咱们现在就去,就凭老爷子这手字我感觉今天这事儿,能成一半了!”
街道办事处。
马桂芳正端着一个巨大的搪瓷茶缸,吹着上面的茶叶末,听着林晚的汇报。
“……所以,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想在中午为附近工厂的工人同志们提供午餐服务,解决他们吃饭难的问题,也算是为集体多创收。”
林晚将那份写得工工整整的方案递了过去,上面从成本核算到预估利润,再到人员安排,都写得清清楚楚。
马桂芳放下茶缸,拿起方案仔细看了起来。
她看得非常慢,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办公室里只剩下她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林晚和李洋对视一眼,谁都没有出声打扰。
半晌,马桂芳才把方案放到桌上,手指在上面轻轻敲了敲。
“想法是好的,方案也做得细致。”
她抬起眼皮,目光锐利,“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推着车子去厂门口卖饭,这算什么?”
“流动商贩?这要是被人举报了,说你们投机倒把,我怎么保你们?”
这话跟王平的担忧如出一辙,也是林晚早就预料到的问题。
“马姨,我们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来跟您汇报,想请您给我们开个证明。”
林晚不卑不亢地回答,“证明我们是街道下属的集体企业,是响应号召,为人民服务的。”
马桂芳沉吟不语,端起茶缸喝了一大口热茶。
这事儿,可大可小。
她批了,万一真出了事,她有连带责任。
可要是不批,眼看着这么大一块能创收的肥肉,她也舍不得。
红星加工小组这几天的业绩,她可是看在眼里的。
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洋忽然笑了。
“马姨,您说的这些风险,我们都考虑过。所以,我们今天来,其实是想跟您讨个更大的‘政策’。”
“哦?”马桂芳挑了挑眉,看向这个吊儿郎当,但眼神里却透着精明的年轻人。
李洋身子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却字字清晰:“我们不想只当个没名没分的‘便民餐车’。”
“我们想请您以街道的名义,帮我们向上头工商部门,申请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马桂芳端着茶杯的手在半空中停住了。
她看着李洋,又转头看了看林晚,眼神里全是审视。
“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她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这年头,政策的风向是有松动,但办个体执照,依然是难如登天。
审批流程复杂不说,还得有相当硬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还戴着有色眼镜看“个体户”,觉得那是不务正业,是“资本主义尾巴”。
这两个年轻人,胆子也太大了!
“对!”李洋斩钉截铁,“马姨,您想啊,咱们这个加工小组,现在每天的流水就好几百,这在整个苏城都是独一份儿!”
“这要是传出去,是您领导有方,是咱们街道的政绩!”
“可名不正,则言不顺。咱们现在是挂靠,说白了还是有点像‘黑户’。”
“但如果我们拿到了营业执照,那就不一样了!”李洋越说越兴奋,整个人都在发光。
“我们就是苏城第一批响应国家号召,合法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是您亲手扶持起来的先进典型!”
“到时候,咱们不光卖卤肉饭,咱们还能开分店,搞连锁,叫‘红星快餐’!”
“咱们按章纳税,解决就业,这不比一个不清不楚的‘便民餐车’,更能给您长脸?”
这番话,说得马桂芳心头巨震。
她是个有野心的女人,不然也不会在这个年纪坐上街道办主任的位置。
李洋给她画的这张大饼,精准地戳中了她的所有要害。
政绩、典型、税收、就业……哪一个拎出来,都是她往上再走一步的坚实台阶。
风险?
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并存的!
她猛地把茶缸往桌上一放,发出一声脆响。
“你们呀,胆子比我想的还大。”她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人。“不过丫头……这事儿,难办啊。”
马桂芳这话一出口,办公室里的空气像是凝固了半秒。
说难办,那就是能办。
李洋心里门儿清,立刻接上了话茬:“马姨,我们知道难,所以才来求您这位能人。”
他身子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
“这事儿难,是难在个人去跑。没门路,没背景,人家工商局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可您出面就不一样了。”
马桂芳端着茶缸,眼皮都没抬,慢悠悠地吹着气,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您代表的是红星路街道,是集体,是组织。”
“您递上去的报告,那是政府单位之间的正常工作沟通。”
“咱们这不叫申请,叫‘为搞活地方经济,探索集体企业发展新模式’的试点项目。”
李洋把“投机倒把”的帽子,轻飘飘地换成了一顶“改革先锋”的高帽。
马桂芳捏着茶缸的手指动了动,这话说到她心坎里去了。
她呷了口茶,这才抬眼看向李洋,眼神里带着审视:“说得比唱得好听。”
“工商局那边的人,个个都是火眼金睛,就凭一份报告,人家凭啥给你开这个绿灯?”
“就凭这个。”林晚在这时开了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闪婚七零,冷面军官夜夜洗床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