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年的香港,正处在经济腾飞的黄金时代。中环的摩天大楼刺破云层,维多利亚港的货轮日夜穿梭,而贯穿九龙半岛的地铁系统,已成为这座城市流动的血脉。油麻地站,作为荃湾线与观塘线的交汇枢纽,更是每日人潮如织 —— 拎着菜篮的阿婆赶去旺角街市,西装革履的白领步履匆匆奔向中环写字楼,穿校服的学生三五成群讨论着昨晚的电视剧,空气中混杂着鱼蛋摊的香气、报纸油墨味和粤语的嘈杂。
没人留意到,11 月 10 日下午 1 时 30 分的阳光,正斜斜穿过站台的玻璃窗,在铁轨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一天与往常并无不同,直到一列从中环驶来、开往观塘的地铁列车,缓缓驶入油麻地站的月台。
列车司机陈师傅(化名)已在地铁系统工作五年,熟悉每一段铁轨的弧度、每一个信号灯的节奏。他握着操纵杆,目光紧盯前方的月台,列车按惯例减速,准备停靠。就在车头即将与月台平齐时,他的余光突然扫到一个异常的身影 ——月台上靠近黄线处,站着一名身穿白色校服的年轻女孩。
她太单薄了,像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纸。在拥挤的人群中,那身洗得有些泛黄的白校服格外刺眼,女孩低着头,长发遮住脸,一动不动,仿佛与周围的喧嚣隔绝在两个世界。陈师傅心里闪过一丝疑惑:这个时间点,学生不该在学校吗?
念头刚起,异变陡生。
女孩突然抬起头,陈师傅甚至来不及看清她的脸,只见她双脚离地,像一片羽毛般直直向铁轨跳去。
“不 ——!” 陈师傅的惊呼声卡在喉咙里,右手条件反射般猛地拉下紧急刹车闸。金属摩擦的刺耳声瞬间灌满车厢,列车在巨大的惯性下剧烈震颤,车轮与铁轨迸出火星。与此同时,站台上响起一片凄厉的尖叫 —— 至少十几名候车乘客目睹了这惊悚的一幕:有人吓得捂住眼睛,有人僵在原地浑身发抖,一名穿风衣的男子甚至下意识地向前扑了两步,似乎想抓住什么,却只抓到一把空气。
“砰 ——”
一声沉闷的撞击从列车底部传来,陈师傅的身体随之一震。他清楚地感觉到,车头下方碾过了一个 “柔软的物体”,那触感透过操纵杆传到掌心,像一块被压扁的海绵。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衬衫,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碎肋骨。他死死盯着前方,脑海里一片空白,只剩下一个念头:“我杀了人……”
列车在刺耳的刹车声中滑行了近 20 米,终于缓缓停住。车头恰好停在女孩跳轨的位置上方。
“快!拿急救箱!” 站务员李姐(化名)第一个反应过来,她冲出值班室,手里的急救箱撞在栏杆上发出哐当声。其他工作人员也迅速围拢过来,乘客们挤在月台边缘,伸长脖子望向列车底部,空气里弥漫着恐惧和窒息感。
“怎么样?人呢?” 有人颤抖着问。
李姐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探头看向列车与铁轨之间的缝隙。阳光从月台上方照下,铁轨上的碎石清晰可见 ——但那里空空如也。
“没…… 没有……” 李姐的声音发颤,她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旁边的保安也凑过来,用手电筒沿着铁轨照了一遍又一遍:“真的没有!连血迹都没有!”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不可能!我明明看到她跳下去了!”
“列车明明碾过去了,我都听到声音了!”
“难道是…… 幻觉?”
陈师傅从驾驶室里冲出来,脸色惨白如纸。他扑到月台边缘,几乎要栽下去,嘶哑着问:“人呢?那个女孩呢?” 当得知铁轨上空空如也时,他踉跄着后退两步,瘫坐在地上:“不可能…… 我明明感觉到碾过去了……”
为了弄清真相,工作人员迅速疏散了车上和站台上的乘客,封锁了整个月台。下午 2 时 15 分,消防人员带着搜救设备赶到现场,与地铁工作人员一起进入铁轨区域。他们趴在地上,用手电筒检查每一寸铁轨、每一个枕木缝隙;用撬棍撬开铁轨间的盖板,查看下方的空间;甚至调来了小型起重机,将列车车头缓缓吊起 30 厘米 ——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那片被车轮覆盖的区域。
然而,结果令人毛骨悚然:铁轨上干干净净,没有尸体,没有血迹,没有衣物碎片,甚至连女孩跳轨时可能掉落的书包、发夹都没有。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只是一场集体做的噩梦。
消息像长了翅膀,几小时内传遍香港。当晚的《星岛日报》《明报》等报纸紧急加印号外,标题耸人听闻:
《油麻地地铁惊魂:女学生跳轨瞬间消失,铁轨空无一物》
《地铁出怪事疑幻疑真,当日司机现奉命休假》
《13 名目击者证实白影坠落,警方:无法解释》
“地铁史上最神秘的意外”—— 这一说法迅速被媒体和市民认可。茶餐厅里,阿公阿婆放下筷子讨论 “是不是撞鬼了”;写字楼里,白领们偷偷传阅报纸,猜测女孩的身份;学校里,学生们把故事添油加醋,说 “那女孩的校服上全是血,却一滴没留在铁轨上”。
陈师傅被安排强制休假,他在家闭门不出,夜夜被噩梦缠绕 —— 梦里总有个穿白校服的女孩问他:“为什么不救我?” 而那 13 名目击者也成了 “名人”,不断被记者围堵,他们一遍遍描述当时的场景,细节却渐渐变得模糊:有人说女孩跳轨前 “眼睛是红的”,有人说 “听到她笑了一声”,还有人笃定 “她跳下去时身体是透明的”。
警方成立了专案组,负责人是有 “神探” 之称的李警司(化名)。他们调取了油麻地站的监控录像 —— 但 1981 年的香港地铁,监控设备远不如现在普及,整个车站只有出入口和控制室装有摄像头,月台和铁轨区域完全没有监控。唯一的线索,是 13 名目击者的证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