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西族聚居的拉市坝蒙世山上,一棵古老的山楂树如同凝固的悲剧符号,扎根在岁月深处。它并非寻常的树木,而是承载着无数年轻生命与悲情故事的“情死树”,每一道年轮里,都缠绕着封建束缚下的爱情绝唱与令人胆寒的诡异传说。
这棵山楂树的模样本身就透着一股阴森之气。树身粗壮到需两人合抱,却没有挺拔的姿态,反而像被无形的重量压垮般佝偻着,活似一位在岁月中耗尽气力、脊梁弯折的老人。虬结的枝干如同沉睡的虬龙,向四方肆意伸展,投下的阴影足足覆盖方圆九十多平方米,那片阴影仿佛被施了诅咒,即便在正午烈日下,也透着一股驱不散的凉意,让路过的人下意识地加快脚步。
关于这棵树的起源,要追溯到遥远的过去。传说爱神尤祖阿注品尝山楂果时,随手将果核丢在山间,便孕育出了这棵树。当树干长到碗口粗时,纳西族青年祖古羽勒与开美久命在此相遇,爱情如山楂花般悄然绽放。可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他们的爱情遭到双方父母的激烈反对——“父母之命”如同无法挣脱的锁链,将两颗相爱的心牢牢捆绑。绝望之中,爱神的“蛊惑”让他们生出天真的念头:死亡能挣脱尘世的枷锁,带他们去往没有阻碍的天国。于是在一个寂静得能听见虫鸣的夜晚,两人手牵手来到山楂树下,将绳索套上彼此的脖颈,让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相拥的瞬间。他们的鲜血顺着树根渗入土壤,也为这棵树埋下了恐怖的伏笔,成为“情死树”传说的开端。
自那以后,这棵山楂树成了纳西族青年反抗包办婚姻的“悲情图腾”。只要村寨里有青年男女在婚姻上遭遇挫折,无法与心上人相守,他们便会怀着“生不能同烧一座火塘火,死也要埋一坑”的悲壮信念,咬破手指,让交融的血珠见证誓言,然后循着祖古羽勒与开美久命的足迹,来到这棵树下结束生命。每年,都有十几对年轻的生命在此消逝,他们的绝望与不甘仿佛凝聚成无形的阴气,让山楂树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沉重,即便是白天,也少有人敢靠近。
蒙世村的孤老头子,便是这悲情传说的又一位亲历者。命运对他格外苛刻,妻子在月子里因失血过多离世,只留下嗷嗷待哺的儿子。他又当爹又当妈,靠着上山采药、下地耕作,含辛茹苦将儿子拉扯大。儿子长大后,生得英俊潇洒,还会唱能挑动姑娘心弦的箩多情歌,山间的姑娘们常常追着他的身影,笑声像银铃般清脆。可这份热闹在孤老头子眼里,却成了挥之不去的忧虑——他深知纳西族青年虽有恋爱自由,婚姻却仍由父母做主,他见过太多因爱情殉情的青年,害怕儿子也会为了爱情抛弃自己,走上那条绝路。
终于,在一个清晨,父子俩围坐在火塘边煨早茶时,孤老头子压着心中的忐忑,声音颤抖地开口:“儿啊,你看阿爸两鬓都白了,你也该成家了,阿爸打算给你娶媳妇,咱们尽快把婚事办了吧。”儿子却皱起眉头,轻声回应:“阿爸,娶媳妇可以,但你得答应我一件事——我不愿意娶姑妈家指腹为婚的表妹。”这句话像惊雷般炸在孤老头子耳边,他惊慌失措地叫道:“什么?这怎么行!这是小时候就定下的亲事,哪能说改就改!”可儿子态度坚定:“阿爸,我只娶意中人,不然我就一辈子光棍。”无论儿子如何恳求,孤老头子都不肯松口,执意要在腊八那天为儿子举办婚礼,他以为“木已成舟”,就能断了儿子的念想。
孤老头子不知道,儿子早已在自由恋爱中找到了心上人,姑娘的肚子里,还孕育着他们爱情的结晶。父亲的逼婚像一把尖刀,刺破了两人对未来的憧憬。他们深知“父命难违”,包办婚姻如同勒紧脖子的绳索,让他们喘不过气。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后,他们最终做出了绝望的决定:相约情死,去追寻祖古羽勒与开美久命口中的“天国”。
腊月初七的夜晚,孤老头子家一片忙碌,亲戚朋友们忙着筹备第二天的婚礼,杀鸡、宰羊、贴红布,每个人都满脸喜庆,像热锅上的蚂蚁般穿梭着。可没人注意到,儿子悄悄避开人群,与心上人汇合,趁着夜色逃出了村子。月光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像两个即将被黑暗吞噬的幽灵,一步步走向蒙世山上的那棵情死树。他们没有犹豫,将绳索牢牢套在彼此的脖颈上,随着身体缓缓坠落,生命的气息在山间的寒风中渐渐消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