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山寨外的空地上已挤满了投奔的流民。五百多人背着行囊,眼神里满是期待,有的小声议论着谷口大捷的故事,有的则好奇地望向山寨内的精炼炉——那里正传来铁锤敲击的叮当声,王铁匠正用新得的“耐火材料配方”修补炉房。
赵烈刚走出议事厅,就看到两名特殊的流民正被士兵拦在外侧:一人身着绸缎,手里提着精致的木盒,不像逃难的百姓;另一人穿着粗布短打,却时不时往山寨的防御工事方向张望,眼神警惕。
“让他们过来。”赵烈挥手示意。两人走上前,绸缎男子先拱手行礼:“在下苏万财,是南方盐商,听闻赵头领保一方平安,特来求合作——我愿以低价供应食盐,只求山寨能护我商队北上的安全。”说着,他打开木盒,里面是两锭沉甸甸的白银。
另一人则沉默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块刻着“东林”二字的木牌:“在下林墨,奉东林党诸位大人之命,特来告知头领——张敬之回京后,已在兵部弹劾你‘拥兵自重’,若你拒绝招安,朝廷恐会派兵围剿。”
赵烈心中一凛,没想到刚应对完张敬之,又冒出盐商与东林党这两股势力。他看向周文彬,后者立刻会意,对苏万财道:“盐商合作之事,需先验看食盐成色与商队路线,三日后给你答复。”又转向林墨,“多谢东林党提醒,不知诸位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林墨压低声音:“大人只需拖延招安,我等会在朝堂上为你辩解,同时设法阻拦张敬之调兵。但前提是,鞑靼南下时,你必须守住黑石城方向的防线——若北方失守,谁也保不住你。”
送走两人,赵烈立刻召集沈炼、李狗剩与王铁匠议事。周文彬将当前局势梳理清楚:“眼下我们有三个紧要事:一是应对三日后张敬之的答复;二是备战五千鞑靼骑兵;三是甄别新来的流民,防止混进奸细。”
“关于招安,我已有主意。”赵烈看向沈炼,“沈千户,你与张敬之相识,能否帮我传个话——我可以接受编入通州卫,但需保留山寨的自主权,且神威将军炮的设计图,需由我麾下铁匠协助军器局打造,否则绝不交出。”
沈炼点头:“此计可行,既给了张敬之台阶,又保住了我们的核心利益。我这就去见他。”
另一边,李狗剩主动请命:“头领,流民甄别交给我!之前跟着您抗鞑靼的老弟兄都认人,只要问清来路和投奔原因,定能找出奸细。”
王铁匠也道:“我已经让学徒们用耐火材料修补炉房,还能再造两门神威将军炮,就是精铁不够——苏万财要是真心合作,或许能让他帮忙从南方运些铁料来。”
商议完毕,众人立刻行动。沈炼去见张敬之,一番周旋后,张敬之虽不满赵烈的条件,却也知道强行逼迫只会适得其反,最终同意“暂缓签署招安令,先看应对鞑靼的战果”。
李狗剩则带着老弟兄逐一盘问流民,果然揪出了三名鞑靼奸细——他们混在流民中,想打探精炼炉与火炮的位置。赵烈当即下令将奸细关押,同时让周文彬根据奸细的供词,调整防御部署:在黑石城方向的山道上增设三道岗哨,每岗配备燧发枪兵与骑兵,一旦发现鞑靼踪迹,立刻传信。
王铁匠则与苏万财谈妥合作:苏万财负责每月供应五百斤食盐与两千斤精铁,山寨则派骑兵护送其商队往返南北,互不违约。消息传开,流民们更是安心,不少有手艺的流民主动加入作坊,帮忙锻造兵器。
三日后,张敬之带着“暂缓招安”的答复回京,临走前留下狠话:“若你守不住北方防线,朝廷绝不会轻饶!”赵烈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转身登上山寨的了望塔——远处的黑石城方向,隐约有尘土扬起,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
【检测到鞑靼五千骑兵已从黑石城南下,预计三日后抵达山寨防线。】
【触发主线任务“黑石城阻击战”:守住防线十日,等待朝廷援军(东林党已暗中协调,援军预计十日到达)。】
【任务奖励:解锁“连发火铳”设计图,民心值+500,系统商城解锁“火药改良配方”。】
【失败惩罚:山寨被破,所有流民与士兵阵亡。】
赵烈握紧腰间的佩刀,望向身后忙碌的山寨:流民们在加固城墙,士兵们在操练阵型,作坊里的火炮锻造声愈发急促。这一战,不仅关乎山寨的存亡,更关乎他能否在这乱世中,为流民们闯出一条真正的生路。
“黑石城阻击战”战术细化方案↓↓↓
一、防线分层:三道“阻杀线”构建立体防御
1. 第一道防线:诱敌消耗线(距山寨15里,乱石滩)
- 核心部署:以10名骑兵为“诱饵”,携带少量燧发枪,佯装巡查时遇敌,且战且退,将鞑靼骑兵引入乱石滩——此处地面布满不规则石块,骑兵冲锋速度会大幅降低,马腿易被绊倒。
- 隐藏杀招:在乱石滩地下埋入“土雷”(用陶罐装火药与碎石,点燃引信后可爆炸),由2名燧发枪兵在远处山坡隐蔽,待鞑靼骑兵进入雷区后,用信号枪引燃导火索,预计可杀伤前阵骑兵50-80人,打乱其冲锋阵型。
2. 第二道防线:炮火压制线(距山寨8里,鹰嘴崖)
- 武器配置:3门神威将军炮架设在崖顶平台(视野开阔,可覆盖下方500米宽的山道),每门炮配备5名炮兵(1人装弹、1人点火、3人搬运炮弹),炮弹以“碎石弹+燃烧弹”交替使用——碎石弹用于大面积杀伤,燃烧弹可点燃山道两侧的干草,形成火墙阻碍后续骑兵。
- 配合部队:20人燧发枪队分守崖壁两侧箭孔,针对突破火墙的零散鞑靼兵精准射击;李狗剩率15人骑兵队在崖下左侧山谷埋伏,若鞑靼兵试图绕路偷袭炮位,立刻从侧面突袭,切断其退路。
3. 第三道防线:近战死守线(距山寨3里,护城河与城墙)
- 防御加固:提前拓宽山寨外的护城河(宽5米、深3米),河底插满尖木;城墙加高至3米,墙面每隔2米凿出射击孔,安排30人燧发枪队轮流驻守,墙顶堆放滚石与火油桶。
- 近战部队:40名步兵手持长矛与砍刀,在护城河内侧列阵,若鞑靼兵涉水过河或架梯攻城,先用长矛刺杀,再用砍刀清理登城敌人;沈炼率20名通州卫士兵守在城门,防止鞑靼集中兵力破门。
二、武器配合:“远-中-近”三层火力衔接
1. 远程(火炮):优先打击鞑靼骑兵的“指挥核心”——通过望远镜锁定举旗的鞑靼将领,第一炮瞄准其周围区域,摧毁指挥体系;后续炮火则集中轰击骑兵密集处,每10分钟发射一轮,避免炮管过热。
2. 中程(燧发枪):采用“三段射击法”——将燧发枪兵分成3组,第一组射击时,第二组装弹、第三组待命,确保火力持续不断,重点打击试图冲过第二道防线的鞑靼兵,阻止其靠近城墙。
3. 近战(长矛+土雷):若鞑靼兵突破至护城河,步兵先投掷“小型土雷”(单手可握的陶罐火药),炸乱其阵型,再用长矛刺杀;城墙守军则往下倾倒火油,点燃后形成“火墙屏障”,阻止攀爬。
三、特殊应对:针对鞑靼骑兵的3个“克制战术”
1. 应对“夜袭”:在三道防线之间的山道两侧,每隔10米悬挂“风灯”(油纸灯内加防风罩),同时安排5人一组的巡逻队,携带“警铃”,一旦发现鞑靼兵靠近,立刻摇铃示警,炮队与燧发枪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2. 应对“集中冲锋”:若鞑靼兵放弃分散进攻,集中所有骑兵冲击某一道防线,立刻调动第二、三道防线的 reserve 兵力(10名骑兵+10名燧发枪兵),从侧面发起“骚扰式进攻”,迫使鞑靼分兵防御,缓解正面压力。
3. 应对“佯攻诱敌”:由周文彬坐镇山寨议事厅,通过各防线传信兵的汇报,判断鞑靼进攻方向是否为“佯攻”——若发现某道防线的鞑靼兵攻势虽猛但兵力不足,立刻下令该防线士兵“假意后退”,引诱鞑靼深入,再用两侧伏兵夹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