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卫西部牧场的晨光,比克鲁伦河来得更柔些。赵烈勒住“踏雪”的缰绳时,正见额尔敦领着牧民在田埂上丈量土地,巴彦帖木儿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一卷农书,眉头皱得紧紧的——那是赵烈特意让人誊抄的《农桑辑要》选段,上面画着农具使用方法与播种间距示意图。
“赵将军!”额尔敦最先看到他,放下手中的木尺快步迎上来,皮靴踩在刚化冻的泥土上,溅起细碎的泥点,“您可算来了!巴彦帖木儿这小子,昨晚捧着农书看到半夜,今早非要跟着学耕地,就是这铁犁总握不稳。”
赵烈翻身下马,走到田边,见几名牧民正围着一架铁犁议论,巴彦帖木儿撸着袖子,正要上前尝试,却被额尔敦按住肩膀:“先让赵将军教教你,别把犁头弄歪了。”
巴彦帖木儿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却还是走上前,拱手道:“赵将军,这铁犁比我们草原的木犁沉太多,怎么才能让它走得直?”
赵烈接过他手中的犁柄,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轻轻将犁头按进泥土:“握犁要沉肩坠肘,力道往腰上使,别光用手臂的劲。你看——”他向前走了两步,犁头在泥土里划出一道笔直的沟痕,“跟着我的步幅走,每一步稳了,犁沟自然直。”
巴彦帖木儿依样学样,起初犁头总往一边偏,额尔敦在旁打趣:“你平日里挥弯刀挺利索,怎么握个犁头倒像捏着烫手的烙铁?”牧民们一阵哄笑,巴彦帖木儿反倒沉下心,跟着赵烈的节奏慢慢调整,没过多久,竟也划出了一道像样的犁沟。
“成了!”巴彦帖木儿停下脚步,看着自己犁出的土地,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这铁犁虽沉,翻出来的土倒比木犁松快多了,往后播种也省事。”
赵烈拍了拍他的肩膀:“农耕讲究‘春种秋收’,现在把地耕好,等夏初下了雨,种子就能扎根。你们泰宁卫的牧场土质肥沃,比朵颜卫更适合种粟米,秋收时定能有好收成。”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脱欢与巴图领着几名亲卫赶来,身后还跟着一辆马车,车上装着鼓鼓囊囊的麻袋。“赵将军,额尔敦兄弟!”脱欢翻身下马,指着马车笑道,“这是我们朵颜卫刚磨好的粟米种子,给泰宁卫送些来,咱们一起播种,看秋天谁的收成好!”
巴图也笑着补充:“我福余卫的牧场旁有条小河,我让人挖了水渠,等播种后就能引水灌溉,再也不怕春旱了。”
额尔敦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有些发热:“以前咱们三卫,为了牧场边界还时常争执,如今跟着赵将军,不仅能安稳放牧,还能种粮,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赵烈望着田埂上忙碌的牧民,有的在平整土地,有的在分发种子,孩童们提着水罐在田边奔跑,远处的帐篷上升起袅袅炊烟,一派安宁景象。正出神时,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金色的光芒在视野中闪了闪:
“支线任务‘收服漠北三卫’进度达成100%!任务评价:卓越。奖励如下:
1. ‘漠北驻军粮道控制权’:可主导大明与漠北三卫的粮草运输线路规划,在三卫牧场设置5处粮草中转站,保障驻军与三卫物资互通;
2. ‘精铁铠甲图谱’:收录改良版明光铠、山文甲锻造工艺,适配漠北严寒环境,可提升重甲骑兵营防护力30%;
3. ‘三卫盟约金印’:由系统认证的盟约信物,持印者可代表大明与三卫协商重大事务,三卫首领需无条件配合印信指令。”
赵烈心中一震,伸手触碰面板上的金印图案,指尖传来一丝温润的触感——这枚金印,意味着大明对漠北三卫的影响力,从“盟约协作”真正转向“制度性约束”,北疆的根基,终于彻底稳固。
“赵将军?”脱欢见他许久未说话,轻声唤道,“您在想什么?”
赵烈回过神,笑着从怀中掏出三枚铜符:“这是我让人打造的‘互市通行符’,每卫一枚。日后三卫牧民去大明边境互市,凭此符可优先通关,还能享受额外的粮草补给——就当是咱们结盟的信物。”
额尔敦、脱欢与巴图接过铜符,只见上面刻着“大明-漠北三卫盟约”的字样,边缘还铸着草原狼与中原龙的纹样,既显草原特色,又不失大明威仪。“多谢赵将军!”三人齐声道谢,将铜符小心翼翼地收好。
正说着,一名亲兵从东边策马赶来,翻身下马时脸色有些急切:“将军,营中传来消息,朝廷派了使者过来,已到克鲁伦河营地,说要见您商议北疆防务!”
“朝廷使者?”赵烈心中一动,想来是克鲁伦河决战与收服三卫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京城。他看向额尔敦三人:“三卫的农耕刚开个头,后续播种、灌溉还得靠你们多费心。我先回营地见使者,等忙完了,再来看你们的庄稼长势。”
“将军放心!”额尔敦拍着胸脯,“我们定把地种好,等秋收了,第一时间给您送新米!”
赵烈翻身上马,与巴彦一同向营地方向疾驰。马蹄踏过草原,春风吹起他的披风,远处的田埂上,牧民们的笑声与铁犁耕地的“吱呀”声交织在一起,渐渐飘远。
回到克鲁伦河营地时,夕阳正将营门染成金红色。周文彬与张承业已在营外等候,见他回来,立刻迎上前:“将军,朝廷使者是兵部侍郎李嵩,说是奉皇上旨意,来考察北疆防务,还带了封赏的圣旨。”
赵烈点头,快步走向中军帐。帐内,一名身着绯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沙盘前,手中的折扇指着漠北三卫的位置,见赵烈进来,立刻转身,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赵将军,久仰大名!老夫李嵩,奉圣命而来。”
“末将赵烈,参见李侍郎。”赵烈躬身行礼,心中却在盘算——朝廷此时派使者来,除了封赏,恐怕还想了解漠北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三卫与明军的协作态势。
李嵩扶起他,指着沙盘笑道:“将军在克鲁伦河大败鞑靼,又收服漠北三卫,皇上在京城听到消息,龙颜大悦,特意让老夫来传旨封赏。不过在传旨前,老夫倒想听听,将军对漠北防务有何打算?”
赵烈走到沙盘前,指着三卫的农耕区与明军营地:“末将计划,以克鲁伦河为中心,在三卫牧场设置粮草中转站,既保障驻军补给,也方便三卫牧民兑换粮食;同时,用系统奖励的精铁铠甲图谱,改良重甲骑兵营的装备,再结合骑兵战术图谱,训练出一支能适应漠北地形的精锐骑兵。”
他顿了顿,又指向边境互市的位置:“互市已初步规划,待秋收后正式开放,用贸易绑定三卫与大明的利益,再加上盟约金印的约束,漠北三卫定能成为大明北疆的屏障。”
李嵩听得连连点头,收起折扇:“将军的规划周密,既重军事,又重民生,皇上果然没看错人。”他从随从手中接过圣旨,展开道:“赵烈接旨——”
赵烈跪地听旨,只听李嵩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参将赵烈,督师北疆,大败鞑靼,收服三卫,安定边疆,劳苦功高。特升赵烈为都督佥事,总领漠北防务,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钦此!”
“臣赵烈,谢主隆恩!”赵烈叩首接旨,心中清楚,这道圣旨不仅是对他的封赏,更是朝廷对他掌控漠北的认可。
待李嵩收起圣旨,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原来是张承业让人将系统奖励的精铁铠甲图谱,交给了铁匠营,此刻第一副改良版明光铠已打造完成,士兵们正举着铠甲在营中展示,甲片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光泽,比普通铠甲更轻便,防护面积却更大。
“好铠甲!”李嵩走到帐外,看着那副明光铠,赞叹道,“有此铠甲,再加上将军训练的重甲骑兵,漠北的鞑靼残部,再也不足为惧了!”
赵烈望着营中欢呼的士兵,又看向远处漠北三卫的方向,心中满是底气。从黑石城的危机四伏,到如今北疆的安稳初现,从系统的初始任务,到收服三卫的终局奖励,他终于在大明的北疆,站稳了脚跟。
夜风渐起,吹得营旗猎猎作响。赵烈站在营墙上,手中握着三卫盟约金印,指尖传来的凉意,却让他心中无比笃定——往后,这漠北的草原与大明的边疆,定能长治久安,再无战乱之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