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十七,南京东郊演习场。
晨光刚把薄雾染成淡金色,引擎的轰鸣声就划破了宁静——教导总队的六辆德制Sd.Kfz.222装甲车正列成纵队,在土路上缓缓行驶,车身上的铁灰色涂装还沾着晨露,机枪塔上的mG34机枪正缓缓转动,扫描着前方的“敌区”。
宋希濂站在高台上,身边的桂永清正攥着望远镜,眉头微微皱着。这位教导总队总队长出身黄埔一期,向来以“委员长嫡系中的嫡系”自居,对这次与36师的联合训练,起初还带着几分轻视,直到看见装甲车旁伴随推进的36师步兵,脸色才渐渐严肃起来。
“荫国,你这步兵跟得够紧啊。”桂永清放下望远镜,语气里少了几分傲气,“我这装甲车刚提速到二十迈,你手下的兵居然能跟住,而且队形还没乱——看来你这几个月的整训,没少下功夫。”
宋希濂笑了笑,手指向下方的队伍:“桂总队长您看,跟在装甲车右侧的那个班,班长是陈阿福,华侨子弟,三个月前还扛不动步枪,现在不仅能负重越野五公里,还能带着班配合装甲车清剿‘残敌’。咱们练步坦协同,关键就是‘快、准、稳’,步兵跟得上,装甲车打得准,才能形成合力。”
话音刚落,演习场西侧突然响起一阵“枪声”——扮演“日军伏击队”的36师侦察连士兵,正从灌木丛里朝装甲车开火。陈阿福反应极快,立刻挥手示意班组成扇形散开,两名士兵举着步枪掩护,另外三名士兵则快速跑到装甲车侧面,用手势示意驾驶员转向,机枪手则依托装甲车的掩护,朝着“伏击点”还击。
“好!”高台上的桂永清忍不住喊了一声,“这反应速度,比我教导总队的老兵还快!荫国,你这练兵的法子,可得跟我好好说说。”
宋希濂刚要开口,口袋里的怀表突然震动了一下——淡蓝色的光幕悄然浮现:【系统提示:步坦协同训练取得阶段性成果,触发奖励:积分8000,德制步坦协同战术手册10本,Sd.Kfz.222装甲车维修零件一批。】
他压下心头的喜悦,对桂永清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法子,就是‘实战化’——白天练协同,晚上练夜袭,把小鬼子可能用的战术,都编成训练科目让弟兄们练。比如今天的伏击,就是照着日军常用的‘侧击战术’设的局,练多了,弟兄们自然就有反应了。”
两人正说着,周明远快步跑上高台,手里拿着一份电报:“师座,孙元良师长从上海发来急电,说日军第三舰队的三艘驱逐舰昨天抵沪,停泊在吴淞口外,还派小艇测绘航道,看样子是想在吴淞口布防。”
宋希濂接过电报,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日军海军动向和陆军增兵虹桥机场的动作对应上了,显然是在为全面进攻做准备——海陆配合,切断上海的补给线,这正是历史上淞沪会战的前奏。
“桂总队长,看来咱们的联合训练得加快进度了。”宋希濂把电报递给桂永清,“上海的日军已经动了海军,要是他们海陆夹击,孙元良的88师怕是顶不住,到时候南京也会受威胁。”
桂永清看完电报,眉头拧成了疙瘩:“这群小鬼子,还真是步步紧逼。行,我回去就调整教导总队的训练计划,下周咱们再搞一次步炮坦联合演练,把你的重炮营也拉进来,练练火力覆盖后的冲锋战术。”
“好!”宋希濂立刻应下,“我让参谋处今天就跟你们对接,把演练方案定下来。另外,你跟委员长提一句,能不能给上海增派点防空武器?日军要是派飞机轰炸,88师的工事再坚固也扛不住。”
桂永清点了点头:“我会跟委员长说的。不过你也知道,现在防空武器紧张,能给上海调过去两门高射炮就不错了,主要还得靠你们的重机枪营做防空掩护。”
宋希濂心里有数,重机枪营的mG08重机枪虽然能打低空飞机,但毕竟不是专业防空武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他暗自盘算着,等下次系统签到,要是能抽到高射炮就好了——不过眼下,先把步坦协同和粮道破坏的准备做扎实才是关键。
中午时分,联合训练暂时告一段落。宋希濂没回师部,直接去了演习场旁的临时指挥部,邱维达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桌上摊着一份《日军粮道破坏补充方案》。
“荫国,你看这份补充方案。”邱维达指着方案上的“吴淞口水雷布设”部分,“我跟海军那边联系了,他们说可以调一个水雷小队过来,配合咱们在吴淞口外的浅水区布设水雷,但需要88师派工兵协助,毕竟他们熟悉上海的地形。另外,军统那边也回话了,说可以派特工潜入日军运粮船,破坏船上的动力系统。”
宋希濂拿起方案,仔细看了一遍,在“水雷布设时间”那栏画了个圈:“定在四月初吧,那时候上海的雨季还没到,水位合适,而且日军的驱逐舰刚到,还没摸清吴淞口的航道,咱们正好打个措手不及。另外,让特工多带点定时炸弹,别一次性把船炸沉,留几艘让日军以为是‘机械故障’,这样能拖延他们的警惕性。”
“我这就跟海军和军统对接。”邱维达把方案收好,又递过来一份清单,“对了,重炮营的炮镜夜视改装已经完成了,这是改装后的测试报告,夜间射击命中率能稳定在八成五以上。我已经把改装技术图纸发给87师和88师了,王敬久和孙元良都回信说要派人来学习。”
宋希濂接过测试报告,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重炮营的夜视能力提升,意味着以后夜间作战时,他们能掌握火力优势——日军的重炮夜间射击命中率普遍在六成左右,这两成多的差距,在战场上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叮!宿主推动重炮夜视技术推广,完善粮道破坏方案,触发支线任务“上海防御协同准备”:协调87师、88师、教导总队及海军,完成吴淞口防御部署。任务奖励:积分,苏制76mm高射炮4门,“舰船识别手册”10本。】
淡蓝色的光幕闪过,宋希濂心里一喜——苏制高射炮正好能弥补上海防空的短板,虽然只有四门,但聊胜于无,至少能给88师的工事提供点防空掩护。
“明远,”宋希濂对身边的副官说,“你立刻给孙元良发报,让他派工兵去吴淞口跟海军对接水雷布设,另外,让他准备接收四门高射炮,下周就从南京运过去。”
周明远刚要转身,临时指挥部的门被推开,陈阿福跑了进来,脸上带着汗,手里攥着一个弹壳:“师座!刚才训练的时候,我们班在‘敌阵地’里捡到个这东西,看着不像咱们的弹壳。”
宋希濂接过弹壳,仔细看了看——黄铜材质,底部刻着“1936 日本陆军造”的字样,是日军三八式步枪的弹壳。他心里咯噔一下,演习场周围都是36师的警戒哨,怎么会有日军弹壳?
“阿福,你在哪捡到的?周围有没有看到陌生人?”宋希濂的语气瞬间严肃起来。
“在西侧的灌木丛里,离‘伏击点’不远。”陈阿福回忆道,“我没看到陌生人,但草丛里有被踩过的痕迹,好像有人在那里待过很久。”
邱维达脸色一变:“难道是日军的侦察兵混进来了?咱们的警戒哨怎么没发现?”
“不一定是混进来的。”宋希濂皱着眉,把弹壳递给邱维达,“演习场西侧靠近公路,可能是从公路那边扔过来的,目的是试探咱们的警戒范围,或者是想让咱们知道,他们一直在盯着咱们的训练。”
他顿了顿,对周明远说:“立刻加强演习场周边的警戒,尤其是西侧公路,派侦察兵化装成农民巡逻,另外,让宪兵队去公路附近的村子排查,看看有没有可疑人员。”
“是!”周明远应了声,快步跑了出去。
宋希濂看着窗外的演习场,心里的紧迫感越来越强。日军不仅在上海增兵、测绘航道,还在南京附近监视他们的训练,显然是把36师、教导总队这些扩编后的嫡系部队当成了心腹大患。
“荫国,你说小鬼子会不会提前动手?”邱维达担忧地问,“现在才三月,离7月还有四个月,要是他们现在就在上海或者华北开战,咱们的准备还没做完。”
“不好说。”宋希濂摇了摇头,“但咱们不能赌他们会等。从现在开始,各部队的训练强度再提一级,重炮营的夜间射击每天加练两小时,步坦协同每周搞两次,粮道破坏方案月底前必须全部落实——只有咱们准备得越充分,才能在战争爆发时越从容。”
邱维达点点头,拿起方案:“我这就去调整训练计划,另外,让参谋处把日军的弹壳情况整理成报告,发给军政部和军统,让他们加强南京周边的反侦察。”
宋希濂走到门口,看着远处正在休整的士兵们——陈阿福正拿着步枪,给班里的新兵讲解射击要领,装甲车旁的教导总队士兵也在跟36师的步兵交流战术。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年轻的锐气,没有丝毫对战争的畏惧。
他心里默念:“兄弟们,再坚持几个月,等咱们准备好了,就不会再让历史上的悲剧重演。小鬼子想打过来,就得先问问咱们手里的枪答应不答应!”
就在这时,远处的公路上传来一阵汽车鸣笛声——是军统的人来了,他们要去排查可疑人员。宋希濂知道,这场看不见的暗战,才刚刚开始,而他和他的部队,必须在这场暗战和即将到来的明战中,一步都不能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