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三十一日。吴淞江的湿冷雾气尚未在晨曦中完全散去,三十六师的官兵们已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泥泞的西岸继续向昆山方向转进。昨日的渡江成功,并未带来丝毫轻松,反而像一根绷得更紧的弦,催促着每个人不敢停歇。身后,日军追兵的枪炮声如同跗骨之蛆,越来越清晰。
队伍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艰难前行,速度缓慢。伤员们的呻吟声、骡马的嘶鸣声、以及官兵们粗重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压抑而沉重。
“师座,这样不行!”参谋长周明远抹去额头的汗水,指着身后天际隐约可见的烟柱,“鬼子的追兵咬得太紧了!我们的队伍太庞大,还带着这么多伤员和收容的溃兵,根本快不起来!照这个速度,到不了昆山就会被鬼子主力追上,在野地里被围歼!”
作战参谋李慕华也忧心忡忡地补充:“侦察连报告,日军一支快速纵队(约一个加强大队,配属坦克和骑兵)已渡过吴淞江上游浅滩,正沿平行路线快速穿插,企图赶到我们前面去!另外,昆山方向传来消息,城内已发生混乱,友军防守情况不明!”
宋希濂勒住马缰,眉头紧锁。地图在他脑海中飞速旋转。绝不能在野外被日军机械化部队追上,那将是灭顶之灾。必须找一个有利地形,狠狠敲打一下追兵,打掉其锐气,才能争取到抵达昆山整顿的时间。
他的目光落在前方约十里处,地图上一条标为“新城河”的河流上。河面不宽,但水流较急,仅有一座石桥可通过,两岸有废弃的村落和起伏的丘陵。
“不能一味逃跑!”宋希濂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必须打一下!就在新城河!”
他指着地图对周、李二人说:“看这里!新城河石桥是必经之路。命令部队加速前进,抢先占领河东岸的张家村和河西岸的李家坡高地!工兵营立即前出,检查石桥结构,并做好必要时爆破的准备!我们要在这里,给追兵来个迎头痛击!”
“师座,部队极度疲劳,弹药也不充裕……”周明远有些迟疑。
“再疲劳也比被鬼子当靶子打强!”宋希濂斩钉截铁,“弹药不足,就用手榴弹和刺刀!告诉弟兄们,这一仗不是为了歼灭多少敌人,是为了活命!打疼了鬼子,我们才能活!执行命令!”
“是!”周、李二人见宋希濂决心已下,不再多言,立刻分头传达。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追击危机并果断策划阻击,“绝地求生”任务执行度提升至45%。触发临时战术任务:“新城河阻击战”。】
【任务要求:成功依托新城河地形,迟滞日军追兵至少6小时,为主力转移赢得时间,并予敌一定杀伤。】
【任务奖励:根据阻击效果,奖励积分300,000 - 800,000点。解锁“简易反坦克壕构筑技术”图纸。特殊奖励:若击毙\/击伤日军联队级指挥官,获得“精准炮火覆盖”机会x1。】
系统的任务适时出现,明确了目标和奖励。
命令下达,部队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开始加速运转。先头部队跑步前进,抢占张家村和李家坡。主力则护送伤员和辎重,快速通过石桥,向西岸转移。
张家村是一个早已十室九空的荒村,断壁残垣林立。一零六旅旅长赵锡田亲自在此督战。
“快!一排占据村北那个土窑,机枪架起来!二排把村口的碾盘和破车堆起来做掩体!三排到村后树林里设伏!把手榴弹都集中起来,埋在主要路口!”赵锡田沙哑着嗓子,一边咳嗽一边指挥。他染了风寒,但依旧坚持在一线。
士兵们虽然疲惫,但求生本能被激发,动作迅速。利用废墟、地形,仓促构筑起一道道简易防线。
河西岸的李家坡高地更为关键。团长张云鹤(独立团损失惨重,暂与师部合并指挥)指挥着师部警卫连和收拢的炮兵观测组,在此设立主阵地和观测点。
“把剩下的迫击炮都给我架到反斜面!观测组,上制高点,盯死石桥和东岸 approach road(接近路)!机枪阵地分散配置,注意隐蔽!”张云鹤脸色凝重。他知道,这里将是阻击的核心。
工兵营长高建业则带着人检查石桥。桥体还算坚固,但他在几个关键桥墩下埋设了炸药,导线一直拉到西岸指挥部。
“师座,炸药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炸桥!”高建业报告。
宋希濂点点头:“不到万不得已不炸,这是我们反击的通道,也是……万一的退路。”他语气沉重。
上午十时许,日军追兵先头部队——一个加强中队,配属几辆装甲汽车和骑兵小队,卷着尘土出现在新城河东岸。日军指挥官见中国军队已占据对岸高地,并未急于进攻,而是谨慎地展开队形,占领了张家村外围,并用迫击炮和机枪进行火力侦察。
“稳住!没有命令不准开枪!”赵锡田在村里低声传令。
日军试探性的炮火落在村子里,炸起团团烟尘。几名隐蔽不好的士兵受伤。但主力部队依旧潜伏着。
日军见试探无效,开始以小股步兵在装甲车掩护下,向石桥方向推进。
“打!”当日军进入百米内,赵锡田一声令下!
村内和坡上的机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子弹如同泼水般扫向日军。冲在前面的日军顿时倒下一片,装甲车也被打得火星四溅,慌忙后退。
“八嘎!支那军有准备!”日军中队长恼羞成怒,下令集中所有火力,猛攻张家村!
激烈的攻防战在村内展开。日军凭借火力优势,逐屋争夺。中国守军则利用废墟顽强抵抗,手榴弹成了最有效的武器。战斗异常惨烈,双方伤亡都不小。
“旅座!鬼子从右边绕过来了!二排快顶不住了!”一个满脸是血的连长跑过来报告。
赵锡田红着眼睛:“顶不住也得顶!告诉二排长,就是打光最后一人,也要把鬼子钉在村口!”他抓起一挺轻机枪,“警卫班,跟我上!”
西岸高地上,宋希濂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战局。看到日军主力被吸引在张家村,他意识到机会来了。
“炮兵观测组,标定日军后方迫击炮阵地和指挥官位置!”宋希濂命令。
“目标确认!距离八百,方位角……”观测兵迅速报出参数。
“师属炮兵,剩余炮弹,全给我打出去!覆盖射击!”宋希濂下令。
虽然炮弹所剩无几,但这次精准的炮火覆盖,恰好打在日军的软肋上,摧毁了其两门迫击炮,炸死了那名中队指挥官。日军进攻势头顿时一滞。
与此同时,宋希濂沟通系统,使用了之前积攒的一次“精准炮火指引”机会(来自系统奖励)。
【叮!“精准炮火指引”已启用!目标区域:新城河东岸日军装甲车集结地。】
几乎在同时,仿佛巧合一般,一群中国空军的残余战机(系统合理化影响,解释为从南京机场起飞的决死出击)恰好飞临战场,对着日军装甲车队俯冲投弹扫射!虽然战机很快被日军防空火力击落两架,但这次空袭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和损失,大大缓解了守军压力。
日军遭到意外打击,进攻受挫,不得不暂停下来,重新调整部署,等待后续部队。战场暂时陷入僵持。但中国守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张家村守军伤亡过半,赵锡田旅长手臂负伤,仍坚持指挥。
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三十六师主力大部分已安全通过石桥,向西转移。伤员和辎重也已走远。
黄昏时分,日军大队主力赶到,炮火更加猛烈。但中国守军利用夜色掩护,开始交替掩护,逐步撤过石桥。
“工兵营,准备炸桥!”宋希濂见主力已远,下令道。
当最后一批断后部队撤过石桥后,高建业按下了起爆器。
“轰隆!”一声巨响,石桥在火光中坍塌,坠入新城河,彻底阻断了日军的追击路线。日军追兵赶到河边,只能对着对岸的黑暗徒劳地射击。
夜色中,三十六师残部与追兵脱离接触,继续向昆山方向前进。官兵们沉默行军,脸上带着激战后的疲惫和失去战友的悲伤。
宋希濂骑在马上,回望新城河方向,火光已然消失。这一仗,达到了迟滞追兵的目的,但代价不小。更重要的是,昆山情况不明,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师座,昆山城内枪声密集,似乎还在混战。”侦察兵回报。
宋希濂深吸一口气:“命令部队,在昆山城外五里处停止前进,占领有利地形,严密警戒。派侦察连化妆入城,摸清情况!我们……需要休整,更需要知道,昆山是希望,还是另一个陷阱。”
十月三十一日,在新城河的血战和向昆山的忐忑转进中结束。三十六师再次凭借决死阻击,赢得了喘息之机,但前路,依旧迷雾重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