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疾驰,朱剩的脑子转得比马蹄还快。
老朱这么急着找他,绝不是为了皇庄那点事儿。
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朝堂出事了!而且是能让老朱都感到棘手的大事!
当他风尘仆仆地冲进宫门,直奔奉天殿时,沿途的太监宫女们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头都不敢抬,这更加印证了他心中的猜想。
奉天殿内,空旷而压抑。
朱元璋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穿着一身常服,负手立在御案前。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阴沉得能拧出水来,一双鹰目中,燃烧着两簇熊熊的怒火。
整个大殿的空气,仿佛都因为他一个人的怒气而凝固了。
“老头子!这么急找我有什么事!”
朱元璋没有看他,而是缓缓转身,拿起御案上的一本奏折,看也不看,直接朝着朱剩的脸就扔了过去!
“你自己看!”朱元璋的声音嘶哑而暴怒,“看看这帮读书人,集体逼咱!”
朱剩心中一凛,接住那本奏折。
明黄的封皮上没有署名,显然是直接递到御前的密奏。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奏折。
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瞳孔猛地一缩!
奏折上的言辞之激烈,用词之刻薄,简直是字字诛心!
核心内容只有一个:以左丞相胡惟庸为首,联合了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一众朝臣,联名上奏,激烈反对朱元璋前几日在朝会上提出的“暂停科举,另觅取士之道”的提议!
奏折里,胡惟庸等人引经据典,将科举制度捧上了天,称其为“天下文脉之所系,国家抡才之大典”,是历朝历代稳定天下的基石。
而后,他们话锋一转,暗指皇帝陛下有“轻贱儒生,动摇国本”的嫌疑!甚至隐晦地提出,若是强行罢黜科举,恐怕会引得“天下士子寒心,人情汹涌,国之不国”!
这是威胁!
赤裸裸的威胁!
他们这是在用整个天下的读书人,来向皇帝施压!
朱剩的脸色也瞬间变得铁青。他终于明白老朱为什么会气成这样了。
朱元璋是什么人?
一个从底层杀出来的铁血帝王!他最恨的是什么?就是这帮自诩清高的文官集团,拉帮结派,用所谓的“祖宗之法”、“圣贤之道”来束缚他的手脚,挑战他的皇权!
“看明白了?”朱元璋的声音冷得像刀子,“咱想改一改这取官的法子,想让那些真正懂农桑、懂算学、懂实干的人也能当官,为咱大明效力。可他们呢?他们就跳出来了!”
“动摇国本?天下士子寒心?”朱元璋怒极反笑,笑声里充满了杀意,“好一个胡惟庸!他才当几天丞相,就想教咱怎么当皇帝了!”
朱剩将奏折缓缓合上,放在身前,他没有立刻附和着骂,而是冷静地抬起头:“老头子,这事……您打算怎么处理?”
“处理?”朱元璋眼中杀机一闪,“咱恨不得现在就把这帮混账东西全拖出去砍了!一个个读着圣贤书,心里装的全是自己的门生故旧,党同伐异!再这么下去,这朝堂,究竟是咱朱家的,还是他胡惟庸的?!”
朱剩知道,老朱这是被逼到墙角了。
胡惟庸这一招,太毒了。他把自己和全天下的读书人捆绑在了一起。朱元璋要是真的强行罢免科举,那就是与天下士林为敌,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动荡。可要是不动,就等于向胡惟庸低头,皇权的威严何在?
这是一个死局!
“老头子,砍了他们,解决不了问题。”朱剩端起桌上的茶水,声音却异常清晰冷静,“杀了胡惟庸,还会有李惟庸,张惟庸。只要科举还是老样子,这帮人就永远有市场,永远能把持朝政。”
朱元璋死死地盯着他:“那你说,该怎么办?!”
朱剩抬起头,迎着朱元璋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科举,不能罢。但……可以改!”
“改?”朱元璋眉头一皱。
“对,改!”朱剩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父老头子,您觉得科举的弊端在哪?”
朱元璋冷哼一声:“空谈误国!一群只会之乎者也的酸儒,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让他们去治理地方,除了捞钱,还会干什么?咱要的是能臣干吏,不是一群蛀虫!”
“皇上圣明!”朱剩立刻拍了一记马屁,然后话锋一转,“既然如此,咱们为什么不考他们点有用的东西呢?”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里带着一股蛊惑人心的力量:“咱们把科举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还考四书五经,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让他们没话说。这叫‘明经科’!”
“但想要当官,光会背书不行!必须参加第二部分的考试!”
朱元璋的眼神动了动,追问道:“第二部分,考什么?”
“考实务!”朱剩的声音陡然拔高,“增设‘格物科’!想当户部的官,就得考算学,连账本都算不明白,怎么管钱粮?想当工部的官,就得考营造水利,连图纸都看不懂,怎么兴修大工?想当地方官,就得懂农桑,知道怎么让老百姓打更多的粮食!”
“咱们把这些实用的学问,全都列入考试范围!从今往后,我大明的官员,不仅要懂圣贤道理,更要会实干兴邦!如此一来,那些只会空谈的酸儒,自然就会被淘汰!而胡惟庸之流,再想安插私人,也得先问问他那些门生,会不会算数,懂不懂种地!”
这一番话,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朱元璋脑中的迷雾!
对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一直想着要废了这帮读书人的根,却没想过,可以釜底抽薪,从根上改变他们!
不废科举,而是改造科举!
如此一来,既能堵住胡惟庸等人的嘴,又能达到自己选拔实干人才的目的!甚至比直接废除科举,效果还要好上千百倍!
“好!好!好!”
朱元璋激动地连说三个“好”字,他几步上前,亲自将朱剩从地上搀扶起来,那双鹰目中,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饰的狂喜与欣赏。
“剩儿,你……你真是咱的好大侄啊!”他用力拍着朱剩的肩膀,“这法子,绝了!简直是绝了!”
朱剩嘿嘿一笑:“你也不看小爷我是谁!”
朱元璋大笑起来,心中的郁结一扫而空。他拉着朱剩,重新走回御案前,脸上的笑容却慢慢冷了下来。
“法子是好法子。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里透出森然的寒意,“胡惟庸这帮人,这次是彻底触到咱的逆鳞了。他们敢联起手来威胁咱,今天威胁罢科举,明天是不是就敢威胁咱换太子,后天是不是就想坐上咱这张龙椅了?”
朱剩的眼神也冷了下来。
他知道,正题来了。
“老头子,胡惟庸之流之所以敢如此猖狂,是因为他们觉得,您奈何不了他们。”
朱剩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如刀:“他们人多势众,盘根错节,朝堂上下的官员,大半都是他们的门生故旧。您想动他们,等于动了整个文官集团。您手里……缺一把只听您一人号令,能撕开这张大网的快刀!”
朱元璋的呼吸微微一滞,他死死地盯着朱剩,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你……想说什么?”
朱剩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将会彻底改变大明的历史走向。
他缓缓抬起头,直视着朱元璋的眼睛,一字一顿,声如金石!
“成立‘锦衣卫’!”
“锦衣卫?”朱元璋咀嚼着这三个字,眼中精光爆射。
“对!”朱剩的语气斩钉截铁,“一支……不归三法司管辖,不受内阁节制,只对老头子您一人负责的亲军!他们平时是您的仪仗,是天子威严的象征!但暗地里,他们是您的眼睛,您的耳朵,您的刀!”
“他们可以巡查缉捕,监视朝中百官,任何官员的言行举止,都将在您的掌控之下!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诏狱,可以不经刑部,直接审问那些对您不忠的乱臣贼子!他们将如同一把悬在所有人心头的利剑,让那些宵小之辈,再也不敢有任何不臣之心!”
“胡惟庸不是党羽众多吗?锦衣卫就去查!查他们贪赃枉法,查他们结党营私!查出证据,直接抓人!咱不跟他们讲什么朝堂规矩,直接用天子的雷霆手段,把他们一个个,连根拔起!”
轰!
朱剩的话,如同惊雷,在空旷的奉天殿内轰然炸响!
朱元璋的身体猛地一震,他看着眼前这个儿子,眼神里充满了震撼、激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也太……诱人了!
他做梦都想有一支这样的力量!一支完全忠于自己,能够碾碎一切阴谋诡计的绝对力量!
他看着朱剩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心中最后的犹豫,在对皇权绝对掌控的渴望面前,土崩瓦解。
他缓缓伸出手,从御案的暗格里,取出了一块通体漆黑的玄铁令牌,令牌上,雕刻着一条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
这是代表他最高权限的信物之一,见此令,如见朕亲临!
他将令牌重重地拍在朱剩的手中,那冰冷的触感让朱剩心头一颤。
“好!”朱元璋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股毁天灭地的决绝,“咱准了!这锦衣卫,就交给你来办!”
他盯着朱剩,眼神如刀,一字一句地说道:
“人,你自己去挑!钱,内帑给你出!咱只有一个要求!”
“从胡惟庸开始,把那些跟咱离心离德的混账,一个个给咱揪出来!”
“咱不要他们死得痛快!咱要他们……身败名裂,生不如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