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知双手捧起圣旨,指尖轻轻展平卷面。
他敛去先前的温和,换上内侍宣旨时特有的庄重语调,清了清嗓子,高声唱喏:
“陛下有旨,请皇子赵贵和听旨。”
大宋皇帝称官家,是为淡化皇权私有,融官与家之意,非正式场合,臣子内侍都称皇帝为官家,以示亲近之意。而正式场合仍需以陛下相称。
赵均赵方闻声皆起身肃立,微微垂首,黄蓉小林子秦南琴等人则跪下听旨,李莫愁一言不发,默默离开,她既不愿意跪,又不能站着,李莫愁离开,众人也不在意,唯垂首静听下文。
王都知目光扫过圣旨上的朱批字迹,一字一句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序,抚有万方,当此宋金相持之际,北境金使来聘,愿议止戈之策,以安黎元。皇子贵和,性资明敏,器宇端凝,昔往京湖佐守枣阳,立军纪、整城防、抚百姓,勋绩昭然,深得军民之心。今朕躬览群情,察尔忠勇,特赐名‘竑’,授光化军节度使,封祁国公,秩视从一品,赐紫金鱼袋。
兹命尔祁国公赵竑,择吉日率使团北上东京,与金使会商和议事宜。尔当秉持国体,审时度势:既不可屈节辱国,堕我大宋天威;亦当务存和辑,解黎民倒悬之苦。沿途所经州府,文武官吏须听尔调遣,供办使团所需;一应和议条款,尔可自行定夺,事毕还朝奏朕,朕当依实裁断。
尔其勉旃,毋负朕望,毋负天下!钦此!”
宣旨声落,王都知缓缓卷起圣旨,双手捧着递向赵均,语气又恢复了先前的温和:“祁国公赵竑,接旨吧。”
“儿臣赵竑接旨,谢父皇隆恩!”
赵均上前一步,双手接过圣旨。
他看着圣旨上“赵竑”二字,这既是父皇的赐名,更是他踏入朝堂棋局的新起点,东京一行,他不仅要护大宋体面,更要让史弥远看看,这皇家的皇子,从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一旁的黄蓉看着赵均手中的圣旨,眉尖微微皱起,眼底藏着担忧,却也知此刻不是多言之时。
秦南琴则站在原地,望着赵均的背影,今日亲耳听到赵均与王都知的对话,心中更是敬佩。
宣旨的庄重气氛刚散,王都知便连忙上前,亲手为赵均拂了拂衣袍上的褶皱:“祁国公辛苦了,老奴这就让人把官家赏的首乌、人参送到您房中,您在襄阳好好歇几日,再琢磨北上的事不迟。”
说着,又转头吩咐小林子,“林押班,你可得仔细伺候着,国公爷要是少了半分妥当,仔细你的皮!”
小林子躬身应下,王都知这才又转向赵均,脸上堆着笑,絮絮叨叨说着宫中的琐事。
黄蓉看着这光景,眉头却没松开,待王都知转身去安排赏赐时,她快步走到赵均身边,声音压得极低,“均哥哥,方才听你应下北上,我就一直揪着心。咱们在枣阳时,你带头抗金、护着百姓,军民都认你这个主战的皇子,可如今你去议和,天下人未必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她停了片刻,接着说道:“民间对金国的恨有多深,你我都清楚,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将士死在金人的铁蹄下,他们只认打回去,不认和谈。到时候不知情的人,定会说你心口不一,先前喊着护百姓,转头就去跟金人议和,连江湖上那些原本敬佩你的好汉,怕是也会误会你向金人低头。”
“你好不容易在百姓心里攒下的声望,万一因为这事折了,往后再想做事,可就难了。”
黄蓉越说越急,长叹了一口气,才又补充道,“我不是拦着你去,只是这议和的名声太扎眼,咱们得想个法子,让百姓知道你去东京,不是妥协,是为了给大宋争喘息的机会,为了护着他们不受更多战火!”
赵均看着她满眼焦灼的模样,心里一暖,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我知道你担心什么,这事我早有盘算。”
他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锐利:“至于江湖上的误解,也不怕。真懂大义的好汉,会明白一时议和是为了长久抗金,若有人故意曲解,那背后指不定是谁的心思,咱们正好借这事,看看谁是真朋友,谁是假道义。”
黄蓉听他这么说,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却还是忍不住叮嘱:“话是这么说,可金人素来不讲规矩,万一他们对你不利……”
赵均打断她,语气笃定,“放心,我们大张旗鼓地去,金虏与蒙古正在焦灼之际,他们还不会傻到光明正大的害我性命。况且,金虏想拿捏我,没那么容易。”
黄蓉眉头又拧紧了些,“可若他们脸都不要了,暗地加害,更是防不胜防,就像刺杀赵大人之事!”
“蓉儿不必担心,我还正找机会北上呢,这不机会就来了。上天如此眷顾我。怎会让我遇险,你在襄阳护好世伯,等我回来。”
他说这话只是让黄蓉安心,金国就算是龙潭虎穴,他也得闯一闯,但是黄蓉,他却不想让她一同涉险。
黄蓉恨得捏向赵均的腰间:“均哥哥,我得跟你一起去。我知道你打得什么算盘,越是这样的时候,你越别想丢下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南宋皇太子,开局邂逅俏黄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