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区委大楼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只有门卫室亮着灯。林溪出示工作证的手还在微微颤抖,值班门卫显然接到了通知,没有多问,直接放行。空旷的走廊里回荡着她急促而孤独的脚步声,每一步都敲打在紧绷的心弦上。
书记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透出一线光亮。林溪在门口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狂乱的心跳和呼吸,才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 沈砚舟的声音从里面传来,一如既往的沉稳,听不出丝毫深夜被惊扰的疲惫或怒意。
林溪推门进去。办公室里只开着一盏台灯,光线集中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沈砚舟没有坐在办公桌后,而是站在窗边,背对着门口,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他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高大,也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凝重。
“沈书记……” 林溪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和无法掩饰的沙哑,她努力想让自己显得镇定一点,但通红的眼眶和苍白的脸色出卖了她。
沈砚舟转过身。他的目光锐利如常,像探照灯一样落在林溪脸上,将她所有的狼狈、委屈、恐惧和强装的镇定尽收眼底。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坐。” 他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自己则走到办公桌后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云川观察者’那篇文章,还有网上的舆情,我都看到了。”
林溪的心猛地一沉,手指紧紧攥住了衣角。
“说说吧,现场勘察的具体情况。那张照片,怎么回事?” 沈砚舟的语气很平静,没有质问,更像是在收集信息。
林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从勘察的流程安排、现场的人员分工、居民的反应、专家的态度,到她自己当时在做什么(记录居民口述史),以及那张照片可能的拍摄角度和时机,都尽可能客观、详细地复述了一遍。她强调了评估的严肃性和居民的真实参与热情,也坦承自己当时专注于工作,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人刻意抓拍。
“那份预算截图呢?方案里的预算评估,是你做的?” 沈砚舟继续问。
“是我做的初步估算,但方案里明确标注了这只是基于可行路径的初步匡算,实际执行需要根据具体操作和招标结果调整,并且详细说明了几个可能的资金来源渠道,都强调在合规范围内。” 林溪急切地解释,“那篇文章完全断章取义,故意模糊了资金来源说明,只突出金额数字,这是在恶意误导!”
沈砚舟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没有打断林溪,也没有表露任何情绪。直到林溪说完,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沈书记,我……” 林溪鼓起勇气,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没有作秀,也没有想拍……拍谁的马屁。我只是想……想把您教我的,把工作做扎实,把‘人’放在政策前面……我没想到会这样……” 巨大的委屈再次涌上心头,眼泪控制不住地涌了出来。她慌忙低下头,用手背去擦,却越擦越多。
沈砚舟看着她肩膀微微颤抖、极力压抑哭泣的样子,深邃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他见过她在高压下通宵修改报告的坚韧,见过她在会议室里条理清晰阐述方案的聪慧,也见过她在协调小组初来乍到时的谨慎……但此刻,这个像被暴雨打蔫了却依然倔强挺直脊背的年轻女孩,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触动?
他站起身,绕过宽大的办公桌。林溪感觉到一片阴影笼罩下来,带着他身上特有的清冽气息和一丝淡淡的烟草味(显然他刚才抽过烟)。她慌乱地抬起泪眼模糊的脸。
沈砚舟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从桌上的纸巾盒里抽出一张纸巾,递到她面前。他的动作自然,没有刻意靠近,却带着一种无声的力量。
“眼泪解决不了问题,林溪。” 他的声音低沉,却比刚才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温度,“污蔑和攻击,是改革路上必然会遇到的绊脚石,也是检验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担当的试金石。”
林溪接过纸巾,胡乱擦着脸,用力吸了吸鼻子,努力止住眼泪。沈砚舟的话像一剂强心针,让她混乱的心绪开始沉淀。
“对方选择在这个时候、用这种方式攻击你,目标不仅仅是你。” 沈砚舟走回自己的位置,目光锐利,“‘根脉印记’计划,是南巷改造中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标志性尝试。攻击它,就是在攻击整个改造的方向,也是在试探我的底线和反应。你,只是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
林溪的心猛地一紧,瞬间明白了这场风波的更深层含义。这是一场针对沈砚舟推动的改革理念的狙击!她成了风暴中心的靶子。
“那我们……该怎么办?” 林溪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和茫然。
沈砚舟打开电脑,调出几个页面,将屏幕转向林溪。上面是几个不同的舆情监测平台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恐慌和辩解是最无用的。应对舆情,核心是‘快’、‘准’、‘实’。”
“快”:天亮之前,区委宣传部、网信办会联动发布第一份《情况通报》,表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已责成相关部门立即核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抢在谣言发酵的黄金时间发声,表明态度。
“准”: 针对文章的核心污蔑点(作秀、天价、关系暧昧),准备反击材料。
* 现场勘察全程记录(包括签到表、工作照、专家测量画面、居民访谈录音录像片段)整理出来,证明评估的严肃性和广泛参与。
* 你那份方案的完整版(尤其是资金来源的详细说明和风险评估部分)准备好,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关键章节,用事实粉碎断章取义。
* 至于人身攻击和影射……” 沈砚舟的目光冷了几分,“收集证据,固定侵权页面,由网信办依法依规处理,必要时联系平台封号,对造谣传谣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实”:最重要的,是让事实本身说话。专项小组的工作不能停!反而要加快!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透明的进展,让谣言不攻自破。
* 明天上午,你亲自联系陈伯等几位有威望的居民代表,邀请他们作为监督员,全程参与后续的评估和纪念方案设计过程。
* 协调文旅局、园林局,加快评估报告的进度,争取一周内出初步结论,并向社会公布摘要。
* 准备一个简短的媒体沟通会,不回避问题,正面回应公众关切,重点介绍‘根脉印记’计划的初衷、意义和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的具体做法。
沈砚舟条理清晰,语速平稳,一项项指令从他口中说出,仿佛早已胸有成竹。他不仅是在应对危机,更像是在指挥一场战役,精准地部署着反击的每一步。
林溪听着,心中的恐惧和委屈如同冰雪消融,被一种强烈的斗志和安全感所取代。她看着沈砚舟在昏暗灯光下依旧锐利坚定的侧脸,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他作为领导者的强大掌控力和在风暴中力挽狂澜的魄力。他不是在保护她个人,他是在守护他所坚持的理念和方向,而她在他的布局中,是反击的重要一环!
“沈书记,我明白了!” 林溪的眼神重新燃起火焰,声音也恢复了力量,“我立刻去整理现场记录和方案材料!天一亮我就去联系陈伯他们!”
“很好。” 沈砚舟看着她迅速调整过来的状态,眼中那丝赞许再次浮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明显。“记住,清者自清,但清者也需要主动发声。这次危机,是你必须跨越的一道坎,也是让你更快成长的淬炼。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用行动和结果,让那些躲在暗处放冷箭的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担当。”
他顿了顿,补充道:“钱主任那边,我会打招呼。协调办和专项小组的资源,全力配合你。放手去做,天塌不下来。”
这句话,是最大的定心丸。
“是!谢谢沈书记!” 林溪站起身,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敬服。
“去吧。” 沈砚舟挥了挥手,目光重新投向窗外依旧深沉的夜色,但他的背影,在林溪眼中,已如同矗立在风暴中的灯塔,散发着坚定而温暖的光芒。
林溪离开办公室时,天色依旧漆黑,但她的心中已不再迷茫和恐惧,而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她不再是一个人面对这汹涌的浊流。她的背后,是沈砚舟这座沉稳如山、智慧如海的“砚台”。她这条被风暴席卷的“溪水”,将按照他指引的方向,勇敢地、坚定地,去涤荡污浊,证明自己!
暗夜未央,但明灯已亮。反击的号角,即将在黎明前吹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他的指尖江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