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并非总是静好的朝暮诗篇,偶尔也会奏响略带离调的乐章。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需要映真前往南方的深海科技研究所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短期合作研究。这个项目与她的算法研究方向高度契合,能接触到国内最前沿的海洋观测数据,对于拓宽她的学术视野至关重要。
消息传来时,两人正窝在沙发里看一部纪录片。映真挂断导师的电话,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与光彩,她迫不及待地转向沈星宇,分享这个好消息。
“星宇,刚接到通知,深海所那个项目,他们同意我加入了!就在G市,为期三个月!”她的语速比平时快,眼眸亮得惊人。
沈星宇看着她脸上久违的、如同初次在论坛上发言时那般纯粹的、充满挑战欲的光芒,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有为她高兴的喜悦,也有一丝猝不及防的、名为“分离”的涩意悄然蔓延。他早已习惯生活里有她的气息,她的声音,她深夜书房里那盏温暖的灯。
但他迅速将那一丝涩意压了下去,脸上绽开一个毫无阴霾的笑容,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语气里满是与有荣焉的骄傲:“太好了!我就知道,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他的支持如此迅速,如此真挚,让映真原本因可能的分离而产生的一丝犹豫瞬间烟消云散。她回抱住他,将脸埋在他胸前,闷闷地说:“就是……要去三个月呢。”
“三个月而已。”沈星宇轻抚着她的后背,声音沉稳,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九十天,眨眨眼就过去了。而且现在通讯这么发达,我们可以每天视频。正好,我也能趁机去盯盯新办公室的装修进度,省得你总嫌我吵你。”
他用轻松的语气将离别的重量化解于无形。映真被他逗笑,抬起头,嗔怪地捶了他一下:“谁嫌你吵了?”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映真开始密集地准备行前资料,而沈星宇则默默地扮演起了后勤部长的角色。他细心地帮她检查南方的天气,罗列需要携带的衣物和物品清单;他提前联系了在G市的朋友,打听了研究所周边的环境和生活设施;他甚至在她那24寸的行李箱里,塞进了一个小巧的、装着常用药和暖宝宝的急救包。
出发前夜,映真在书房最后检查电子资料,沈星宇则在一旁,帮她把叠好的衣物一件件放进箱子。他的动作很慢,很仔细,仿佛要将什么东西也一并妥善地安置进去。
“到了那边,别光顾着工作,记得按时吃饭。”
“嗯。”
“那边靠海,湿气重,晚上睡觉空调别开太低。”
“知道。”
“遇到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任何时候都可以。”
“好。”
简单的对话,在寂静的夜里反复响起,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不舍。
收拾妥当,两人躺在床上,却都没有睡意。映真侧身,依偎在沈星宇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鼻尖是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
“我会想你的。”她在黑暗中轻声说,这是她少有的、直接的情感表达。
沈星宇收紧了手臂,将她更深地嵌入怀中,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有些哑:“我也会。所以,要好好照顾自己,让我放心。”
他没有说更多煽情的话,但这句“让我放心”,却比任何情话都更显情深。
送机的过程平静而克制。在人流熙攘的机场,他没有过多的留恋,只是用力地抱了抱她,在她耳边快速地说了一句:“加油,我的博士。等你回来。”然后便松开了手,示意她进去。
映真拖着行李箱,一步三回头,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安检通道的尽头,才真正意识到,接下来的三个月,她将要适应没有他在身边的日子。
分离的日子,最初确实有些难熬。空荡荡的公寓让沈星宇感到格外不习惯,少了她在书房里的身影,连夜晚都显得格外漫长。但他没有让这种情绪蔓延,而是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严格地执行着他们约定的“每日视频”。
视频通话成了他们之间新的纽带。通常在晚上,映真结束一天的研究后,或是沈星宇加班回到家里。他们隔着屏幕,分享着各自一天的见闻。
映真会给他看实验室窗外那片与北京截然不同的、蔚蓝的海岸线,会跟他吐槽研究所食堂颇具“地方特色”的菜肴,会兴奋地讲述她利用新数据取得的微小进展。
沈星宇则会跟她汇报新办公室的装修进度,分享联盟里有趣的动态,甚至偶尔会“抱怨”一下没有她监督,自己又偷偷吃了垃圾食品。
他们仿佛又回到了最初邮件往来时的状态,只是交流的内容从严肃的学术探讨,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絮语。距离没有淡化感情,反而让他们更清晰地感受到对方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些平日里被忽略的、细碎的依赖,在分离中被放大,变得格外清晰。
一次,映真因为在实验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情绪有些低落。视频时,她强打着精神,但沈星宇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眉宇间的疲惫。
他没有追问细节,只是隔着屏幕,温柔地看着她,说:“映真,还记得我们刚认识时,你说创新如河,伦理为床吗?现在你遇到的,可能就是河流中的一块礁石。别着急,看清楚它的形状,找到绕过去或者击碎它的方法。我相信你,就像相信河流终将入海。”
他的话,像一阵温和的风,吹散了她心头的迷雾。她看着他屏幕上坚定的眼神,忽然就觉得,眼前的困难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三个月的时间,在忙碌与思念中,竟也比想象中过得更快。当归期临近,映真发现自己的心情,除了即将见到他的雀跃,竟也多了一丝对这片短暂停留之地的淡淡不舍。她在这里收获了学术上的成长,也更深地体会到了独立与牵挂并存的滋味。
而沈星宇,则在这次短暂的分别中,更加确定了一件事——他生命这片海域,早已无法承受映真这艘航船的远离。她的归来,不是填补空缺,而是让他的世界重新变得完整。
河流暂时离开了熟悉的河床,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远航,去探索更广阔的水域。而河床,在等待中,积淀了更深沉的情感,也拓展了更宽广的胸怀,准备以更丰沃的姿态,迎接河流的归来,共同奔赴下一段,更壮丽的旅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他的指尖江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