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温热的早餐,像一颗投入沈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未平。陆远航以他独有的、沉默而务实的方式,将演练归来的第一个清晨与她共享,这个认知让她一整天都处于一种轻盈的、微醺般的状态。
她并没有沉溺在这种情绪里太久,而是将其转化为创作的养分。画布上的色彩愈发沉静有力,笔触间多了几分之前未曾有过的、笃定的力量。她开始构思一个新的系列,主题暂定为“守护者”,并非直白的军事题材,而是试图捕捉那些隐藏在平凡日常之下,沉默却坚定的力量轮廓——或许是风雨中屹立的路灯,或许是磐石间倔强生长的根系。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沈玥正在为这个新系列搜集素材,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张古老的城墙照片勾勒草图,手机响了。是陆远航。
他的电话总是这样,鲜少寒暄,直入主题。
“明天下午有空吗?”他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低沉平稳。
“明天下午……嗯,没有安排。”沈玥放下数位笔,心跳悄然加速。
“市军事博物馆,有一个关于边疆防御历史的临展,不算涉密。”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如果你对‘边界’和‘守护’这类主题还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沈玥愣住了。
他记得。他记得她之前画展的主题是“边界”,记得她新作品中隐约流露的、对“守护”力量的探寻。他并非对她的艺术世界毫无感知,他只是在用他的方式理解和回应,并且,尝试着将他世界的碎片,谨慎地分享给她。
这是一种无声的懂得,比任何赞美都更触动她。
“有兴趣。”沈玥压下心头的悸动,声音尽量保持平稳,“我很想去看看。”
“好。”他似乎松了口气,语气依旧简洁,“明天下午两点,博物馆正门。”
“需要我自己过去吗?”
“嗯。”他应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带着他特有的、不容置疑的逻辑,“那里停车方便。”
沈玥明白了,这依然是一次保持着适当距离的邀约。他不会来接她,如同他不会轻易跨越自己设定的某些界限。但这主动的、与她精神世界相关的邀请本身,已经是一次巨大的迈进。
“好,明天见。”
挂了电话,沈玥看着电脑屏幕上那座古老的城墙,感觉它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为她提供了一个坐标,一个可以更直观感受他那个世界历史与精神的坐标。
第二天,沈玥提前了一点到达军事博物馆。阳光下的博物馆建筑庄严肃穆,与她平日里出入的艺术场馆气质迥然。她在正门旁的树荫下等待,心情有些微的紧张,更多的是期待。
两点整,陆远航的身影准时出现在视野里。他今天穿着夏季常服,深绿色的制服用熨帖的线条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帽檐下的目光沉静如水。他走到她面前,微微颔首:“进去吧。”
没有多余的问候,仿佛这是一次早已约定的行程。
展览以时间为轴线,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沙盘模型,展现了边疆防御体系的演变与巩固。陆远航并没有充当全程讲解员,他大多时候只是沉默地走在她身侧,偶尔在她对某件展品(比如一个古老的烽火台模型,或者一幅标注着复杂符号的边防地图)流露出浓厚兴趣时,才会用极其精炼的语言,解释其功能或背后的历史节点。
他的讲解专业、准确,没有任何多余的渲染,却自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沈玥听得很认真。她不再仅仅是用画家的眼睛观察形态和色彩,更是尝试着去理解这些展品背后所代表的秩序、牺牲和一代代的坚守。当她站在一幅巨大的、描绘现代边防官兵在极寒中巡逻的油画前时,目光久久无法移开。画面上官兵们脸上冻出的冰霜、坚定的眼神,以及身后无垠的雪域,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语言。
“很不容易。”她轻声感叹,像是对自己,也像是对身边的他。
陆远航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沉默了片刻,才低声道:“职责所在。”
四个字,重若千钧。
沈玥侧头看他,他正凝视着画作,侧脸线条冷硬,眼神里却有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深沉的认同与平静。这一刻,她似乎触摸到了他内心世界坚不可摧的基石。
他们走到一个互动沙盘前,展示了利用地形构筑防御工事的原理。陆远航俯下身,手指在沙盘上几个关键点虚划了一下,简单解释了其战略意义。沈玥靠在他身侧,看着他专注的侧影和沉稳移动的手指,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属于阳光和制服纤维的味道。这种近距离的、共同专注于一件事的感觉,奇妙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参观结束时,夕阳已经开始西斜。两人并肩走出博物馆,身后的建筑在余晖中显得愈发巍然。
“谢谢你邀请我来,”沈玥真诚地说,“这个展览……让我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陆远航停下脚步,看向她,目光在夕阳下显得不那么锐利,反而带着一丝温和:“有帮助就好。”
他没有问是否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只是确认这次参观于她“有帮助”。这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很有帮助。”沈玥肯定地点头。
他送她走到她停车的地方。分别时,他看着她坐进驾驶室,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她耳中:
“下次,如果你画类似的主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我。”
沈玥系安全带的动作一顿,抬头惊讶地望向他。
他站在车外,身姿挺拔,目光平静地回视她,仿佛只是提供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技术支持渠道。
但沈玥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许可,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接纳。他允许她以她的方式(创作),去触碰和解读他的世界,并且,他愿意成为她理解那个世界的桥梁。
“好。”沈玥压下心头的波澜,郑重地应下,“我会的。”
他点了点头,不再多言,替她关上了车门。
沈玥看着后视镜里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这一次的邀约,像他精准投送的一个坐标,不仅让她更深入地了解了他的世界,更是在两人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无形的、通往彼此精神腹地的桥梁。
温水仍在持续加热,而她也在这片水域中,越潜越深,看到了更多未曾领略的、坚实而动人的风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他的指尖江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