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渊之链”的光辉,如同给躁动不安的宇宙心脏打上了一剂强效的镇静剂。秩序回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那令人心悸的搏动被强行压制,重新归于死寂。陆辰与叶瑾萱联手加固封印的消息,如同帝国官方发布的定心丸,迅速传遍了疆域,暂时驱散了因“认知瘟疫”而弥漫的不安阴云。
朝堂之上,质疑的声音在帝君展现的绝对力量面前,明智地选择了沉默。元帅天枢所代表的“维稳派”声势大振,对任何可能动摇秩序根基的言论打压得更为严厉。帝国这台庞大的机器,在经历了一场短暂的理念风暴后,似乎又重新回到了以绝对力量和权威维持运转的轨道上。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被命名为“谛听”的帝国最高情报分析中心,夜以继日地筛选着来自万千星域的海量信息。就在陆辰加固封印后不久,一系列新的、更加隐晦的异常报告,开始陆续汇集至此。
异常报告 A-734: 位于帝国边陲的“默然之域”,一个以绝对寂静和稳定物理常数着称的空旷星区,其背景辐射中检测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极低频的“和谐共振”。该共振并非自然现象,其波动模式与秩序星碑散发的秩序波纹有微妙相似,却又更加古老、原始,仿佛是整个宇宙空间本身在发出某种低沉的叹息。
异常报告 b-891: 数个以预言和梦境能力着称的文明(如“织梦者”、“先知鸟”等),其最强大的个体几乎在同一时段,经历了类似的、支离破碎的梦境碎片。梦境中并非具体的景象,而是一种共同的“感觉”——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循环”即将完成,以及一种对现有“坚固之物”即将“软化”或“消融”的深沉恐惧。
异常报告 c-112: “宇宙平衡研究小组”(秘密)在分析从起源方舟带回的、极其有限的数据碎片时,发现其中一段关于“大寂灭”的描述,与帝国古老档案馆某份被视为神话传说的、关于上一个宇宙纪元终结的泥板记载,存在高度重合的隐喻符号。而那份泥板,据考据,并非龙渊或其盟友文明的造物。
异常报告 d-055(最高机密): 对封印核心的持续超精度监测显示,尽管其能量波动已被压制,但其存在的“信息密度”或者说“哲学重量”,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却无法阻止的速度……增加。它没有挣脱锁链,但它本身的存在,正变得越来越“沉重”,仿佛在无声地积累着什么,等待着某个临界点的到来。
这些报告,单独来看,或许可以被解释为巧合、自然现象或观测误差。但当它们被“谛听”中心的天才分析师们并列在一起,与起源方舟的警告、封印核心的异动,以及帝国境内蔓延的“认知不适”相互印证时,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图景开始浮现。
这不是一场来自外部的入侵,也不是内部简单的理念分歧。这是一种更根本、更宏观层面的……宇宙法则层面的反馈。
仿佛龙渊帝国以强力定义的秩序,如同在宇宙这张巨大的薄膜上放置了一个过于沉重的物体,虽然暂时维持了局部的平整,却导致整个薄膜开始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扭曲、变形,并积蓄着反弹的力量。而那被强行镇压的“虚无”,正是这薄膜原本的、动态平衡的一部分。
叶瑾萱在阅读了这些汇总报告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她站在生命古树的虚影下,感受着其散发出的蓬勃生机,但此刻,这生机之下,她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来自宇宙深处的、冰冷的忧虑。
“辰,”她找到正在批阅奏章的陆辰,将“谛听”的绝密分析呈上,“我们的秩序,或许真的像方舟所说,在打破某种更宏大的平衡。这些回响……是宇宙在提醒我们,或者说,在警告我们。”
陆辰放下手中的玉笔,仔细阅读着报告。他的脸色依旧平静,但眼神深处,那抹因方舟警告而种下的不确定性,似乎又加深了一层。他无法再将这些全部归咎于敌人的反扑或偶然现象。
“朕知道了。”他合上报告,声音听不出喜怒,“告诉玄鉴和光羽,研究小组的权限提升至‘创世’级,可以调用帝国一切非军事资源。重点研究两个方向:一,如何量化并监测这种‘宇宙反馈’;二,寻找任何关于‘第三路径’的可能线索,哪怕是传说、神话,或是……禁忌的技术。”
他没有撤回之前的维稳政策,因为帝国需要稳定。但他也终于向那扇探索之窗,投入了更实质性的资源。这是一种默许,一种在维持现有秩序的前提下,为自己,也为帝国,寻找一条可能生路的尝试。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星图前。龙渊的疆域在星图上光芒万丈,秩序的光芒如同金色的脉络,延伸向远方。但在那光芒之外,是无尽的、未被定义的黑暗,以及那正在黑暗中不断传来的、来自古老过去的回响。
“星碑依旧闪耀,古树依旧长青。”陆辰缓缓开口,像是在对叶瑾萱说,又像是在对自己宣告,“龙渊的秩序,不会就此止步。无论前方是更深沉的黑暗,还是颠覆认知的真相,这条路,朕都会走下去。”
他的目光投向星图边缘那片代表着“太古星尘海”的模糊区域,以及更远方那些尚未被探索的、无尽的虚空。
“传令深空勘探部,制定‘远航计划’。”陆辰的声音带着一种新的决意,“是时候,将秩序的光芒,以及探寻真相的眼睛,投向更遥远的深空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退婚首富后,我成了全球霸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