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级考完时间很快来到1959年的一月中旬,离过年还有差不多一个月。
红星轧钢厂铸钢车间从龙成厂借调来的林墨四级木工考核通过的喜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厂内激起的波澜尚未平息。林墨却向轧钢厂和龙成厂同时递交了申请,请求结束借调,调回龙成家具厂。
申请理由写得诚恳而务实:“本人学徒出身,根基在龙成,尚未出师,感谢轧钢厂这段时间的关照。当前军工任务已圆满完成。为更好发挥专长,服务原单位生产建设,恳请批准调回。”
这份申请,既表达了对轧钢厂知遇之恩的感谢,也强调了技术回归本源的诉求,更契合了组织关系调动的常规流程。
杨厂长接到龙成厂聂厂长的协调电话,此次调回也将承担重要任务,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调令很快下达。
消息传出,铸钢车间张主任扼腕叹息,他是真心想留下这个技术尖子。杨卫国厂长则显得平静许多,他欣赏林墨,但也理解年轻人想回“娘家”发展的心思,更重要的是,林墨在轧钢厂的贡献和留下的“技术遗产”已经足够丰厚。
他在申请上爽快地签了“同意”,并特意叮嘱秘书:“给林墨同志的鉴定要写好!突出贡献和优秀品质都要体现!”
离开前,林墨特意去见了师父赵山河。林墨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师父,我想在走之前,把在轧钢厂琢磨木模这段时间的心得,特别是那些定位卡具、模块化思路还有处理特殊问题的小技巧,整理成个小册子留给张主任他们。您看...合适吗?”
赵山河正用砂纸打磨着一块紫檀小料,闻言停下动作,抬眼看向徒弟。昏黄的灯光下,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化为欣慰。他放下砂纸,拿起桌上的茶缸喝了一口,缓缓道:
“这是你自己琢磨出的门道,是你的本事。想把本事传出去,你自己做决定就好,我教你的系统的手法不传出去就行” 师父的话语带着豁达。
有了师父的首肯,林墨再无顾虑。他利用工余时间,将遇到一些典型问题的快速解决方案,图文并茂、条理清晰地做成一本名为《木模制作技巧》的小册子。
小册子语言平实,没有高深理论,全是实操干货,配以简单清晰的手绘示意图。林墨将它交到了张主任手中。
“张主任,一点小心得,希望能对组里的兄弟们有点帮助。”
张主任翻开小册子,只看了几页,眼睛就再也移不开了!他握住林墨的手:“小林!不,林工!你这...这哪里是小册子!这是宝贝啊!我代表整个木模组,谢谢你了!”
很快,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在铸钢车间木模组乃至厂里其他需要制作木模的车间流传开来。
回到阔别数月的龙成家具厂,林墨被调入硬木家具生产小组,也就是赵山河常年领导工作的小组,林墨知道这是自己师父的特殊照顾,这也代表着他已经完全在家具厂站稳了脚跟,并成为这里匠人的骨干,因为没有四级以上的手艺是进不了这个组的。
赵山河将林墨带到自己的工作区,指着一堆已经初步干燥、散发着深沉光泽的紫檀木料和一份精美的图纸
“回来了就好。这是外面订制的一对明式南官帽椅,紫檀料,要求完全按古法,榫卯一丝不能错,线条要流畅,打磨要入木三分。你刚接触硬木,先跟我打下手,从开料、刮磨开始,感受一下这‘木中帝王’的脾气。”
林墨深吸一口气,首次在现实中接触硬木就是紫檀木料虽然只是打下手他心情也有些激动,虽然他在鲁班工坊中也拿紫檀练过不少次手,但这次是没有容错的,出现问题没机会再来了。
这与之前处理的松木、榆木、水曲柳截然不同!《鲁班经》中关于顶级硬木特性的描述瞬间涌入脑海。
“紫檀,性坚质密,纹理细腻,入水即沉...开料需顺纹,逆之则崩;刮磨宜由浅入深,忌急功近利;其性‘傲’,需以柔克刚,耐心驯服...”
他拿起师父递来的专用刮刀,他调整呼吸,放慢动作,手腕放松,仅用指尖的微妙力道控制着刮刀的角度和行程,顺着木材那几乎看不见的纹理方向,轻柔而坚定地推进。
每一次刮削,都只能带走极薄的一层木屑,发出细微却清晰的“嗤嗤”声。
赵山河在一旁默默观察,看着林墨从一开始的生涩、凝重,到渐渐找到感觉,动作变得稳定而富有韵律,点了点头。
赵山河检查后,只说了句:“嗯,有点意思了。记住这感觉。”
随着凛冽的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沫,南锣鼓巷95号院众人对林家的议论也仿佛被冻住了一般。
关于林墨的消息也被各家自己的琐事冲淡,毕竟日子还是要过的,林家的日子再好能沾光也没几个。
林墨结束了龙成厂硬木家具生产工段耗神费力的生产任务,终于迎来了相对清闲的年终盘点期。
回到熟悉的西厢房,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混杂着旧书、墨水和少年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
弟弟林贤已放寒假,正伏在方桌前,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光温习电力学校的功课。看到哥哥回来,他清秀的脸上露出欣喜:“哥!你回来了!”
“嗯,放假了?”目光扫过这间虽然宽敞却空落落的屋子。两张木板床占据了主要空间,林墨为了方便进出工坊用木板隔开的的睡卧区域。
墙角一边是自己练手的各种榫卯构件,一边是弟弟的书箱和书籍。
夜深人静,趁着冰封湖面,明天不用起床去收鱼笼,林墨的意识沉入了木盒空间。他睡前也对空间进行一次彻底的物资清点,为未知的年景做最后的准备。
细粮有接近一千多斤,有大米和白面,粗粮包括玉米面有接近三四千斤,单棒子面就差不多两千多斤。
猪肉近二百多斤,包括各种猪肉猪脚下水。腊肉也有差不多近百斤。
自己去狩猎的猎物都没有卖过,除了偶尔拿出来改善伙食的,其他的都在空间里野鸡和野兔都有差不多上百只、青羊二十来只、狍子十几个只。鲜鱼有一千多斤,以草鱼、鲤鱼为主,就连家鸡也有几十个。
还有就是零散的白酒和香烟。
现金只剩下四百来块,这是每个月药浴花掉不少,还屯了快三年泡澡的药材,如果不是在山上采到不少药材,估计他的现金还剩三百已经很不错了。
看着空间里的储备,林墨心中稍安。
这些物资,是他利用先知先觉和金手指,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积攒起来的生存资本。
现在林墨作为龙成厂四级木工,月基本工资58元,加上岗位津贴、奖金每个月都拿到差不多有65块钱的工资了。
现在鱼笼林墨还是接着下,基本是囤一半卖一半,而且现在钓鱼、捕鱼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现在有些时候甚至七八个鱼笼收获只有两三条鱼也是时不时能看到的。
母亲月基本工资35.5元,加上工龄补贴和夜班费,每个月也40多块了。
弟弟是中专生,国家有发补贴的,基本不会找家里要钱。
林墨每个月给母亲10块钱,加上现母亲在家里也囤了三四百斤的粮食了,后面哪怕真的有三年定量减少也不用担心了。
清点完毕,林墨退出空间。两眼空洞地望着屋顶上的梁,看着近四米的层高,听说是因为这里以前是什么王爷府邸。
所以房间高度在这一片也是拔尖的,后世作为顶尖家装设计师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也到时候要想一想改善居住环境的事情了。
毕竟再过一年也到了结婚的年纪了,现在正是谈对象的时候,没看到刘光齐年龄没到三十六条腿,三转一响都开始准备了么。
而且这房子还是砖木结构的房子,自己作为“全能木匠”不动手改造一番,真对不起自己的这么努力学手艺。
大型木结构的施工正是五级工的入门必备,自己已经开始打磨这方面的手艺了。
趁着弟弟放假还可以给自己搭把手,动作快的话年前其中一间房间基本就可以完工
于是晚饭时,昏黄的煤油灯下。林墨放下碗筷,语气郑重:“妈,石头,我想...趁着年前厂里活不忙,把咱们这两间屋子,彻底拾掇拾掇。”
他详细描绘了蓝图,利用房屋近三米高的举架,在安全位置搭建半边的阁楼,四个人都可以搬上去住,彻底分开。下层腾出这边空间做客厅兼林贤的书房。半边阁楼下面部分顺势做成柜子和书架
旁边的房子的下层可以做成餐厅加厨房从院里总电线上接电进来安装电灯,然后在两个房子的交接的的后方隔一个厕所,以后冬天就不用往外面跑去排队了。
程秀英听得既心动又担忧:“搭阁楼?拉电线?隔厕所?这动静太大了吧?街道能让?得花多少钱啊?”
“妈,钱的事您放心。”林墨语气沉稳,“我仔细算过,物料主要就是木材,除了必要的墙我们全部用木头结构,木头我师父应该能帮忙弄到,我打算自己做,到时候石头给我打一下下手”
“墙体的材料我们到街道办去申请,我们用量不多应该也没问题,到时候请各泥瓦工砌两三面墙块钱和批灰,人工应该花不了多少,两间改造外我估计三百多块就能打住。”
他隐瞒了空间物资,但三百多块的预算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巨款,也侧面说明了林家的殷实。
林贤兴奋得脸都红了:“哥!我支持!我这里还有五十多块钱,给你!”他急忙跑到自己的床下翻出一个木箱,拿钱递给了林墨。
“至于街道办,”林墨胸有成竹
“这两间房思咱家私房,咱只是合理利用空间不占公地,我是四级工技术有保障安全可靠,拉电灯响应新生活。我去找王主任申请,问题不大。”
看着儿子条理清晰、信心十足,程秀英最终点了头:“行,木头!你也长大了,就按照你的想法来,我这就给你去拿钱!”说完就想起身。林墨连忙制止了她“妈,我这里还有钱,等不够了再找你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四合院:木匠的烟火人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