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凌晨四时三十分。
北平城笼罩在一种诡异的静谧中。暴雨过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但在这清新之下,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感。八十八军前敌指挥部内,灯火通明,电话铃声和电报机的哒哒声比平时更加密集,但所有人的动作都刻意保持着轻缓,仿佛生怕打破这暴风雨前的最后宁静。
何志远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依旧漆黑一片的东方天际。他的身形挺拔,军装一丝不苟,但紧抿的嘴唇和眼底深处那抹难以察觉的疲惫,透露着他肩上的千钧重担。他刚刚结束了与南京军政部的紧急加密通话,再次确认了最高统帅部对平津战局的关注和支持。
“军座,您已经一夜没合眼了,要不要稍微休息一下?”参谋长周卫国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低声劝道。他的眼中也布满了血丝,但精神依旧高度集中。
何志远接过茶杯,温热透过瓷壁传来一丝慰藉。他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不了,卫国。这个时候,我怎么睡得着。弟兄们都在阵地上等着,我在这里,心里才踏实。” 他抿了一口茶,目光重新投向窗外,“特种大队那边,有消息了吗?”
周卫国立刻回答:“雷克明大队长最后一次联络是在凌晨三点,他们已经成功绕过日军前沿警戒哨,正在向目标区域渗透。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拂晓前发起行动。目前通讯静默,以确保安全。”
“嗯。”何志远点了点头,雷克明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精锐,他对这支奇兵有信心。但深入虎穴,风险极大,他心中难免牵挂。他转向周卫国,“通知122师张汉卿师长,接应小组必须准时到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咱们的‘利刃’接回来!”
“是!已经再三确认过了。”周卫国郑重应道。
就在这时,副官长陈明领着一位穿着灰色长衫、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走了进来。“军座,宋明轩公(宋哲元)派人来了,是秦绍文(秦德纯)先生的秘书,说有要事相商。”
何志远转过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热情:“哦?快请进。” 他知道,大战在即,与二十九军这个地头蛇的协同至关重要。
来人恭敬地行礼,递上一封密封的信函:“何军座,宋总司令命卑职前来,一是再次感谢贵部昨日调拨的‘暂编旅’和重炮,真是雪中送炭;二是关于今日城防协同的一些细节,总司令有些想法,写在信里,请军座过目。总司令说,望两军能同心同德,共御外侮。”
何志远接过信,迅速浏览。信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北平城内巷战预案、伤员转运通道以及万一外城被破后的核心防御区划分等具体事宜。宋哲元显然对守城有着丰富的经验,提出的建议十分中肯。
“请回复明轩公,他的建议非常及时,我完全赞同。就按此方案执行。我八十八军必与二十九军弟兄同进退,共生死!”何志远语气诚恳地说道。他深知,在这种时刻,内部的精诚团结比什么都重要。
送走秦德纯的秘书,何志远对周卫国说:“卫国,把宋总司令的信件内容立刻传达给各师旅主官,尤其是负责城防协同的166师董存瑞部,务必与二十九军兄弟部队配合默契。”
处理完友军协调,何志远感觉有些气闷,便对陈明说:“备车,去城外阵地看看,透透气。” 他需要亲眼看看战前的部队,也需要让士兵们看到他们的统帅。
车子悄无声息地驶出指挥部,首先来到了德胜门附近的166师阵地。天色依然昏暗,但阵地上已经可以看到士兵们活动的身影。他们正在检查武器,加固工事,低声交谈着。看到军座的座驾,士兵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立正敬礼,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期待。
何志远下车,没有惊动太多人,只是沿着战壕慢慢走着。他看到机枪手正在用油布仔细擦拭mG34的枪管,弹药手将弹链码放整齐;看到炮兵们正在为37毫米paK 36战防炮伪装炮位;看到年轻的士兵靠着胸墙,借着微弱的光线擦拭着毛瑟98K步枪的刺刀,嘴里还低声哼着不知名的家乡小调。
何志远走到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小战士面前,小战士紧张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
“多大了?哪里人?”何志远温和地问。
“报...报告军座!十...十八了!湖南湘阴人!”小战士结结巴巴地回答。
“怕吗?”何志远看着他稚气未脱的脸。
小战士愣了一下,随即挺起胸膛,声音提高了些:“不怕!有军座在,有这么多好枪好炮,俺们一定能打赢!”
何志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但心中却是一股热流涌过。这些年轻的士兵,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必须带领他们打赢这一仗!
离开德胜门,何志远又来到了离指挥部不远的嵩祝寺野战医院。这里同样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医护人员正在做最后的准备,清点药品,布置手术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消毒水味道。
何志远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指挥护士搬运药品箱的苏青瑶。她穿着一身洁白的护士服,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护士帽里,虽然面容疲惫,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和坚定。
苏青瑶也看到了何志远,她愣了一下,随即对身边的护士交代了几句,便快步走了过来。
“军座,您怎么来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来看看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何志远看着她,目光柔和,“也来看看你。又是一夜没睡吧?”
苏青瑶微微低下头:“还好,习惯了。军座您才是,要注意休息。” 她抬起头,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我们都准备好了,药品、器械都充足,只是……希望用不上才好。”
何志远沉默了片刻,轻声道:“青瑶,接下来的日子,会非常艰难。你们这里,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我知道。”苏青瑶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无论多难,我们都会坚持下去。倒是军座您,身系全军安危,一定要保重。” 她的眼中流露出真挚的担忧。
在这战火即将燃起的黎明前,两人之间这简短的对话,蕴含着远超寻常的情感。没有海誓山盟,没有儿女情长,有的只是在国家危难时刻,两个肩负着不同责任的灵魂之间的理解、支持和默默的牵挂。
“我会的。”何志远郑重地点了点头,“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
离开医院,返回指挥部的路上,东方的天际终于泛起了一丝鱼肚白。何志远的心情沉重而坚定。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
与此同时,在通州前线日军阵地后方。
雷克明带领的“利刃”和“暗影”中队,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已经悄然接近了目标——日军野炮兵联队侧后方的临时仓库区。透过微光夜视仪(系统兑换的小范围高科技装备,合理化解释为“德制最新式微光观测镜”),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仓库周围森严的警戒和巡逻的日军哨兵。雷克明打了个手势,队员们立刻分散开来,按照预定计划,开始悄无声息地清除外围警戒,并向仓库核心区域渗透。行动,已经开始了。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香月清司站在作战地图前,最后一遍核对着进攻序列和时间。参谋们屏息静气,等待着最终命令。
“各部队是否已进入攻击位置?”香月清司的声音冰冷。
“嗨依!第五师团、第二十师团、第一师团先遣队均已到位!炮兵联队准备完毕!航空兵已在机场待命!”
香月清司抬起手腕,看着秒针一格一格地走向五点整的位置。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残忍的期待。
“命令……”他缓缓开口,打破了作战室的寂静。
北平,八十八军前指。
何志远刚刚踏进指挥部,墙上的挂钟恰好发出“铛”的一声轻响——凌晨五点整。
几乎就在钟声响起的同时,远方,从通州、丰台方向,传来了如同滚雷般沉闷而连绵不绝的轰鸣!
轰!轰轰轰——!
声音由远及近,迅速变得震耳欲聋!脚下的土地开始微微颤抖!
日军的全线总攻,开始了!
何志远一个箭步冲到观测窗口,只见东方天际,已经被炮火染成了骇人的橘红色!无数道火光如同流星般划破黎明前的黑暗,砸向中国军队的阵地!
“报告军座!日军开始炮火准备!强度极大!覆盖我通州前沿及永定河一线主阵地!”通讯参谋大声报告!
何志远深吸一口气,眼中燃起熊熊战火,他转身,对着指挥部所有人员,声音斩钉截铁,盖过了窗外传来的隆隆炮声:
“诸位!决战时刻已到!各就各位!准备迎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