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躺着,仰望着天空,陷入沉思。
“小时候就是和他们中一些人一起长大的,后来你祖父立功升官,你大伯娶妻才离开了这个地方。再后来,就只有我经常来看看。”陆明慢慢道来,似乎回忆起了什么。
“额,您当初为什么不进卫所,有祖父这一人脉关系,完全可以混个总旗,怎么想起来经商的。”
“你怎么知道我没做过?可是当你看到一起的袍泽饥一顿,饱一顿,生活穷苦,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干看着。即使拿出全部俸禄,也还是总饿肚子,何况也拿不到什么俸禄。”
“自从你大伯娶了妻,整个千户所就变了味道,我看不惯,索性直接离开,自谋生路,机缘巧合认识了你母亲,后来顺理成章就开始在外经商。”谈到王氏,陆明一脸的温柔,嘴角微微翘起。
“从那儿以后,靠着你母亲帮忙,我才有实力接济他们。他们那个百户所人数是最多的,赶明带你去其他百户所看看,你就知道了。”
“是不是大伯承袭千户后,发生什么?”陆羽问出心中疑惑。
“唉,你祖父在的时候还好,那时候弟兄们都还能凑活,可是后来,他不在了,你大伯承袭千户并且去了边关后,你大伯母就……”
“大嫂见识还是差了些,做事缺乏火候。”陆明说到此处深深叹了口气。
“这次托你的福,他们暂时也有了粮食。哈哈,不错,不错。”说到此处,他的神情一扫萎靡,视线驻足远方,不知在思考什么。
太阳余晖中,二人悠悠说着话着,旁边几人静静听着,时不时吆喝几声,赶赶跑偏的牛,慢悠悠地走在泥土路上。
此时陆羽脑海中,想到那些军户,父死子继,一代一代,永远见不到曙光。遇到好一点的上官,还能凑活,遇到心野的,只有干不完的活,待遇甚至比奴仆都不如。
王氏看到父亲子二人一起到门口,既惊讶又高兴。
“米面都送出去了?”一边拍拍丈夫身上灰尘,一边招呼丫环小厮,给二人换衣服,准备洗漱。
“嗯,他们能缓一阵子了,不过还是得想办法弄一些粮食。”
躺在浴桶中,陆羽想着路上,父亲说的话,觉得以后娶妻得娶贤,不能光看家世、相貌。以后媳妇得自己挑,不能闭眼开盲盒。
第二天一大早,陆羽正在做着美梦,关键的时候,被丫鬟摇醒,气得他正准备破口大骂,扭头看到是个小姑娘只好作罢。咬牙切齿,当时他躺在空调房中,搂着身材苗条,皮肤白皙冷冰的美女,马上就要看到长相,准备提枪上马的时候,梦醒了,抓狂。
怒眼看着丫环,吓的她结结巴巴地说:“少爷,外面有个知府的公子找你,夫人让我务必喊醒你。”
“邱同?”
“嗯,是的,是的,我先出去了。”丫环赶忙跑了出去,少爷好可怕。
听到是邱同,陆羽急忙自己穿好衣服,匆匆洗漱完,赶到客厅。
“陆兄弟,快,跟我走。”看到陆羽,上前抓住他的手就跑。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已经出了门,上了马车。
“什么事情,这么急,连个早饭都不让吃?”
“十万火急,火烧眉毛,过了这一阵,我请你吃一年。”
“昨晚开始,城外开始有人发高烧,拉肚子,郎中看过后,觉得可能是疟疾等。父亲他们一夜没合眼,不得已我就把你说了出来。”
“额,邱兄,我只是在那边待过,看到一些防范措施,昨天都已经告诉你了呀!”
马车飞快,眨眼功夫就到邱府。
“学生,陆羽见过邱大人!”
“免礼,本官查过邸报,上半年江西饶州府确实发生过洪水,但是却没有疫病发生,我想那边肯定做了不少措施,奈何其中内容含糊其辞,所以才请你来参考参考。”
“谢大人抬爱,昨日我已经把知道的都告诉令公子了。”陆羽恭恭敬敬地回答。
“我看到纸条,上面说的挺细致,我想问贤侄还有其他的?目前流民中已经有发烧和拉肚子的,情况不容乐观。”
陆羽想了想:“我在一本医书上看到,青蒿似乎对疟疾有用。而且需要对有这些症状的人,有条件要单独隔离。”
“知州大人,要是有生石灰,可以考虑磨碎,洒在流民聚集之地,还有水里。嗯,还有就是在城外挖几个大坑,砌砖,规定大小便只能在这几个坑里。”
邱鏸听完陆羽所说,摸着胡须,一声不吭。
“小友,想法不错。同儿替我送送贤侄,以后你们可以多多往来!”
离开邱府,陆羽看着朝阳,但愿不是瘟疫,不然整个州府得死很多人,这个时代根本没有药,只能硬扛。
说到这个,陆羽觉得有必要赶紧找到石墨和水晶,制造出石英玻璃,到时可以做一些实验,看看能不能捣鼓出高浓度酒精,提纯大蒜素,关键时候可以救命。
“娘,爹又出去了?”吃着早饭,没见到陆明,他有点八卦。
“嗯,他早上又去做大善人,不然你提醒我的时候,我为什么买那么多粮食。家中吃饭的人确实有点儿多啊。”
“您咋肯的,这些都是钱啊。”陆羽有些好奇,商人不都是利益至上。
“又不是今天一天这样,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也是这样。这年头重情重义的人不多,遇到就不能放过。”王氏自信满满,笑容可掬。
“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那么多干什么,当年你外公扣了一辈子,到了,众叛亲离,差点连累妻儿。你娘我看的开,再说你父亲也能挣,这些年带着那些兄弟挣不少钱,可惜大部分都送到边关。”
王氏一脸幽怨,似乎对钱的去向不满意。
陆羽听着母亲的话,脑中有个巨大的问号。父亲他们不会在走私倒卖什么东西吧,他对这个家似乎了解的不够多啊。
“那些军户对大伯母好像有不少意见?”
“哼,你大伯在外不管事,她目光短浅,之前一直把他们当奴仆用,虽说没有盘剥,但是大量占用他们家中壮劳力,还基本不给什么钱,搁谁都会有想法。”
“后来,你父亲接手陆氏的生意后,才稍微好一些。他们平常干活有工钱拿,可惜她还是总找茬克扣,不得已只能我们贴补。”
这个父亲是个人才啊,他也是个另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明末另类书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