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陆毅走了,如今儿子陆铭就是她陈氏的命。在她看来,整个都督府中,大家都是这么干的,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不过既然儿子不同意,那她也只好作罢。
陆家退出大量农田,除去其他士绅们侵占的,有了这些田地,千户所剩下的军户们,总算能喘口气。
下面的百户们,也想不到,陆家能做出这种事情,一时进退为难,毕竟他们也有这种情况,只是没有侵占那么多而已。
不过现在陆家不能左右那些百户们,只能有个示范作用,现在顺利承袭军职是关键。
陆家世袭的只是百户,陆毅能顺利继承千户,是因为他跟随祖父征战在外,本身有战功,加上祖父的战功和泰宁侯府姑爷的身份。
如今陆铭本身没有什么功劳,唯一指望的是,朝廷能体恤陆毅死守城池,壮烈殉国的英勇。可是想想当今朝廷的办事效率和风格,真能让人失望透顶。万一遇上追究丢失城池之罪,那更是遥遥无期。
陈氏打算等儿子,在恢复一段时间,就带他一起北上京师,顺道回一趟侯府,探个亲。
这边陆羽和父亲商议一番,准备组建一个总旗的队伍(人数50左右)。往后需要保护的东西比较多,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抱团取暖。
因为说白了,这就是他陆羽的私军,只不过借着佃户的名义。一家人商议许久,敲定细节,王氏更是举手欢迎,儿子实力强了,她脸上也有光。
第二天陆明就开始去下面的百户所询问意愿,看看有多少人,愿意跟着陆羽干。因为要放弃世袭军户的身份,加上各百户所最近手上又多了不少屯田,以为没多少户愿意。
结果大失所料,想来的不少,他一番考究,最终联系了八十多户。算上陆羽带回来的军户,以及原来家中就有的几户,差不多凑够一个百户所的数量。
依据每户人口,各分三至五亩水地作为口粮田,同时继续组织他们新修水利,改旱地为水地。
重新规划工坊的布局,以及选择一处靠水靠官道的位置,规划一处聚集地。整个聚集地被分为东西两区,中间一条10米的大道直通南边的官道。
东边第一排陆羽请工匠们在此处修建了第一座住宅,三开间、左右厢房以及前罩房,配有两个厕所两个洗澡间,占地有一亩多。
宅子虽小但精致,整体都是青砖砌筑,地面是水泥浇筑。按照他的要求,厨房要大而干净,所有窗户都安装的玻璃,厕所、洗澡间等都照着扬州府宅子样子建造,就连化粪池都有两个。
同时西侧第一排快四亩的地方,陆羽打算作为读书和训练的地方,盖一个四合院。其中有厨房和饭堂;还有茅厕间(多坑位);有先生等办公地方;有孩童启蒙的教室,有士兵们读书学习的地方;还有储物的房间。剩下的地方,平整后作为训练场地,同时搭建一个马厩,专门养马。
其它地方,先铺好路,留好排水槽。陆陆续续有军户们来此安家,每户分有半亩宅基地,前后留有4米路,左右各留有2米宽的巷子。
考虑他们的经济情况,只要来此,都给予一些补助,同时免费帮忙砌筑一个三分离的化粪池,并教会他们如何取用肥料。保证整个区域干净整洁,没有味道。
伴随工坊的改造和修缮,饶是陆羽在辽东发了一笔财都有些吃不消,毕竟需要的陶瓷需要从景德镇运回来,工匠、材料等等都需要花钱。
现在他才知道原来,想有一个自己的武装,不是那么容易,不是路边随便拉一些人就能形成战斗力的,首先忠诚度就不可靠。
如今细算之下,已经花去两千白银。后续有些花销还会一直存在,比如马匹的吃喝,招募的军士薪水,还有工坊工人和下田干活的百姓薪水。
为此渐渐地扬州府不少酒肆中,出现口感烈纯,带着果香味的酒,供不应求。反而陆家杂货铺中,出现的一种新式的镜子,有些冷清。
为了这镜子陆羽窝在工坊一个月之久,用炼焦的的焦炭,融化玻璃,然后再用玻璃制作弯曲的玻璃管,引导炼焦的气体过水,收集溶于水的氨气。
普通的玻璃还不行,高温气体容易碎,试过几次才知道。只能用纯水晶的玻璃管。
制火药的硝酸钾和浓硫酸得到硝酸,硝酸和银得到硝酸银。至此镜子的材料齐全,硝酸银、氨水、甲醛(酿酒蒸发所得),一番尝试终于搞定银镜反应。
之前辽东带回来的钻石,正好可以切割各种大小的玻璃,所以售卖出去的镜子大小各一。
王氏和雨嘉,看到第一眼就爱不释手,就当陆羽以为会大卖,结果泰州府相应平平,毕竟一块小的都要一两银子,普通老百姓根本不会考虑。
没办法,陆羽只好放在扬州府售卖,同时送出一些,比如大姐陆玉珠,升泰州知州的李伟家眷。
慢慢的,在扬州府的内宅之间传开,妇人小姐们,将镜子视作珍宝。梳妆打扮时,谁都想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子。
一时陆家杂货铺被挤破门槛,奈何这东西,制作繁琐,而且前期都是陆羽自己制作的,产量有限,根本不可能满足那么多的数量。
以致后来每天都有人,来店铺询问是否有货,甚至还有人想搞到秘方,自己生产。
可惜他们压根不知道,需要这么多繁琐的工序,牵扯到一系列的提纯、蒸发。
为了解放陆羽自己,他将整个过程教给王氏和雨嘉,让她们把其中的步骤分开,安排单独的人制作。制硫酸的,浓缩硫酸的,制硝酸的,制硝酸银的,还有调配氨水的,酒精清理玻璃表面的,最后银镜反应的。
这一日陈氏,带着陆铭还有一些礼物乘船北上京师,陆羽特地制作了三面全身镜,镶嵌在雕刻精美的木头中,让他们母子送给侯府。
雨嘉最近忙的脚不着地,自从男人将秘方交给她们后,婆婆负责销售,她便负责这边的生产。这是她的第一个事情,紧张又开心,婆婆没把她当外人,同时又害怕做不好,只能每日盯着,深怕出问题。
渐渐产量也提了上来,品种也更多,全身镜,中等镜,小镜子,方镜、圆镜、椭圆形镜都有。搞得附近的木匠师傅都抱怨不断,凿子轮冒烟都赶不上需求速度。
陆羽忽略了那些士绅、商贾的富有,一百俩银子的全身镜,根本都不带眨眼的,手快有,手慢无,抢到就是赚到,无论是送人,还是自家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收到现银一万五千多两。
如此财富,他有些心慌,立马让雨嘉控制量。每月只产十面全身镜,其他大小各型号镜子四十面,营收控制在二千两左右。
对外则让掌柜宣布,此前存货已经售罄,现在每月只能产这么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明末另类书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