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其实走海路运输粮草物资,确实是要比走运河,更加高效、方便。
首先海运普遍依靠大型船舶运输,可以一次性装载更多物资,运输成本方面大大下降。
其次海运不需要各大仓库层层转运,也没有沿途官吏各种贪墨,总体损耗也会大大降低。
最后海运还能带动海上贸易的发展,推进各地沿海港口地区的经济繁荣。
当然,海运的缺点也是有的,运输速度比走运河稍慢,而且沿途容易受到天气和风浪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会遇上海盗。
不过这些缺点,在程光阳看来都不算什么大问题,只要能下定决心,解决起来并不困难。
“社长……你想组织海运?”
听到程光阳如此构想,杨景辰和耿如杞呆了呆,心里都觉得此事不太可行。
杨景辰低声道:“这件事,以前朝廷不是没有人提过,但是完全没办法执行下去,阻力太大了。”
“是啊……”
耿如杞附和道:“先不说运河两岸的各级官吏,肯定会想办法集体阻挠,就是南北几千里运河,那些沿途替朝廷做事的船工、仓夫,他们吃穿用度,全都指望着朝廷漕运呢,一旦得知咱们改走海运,恐怕顷刻就要生出大乱。”
杨景辰继续道:“就算社长坚持要走海运,届时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如何组织船队?碰上海盗了怎么办?”
明朝的沿海各省,倒也不是没有水师,但明末这会儿,随着卫所制度的持续衰败,明朝水师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战斗力,全都大为减弱。
真正在大海上纵横波涛的,其实是那些海商,或者说是海盗。
明朝虽然在隆庆元年的时候,进行了所谓的“开海”,但实际上开放得非常有限,被开放的地区,只有福建漳州府月港一地,而且控制极严。
这导致各地的海上走私运动,仍旧非常猖獗,这些走私者,在陆地做生意时是商人,一旦到了海上,马上就会变成海盗。
程光阳的两位族叔程应封和程应叙,年轻时扮演的就是这种亦商亦盗的角色。
只不过后来二人年纪渐老,钱也挣够了,这才陆续金盆洗手,回到老家置田置产,在程光阳这个远房侄儿的关照下,安享富贵。
如今程光阳决定组织船队,替朝廷运输粮草物资,第一时间想到的,正是自己远在老家的两位族叔。
两人出海多年,海上运输的经验非常丰富,而且还是自己的亲戚。让他们来帮自己的忙,肯定要比外人强。
“载甫、楚材,你们放心,海运之事非同小可,我不会一蹴而就。这件事接下来,咱们大家肯定要从长计议,慢慢谋划。”
面对杨景辰和耿如杞的询问,程光阳不紧不慢道:“但是不管怎么样,走海运输送漕粮物资,这个大方针,咱们是一定要贯彻执行的。这件事,将来也会成为我等新政的一部分。”
“至于船队的事,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福建、浙江一带,朝廷过去建了那么多的造船厂,还怕无船可用吗。”
杨景辰是程光阳的同乡,自然知道福建有不少造船厂,但他还是有些忧虑道:
“社长,大明开国两百多年,除了当年三宝太监七下西洋,给成祖爷带回来不少海外珍奇外,朝廷再也没有组织过大规模的海运,如今这方面有经验的官员,根本找不出几个来,你突然要组织海运,很难不出纰漏啊。”
“无妨,无妨……其实海运之事,也不一定非要靠朝廷来做,完全可以承包给民间商队。”
程光阳笑着道:“咱们可以用朝廷的名义,对外公开招募海商,与他们谈好价格,先支付部分订金,等物资成功运到天津卫,再结清剩下的费用。”
“至于这个过程中,倘若在海上有漂没丢失的物资,也不必让海商全额赔偿,双方按照固定比例,共同承担损失即可。”
“社长,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为朝廷运输漕粮物资,风险可不是一般地大。”
耿如杞疑虑道:“那些海商,他们有这个胆子,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吗?”
“商人天生逐利,只要咱们给的利益到位,自然会有人抢着来做此事。”
程光阳道:“届时我等除了代表朝廷,给那些海商发工钱外,还得给他们提供各种商业便利。”
“所有替朝廷运粮的商船,每艘船,八成用来装载朝廷需要的漕粮物资,剩下二成装载他们自己的货物,所有货物,沿途不管经过多少港口,一律免税不征。如此优厚的条件,我就不信还招不到商队。”
程光阳的这个构想,主要是参照了历史上清朝道光年间的实例。
清朝道光六年,由于黄河发大水,堵塞了运河航道,短期内无法疏通,道光帝于是专门委派两江总督琦善、江苏巡抚陶澍,在上海黄浦江招揽商队,雇佣了一千六百多条商船,为朝廷运送一百二十多万石漕粮。
最后这批粮食,不但成功运抵京城,还为当时的清朝政府,节省了一百二十多万两白银。
从那以后,清朝便开始逐年缩减运河运输漕粮的规模,越来越依靠海运,直到灭亡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如此。
清朝的经验,在程光阳看来完全可以拿到明朝来执行,关键是要看朝廷能不能坚持下去。
换作以前的齐楚浙三党、东林党、阉党那帮人,肯定是没有这种决心和魄力的,不管谁执政,都只会缩手缩脚、维持现状。
如今轮到程光阳,他已基本扫清了各种明面上的障碍,自然无所畏惧。
“这……”
听到程光阳不但给海商发工钱,还以沿途免税作为优待条件,这下杨景辰和耿如杞,再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了。
确实,那些海商要是真听到了这个消息,就算朝廷不派人去招揽,他们多半也会不请自来。
因为这其中包含的利益,实在太诱人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