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接待会结束后,联名信成了笑话,网络谣言烟消云散,赵东来困坐愁城,已是孤家寡人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林万骁清楚,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赵东来在龙湖经营近十年,树大根深,盘根错节,即便如今墙倒众人推,但推墙的人里,难保没有几个心存观望,甚至准备随时反水的。
常委会里的微妙平衡,必须被打破。赵东来的阵营,需要从内部瓦解。
林万骁的“分化瓦解”,讲究的是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他像一位老练的中医,对着龙湖区委常委班子这个“病人”,开始望闻问切,区别用药。第一个被“请”到书记办公室“谈心”的,是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过房。
陈过房五十出头,个子不高,戴着黑框眼镜,平时在常委会上发言不多,但每次人事调整方案都做得四平八稳,是个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以前紧跟赵东来,是因为赵能给他实惠,稳住他的位置。如今风向大变,他就像站在跷跷板中间,两头张望。
“过房同志,坐。”林万骁亲自给他泡了杯茶,语气随和,“找你来,是想听听你对当前全区干部队伍思想动态的看法。最近风波不少,干部们心里难免有些想法。”
陈过房双手接过茶杯,屁股只坐了半边沙发,姿态放得很低:“书记,总体是稳定的。大家对区委,特别是您锐意改革的举措,是支持和拥护的。个别杂音,不代表主流。”
林万骁笑了笑,不接这顶高帽,话锋一转:“干部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石。组织部门责任重大啊。尤其是在选人用人上,一定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把真正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最近数据核查,也反映出过去在干部考核评价上,可能过于偏重经济指标,忽略了其他方面,这个教训要吸取。”
陈过房心里一凛,知道正题来了。他谨慎地回应:“书记指示得非常及时。我们组织部正在研究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增加政治素质、作风建设、群众口碑等方面的权重。”
“很好。”林万骁点点头,看似无意地提起,“我听说,之前几次动议调整的干部,有些争议比较大?比如那个王姓副局长,群众反映不少,但每次调整方案都顺利通过了?过房同志,你们组织部在前期酝酿和考察环节,还是要再把关严格一些,不能当‘二传手’啊。”
陈过房额头瞬间见汗。那个王副局长是赵东来的铁杆,提拔他时确实阻力很大,是自己看在赵东来的面子上,在考察材料上做了“技术处理”。林万骁此刻点出,警告意味十足。
“是,书记批评得对!我们一定深刻反思,完善流程,坚决杜绝类似情况!”陈过房赶紧表态。
林万骁见火候差不多了,语气缓和下来:“过房同志,你的业务能力我是认可的。龙湖未来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组织部门是关键。希望你能真正扛起责任,把好选人用人这个最重要的关口。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向我汇报。”
“一定一定!请书记放心,我陈过房一定恪尽职守,坚决贯彻区委的意图!”陈过房几乎是赌咒发誓般地站了起来。他知道,这是林万骁给他递出的橄榄枝,也是最后通牒。再不“站队”,下一个被“完善考核”的,恐怕就是他自己了。
送走心神激荡的陈过房,林万骁第二个约谈的是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海龙。
李海龙是军转干部出身,性格耿直,带点匪气,在公检法系统威望很高。他之前和赵东来更多是工作配合,私交不深,对赵某些做法也颇有微词,但碍于区长面子,一直保持表面和气。
林万骁和李海龙的谈话就直接多了。
“海龙书记,最近维护稳定压力不小,辛苦了。”林万骁递过去一支烟。
李海龙接过,自己点上,深吸一口:“分内工作。书记,有啥指示直说,我老李不喜欢绕弯子。”
“好,快人快语。”林万骁欣赏这种风格,“两件事。第一,数据核查和彩虹桥项目推进,触及了一些人的核心利益,不排除有人狗急跳墙,甚至动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政法系统要绷紧弦,确保改革环境稳定,确保干事创业的干部人身安全。”
“这个没问题!”李海龙拍胸脯,“谁敢炸刺,我的铐子不认人!”他这话半是表态,半是自信。
“第二,”林万骁压低了声音,“关于赵区长妻弟钱卫东,以及可能涉及的其他人员,市纪委那边估计很快会有动作。一旦需要采取强制措施,龙湖这边的配合衔接,你要亲自抓,确保万无一失。这件事,目前仅限于你我知道。”
李海龙目光一凝,重重点头:“明白!政法委员会全力配合,保证不出纰漏!”他心里清楚,这是林万骁对他的绝对信任,也是将他彻底拉上改革战车的信号。于公于私,他都没有理由拒绝,甚至隐隐有些兴奋,早就看赵东来那伙人不顺眼了。
第三个被约谈的,是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同庆。杨同庆是技术型干部,做事踏实,但性格有些软弱,以前在赵东来的强势下,大多时候只能扮演执行者的角色。公开接待会上,林万骁当场给他交办任务,就是一种扶持和暗示。
林万骁和杨同庆主要谈的是经济工作,肯定了他近期的表现,鼓励他大胆履职。“同庆同志,政府日常运作,尤其是经济调度,你要多挑担子。现在是龙湖转型的关键期,很多具体工作,你要主动靠前指挥,拿出方案。不要有顾虑,区委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杨同庆备受鼓舞,他感觉自己的舞台来了。“书记,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把您定下的事情落实好,把龙湖的经济搞上去!”
除了这三位关键人物,林万骁还分别与纪委书记马雨来、宣传部长叶莉莉、人武部政委郭建军进行了沟通,进一步巩固了支持力量。对于统战部长刘小帆和区委办主任钱友良,前者统战工作相对超脱,后者作为“大管家”态度已明显转变,林万骁采取了暂时观察的策略。
这一系列精准、密集的私下约谈,彻底改变了龙湖区委常委会的力量格局。
效果立竿见影。
在接下来的一次常委会上,讨论到某个原本由赵东来主导的招商项目后续处理时,杨同庆率先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项目存在风险,需要重新评估。
赵东来脸色难看,习惯性地看向陈过房,希望这位组织部长能帮腔几句。谁知陈过房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接到信号,最后含糊地表示:“同庆区长的顾虑也有道理,谨慎点是好事。”
赵东来又看向李海龙,李海龙更是直接,打着哈哈:“经济问题你们定,我们政法系统只管保驾护航,不插手具体业务。”
赵东来心头一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他感觉自己突然被孤立了,以往那种一呼百应(至少表面如此)的感觉消失殆尽。他明白,林万骁的“分化瓦解”奏效了,他苦心经营的阵营,已经出现了致命的裂痕。
会后,赵东来独自回到办公室,反锁了门。他瘫坐在椅子上,望着天花板,眼神空洞。一种大势已去的悲凉和恐惧,紧紧攫住了他。他知道,自己不仅失去了外面的阵地,连内部最核心的堡垒,也正在土崩瓦解。
林万骁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赵东来那辆孤零零的座驾。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内部的钉子已经松动,接下来,就等市纪委那最后一锤子,把这面摇摇欲坠的墙,彻底敲碎。
分化瓦解,是为了更好的聚拢人心,重整旗鼓。龙湖的天空,即将尘埃落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