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在贾府后院的青石板上。
自郭栀子一家在府上住下,有八九日。
她也不闲着。
府里女眷上上下下,多被她诊过脉了。
郭母也勤快,郭栀子把一间偏房布置成药房。
自己炮制些简单的草药,她就把其他地方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自她们入府,多有人在徐夫人面前说好话的。
徐夫人本着有好就赏的原则,让账房给郭母支了二十两银子让她们置新衣。
自此,郭栀子待府上女眷更用心了。
早上冯姨娘上火,下午她就配好了降火茶送去。
在冯姨娘的小院里,冯姨娘正倚在榻上,面色有些发黄,也不知道是昨日多吃了两口羊肉上火,还是为了四姑娘的婚事着急,今早一起来,她嘴角竟起了一串燎泡。
她接过郭栀子递过来的茶盏,轻啜一口药茶,眉头顿时舒展开来,“没想的苦味,是比苦汁子药好些。”
郭栀子微微一笑,“您身体好着呢,不需要吃那伤胃口的药,这茶添了金银花的,最是清热解毒,您多喝两日,慢慢就好了。”
“姨娘,听小郭大夫的话就对了。”一旁的贾玫认真点头。
冯姨娘无奈的看了一眼无知无觉的贾玫。
自己日日忧心还不是为了她。
凭徐三的做派,还有五姑娘这个亲外侄女回来讲徐家的那些话。
冯姨娘就知道徐家内里不是什么和善人家。
可亲事已成定局。
退亲伤夫人体面,伤姑娘家名声。
老爷是不会同意的。
而她这个做姨娘的,万般牵挂,也只是想叫自己的姑娘日子能过好一些。
“说起来,”冯姨娘忽然想起什么,\"小郭大夫,你家是郭镇桥村人?我妈外祖家也在郭镇!”
“你听过桥村郭大明家吗?他是我外婆那边的表舅舅!”冯姨娘坐直了身子。
桥村只有一家姓,郭栀子自是认识的,“长辈名讳我也不大清楚的,不过我家确实有一位叔祖叫这个……”
冯姨娘当即喜形于色,\"这样算起来,咱们在外曾祖那辈还是亲戚呢!\"
贾玫也笑着插了一句,\"这可真是巧了!咱们和郭姐姐竟是祖上的亲缘!\"
冯姨娘一把拉着郭栀子的手,想到她是老爷打算送去侍奉老国公夫人的,那真是越看越喜欢,\"好孩子,既然咱们有这层关系,不如你就认我做干娘吧!\"
郭栀子一愣,看向一旁的贾玫,随即红了脸:\"这...这怎么敢当...\"
\"有什么不敢当的?\"冯姨娘笑道,\"别看我两女一儿,儿是不贴心的,闺女呢,你瞧我跟前这个,早许了人家,日后只盼着她在别人家别忘了姨娘,底下那个小的,还不懂事呢。多个贴心的女儿陪着,是我占了你亲娘的好处。\"
贾玫被姨娘那句早许了人家说的伤感,瞧着姨娘态度热切,她心里不是滋味,却孝顺的劝道,“郭姐姐,我姨娘这是真心喜欢你,若是郭婶娘不介意,你就当多了一个疼爱的长辈。”
冯姨娘却顾不得看她那伤感的闺女,她拉着郭栀子的手,亲热的说道,“你先回去与我那表弟妹商议,等晚上我回了夫人去,以后你与四姑娘,就是能互相扶持姐妹了。”
冯姨娘的热情不止叫郭栀子招架不住,向来寡言少语的郭母也被她说晕了头,糊里糊涂的点头替女儿答应了。
当晚,就被拉到正院里,给徐夫人回话了。
正巧贾故也在。
他在外人面前一向严肃,只沉默着听冯姨娘欢喜的给徐夫人说她的主意。
\"你怎么想到这一出?\"徐夫人笑着问冯姨娘。
冯姨娘不敢说她防着徐家,给四姑娘找个能在老太太面上说话的人。
她眯着眼笑道,“妾一见栀子就喜欢,这一盘算竟是真亲戚。这表侄女儿不也是女儿吗?只求老爷夫人给个名分,叫咱们更亲近一点。”
她这句更亲近一点算是说中了贾故心思。
人既然是打算送去照顾贤德妃的,必要照顾的更亲近一些。
让她进了京进了宫,见识了大权势,也记得旧日恩情。
徐夫人身份在这,她放下架子表亲热反倒不美。
冯姨娘身份却刚好。
贾玮已经出门当差了。
贾玫配的是徐夫人娘家。
她在府里独有一份体面。
不待徐夫人给个说法,贾故只稍做思考,就点头答应了下来,“既然是亲戚,认亲也是应该的。小郭大夫这孩子我看着也好,拜个干娘,多一个人疼她。”
徐夫人本有些迟疑,但贾故赞同,她又一向不在旁人面前驳贾故面子,便含笑看着喜笑颜开的冯姨娘和旁边拘谨的郭母说道,\"这就是你们的亲戚缘分了,挑个好日子办个认亲酒,日后在府里你们常来往。”
郭栀子被众人架着,红着脸应下了。
冯姨娘心愿达成,喜不自胜,当即让人封了个红包来,要塞给郭栀子做见面礼。
徐夫人也有任务交给贾玫,“既然是你姨娘的主意,这认亲酒,就交给你来办。叫你的新姊妹,记你一回好。”
贾故府上的消息,总瞒不过常来常往的冯姨妈的。
还没到认亲酒的日子,冯姨妈便风风火火地来了。
她大闺女这几日和博山那个举子过六礼,喜事当头,她穿了一身大红褙子,头上特意簪了两只实心的金钗。
一进冯姨妈的院门就问,“我刚听引路的婆子说,我多了个外甥女?”
冯姨娘笑着回了一句,“是我要认的,自然是你外甥女。”
\"还要办认亲酒?\"冯姨妈眼睛一转,\"不如去我家酒楼摆一桌,叫咱们家亲戚都认识认识!\"
冯家在府城的亲戚最多了,平日进不来知府大门,要是在冯姨妈家摆酒,他们可都要去了,冯姨娘当即摆手拒绝,“那可不行,咱们家亲戚一聚,我把私房银子全搭进去都不够。”
秋姨娘正巧进来,听见这话,掩嘴笑道,“哪用的着你的私房银子,她闺女定了个好亲,她如今得意了,得让她多花些银子。\"
博山那个举子,若不是他还想继续科举,如今就能捐个官了。
冯姨妈当然得意。
知府老爷的落魄族亲说亲看不上她闺女守寡。
结果,柳暗花明又一村,她闺女日后还能当个官太太呢!
这会听了秋姨娘调侃,冯姨妈也不恼,反而笑得得意:“花银子怕什么?府上给个数,我来给置办东西,保证办的热热闹闹!”
“改明我闺女出嫁,还要叫他们聚一会!”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