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两家迫不及待的定了老四婚事。
贾故便命贾璋送贾玮回京营,又特意叮嘱他:“亲事既然已经定了,之后别人再请你去不该去的地方,一概以定了亲为由推了。”
至于宝月郡主家那纨绔会不会因为贾玮不给面子记恨贾家。
哎,无所谓了。
她们真要再把荣王妃的事来一次。
皇帝能不能容的了他们不说。
贾故肯定要让他们知道,打破规矩的下场。
毕竟耍阴招这事,贾故也有点经验。
还有就是,贾故本想从夏家手里拿过宝月郡主那边的把柄。
但是夏太傅那边又打马虎眼。
贾故只能暂且放下这事。
但还有一事,是和侧妃相关的。
太子与太子妃大婚前,本来该侧妃提前进宫,迎太子妃。
但因为宗室临亲王那边出力,改为太子妃进宫后了。
可现在宫里又传出消息来说,要在半年后,侧妃再入东宫。
贾故和徐夫人埋怨,“即使咱们嫁了两个闺女进宗室,他们和咱们也不是一路人。
不说别人家,郑亲王和勤郡王那边也没给侧妃说话啊!”
他这话说完第二日。
五女婿明绎就来府上了。
他说,“临亲王妃与我母妃说,让太子妃先占半年,倒是无论有没有身孕,都恭恭敬敬的将侧妃迎进府里。”
贾故觉得他说了废话。
连带着觉得他脸上的笑都假,只认真回他,“侧妃进府细情,我在礼部,与内府也有几分关系,自会盯着。”
明绎也觉得临亲王府卖的这好太假。他又笑着恭维岳父说,“岳丈办事。谁不放心呢。
只是父王说,都是正经亲戚,最好能和睦相处,不然咱们家夹在中间难做。
不过若是亲近,女婿肯定是亲近您的,就像王二哥一般。听说他求皇后给七妹妹送了女官?
我这个亲姐夫,也该表示一下。
皇太后身边有两个宫人,与我们王府有些亲近。虽此时在太后处。可日后太后老迈,她们回内府各司另选出路,也是能听七妹妹使唤的。”
看他不是真觉得事不关己,贾故这才合了心意,脸上露了点情绪说他,“算你家有心。不枉我把玥姐儿托付给你。”
明绎早就被王妃在家里提醒过。
岳父生气时最爱面无表情的装客气。
这会见岳父露出情绪来。
他心里才松了一口气,转而说起女儿爬的飞快,能从屋头爬到屋尾的趣事来。
贾故有点嫌弃。
谁家养贵女,当爹娘的会看着她从屋头爬到屋尾?
他也懒得和这两个傻爹娘掰扯。
只叮嘱他,“你岳母想外孙呢,改日你带王妃和外孙女回来给你岳母看看。”
明绎是个闲人,听岳父一提,他就说,“今日就有空,我们今日来明日走,还能住一晚。”
说着,他就回家接贾玥和女儿了。
贾故看着他的背影想,这闲人也有闲人的好处。
至少父母想他们在身边孝顺的时候,他们说来就来了。
贾故派人去给徐夫人说了一声,明绎和贾玥要带孩子来住一眼的事。
回过头来,他再想侧妃晚半年入宫的事。
关于太子妃会不会在这半年真生个儿子出来,
贾故觉得不重要。
反正太子有一个嫡子了。
日后肯定少不了其他妃嫔和皇嗣。
所以贾瑢最重要的,还是的自身能立的住。
当然,最重要的是,太子妃和太子是有血缘的。
像贾故家里,他把黛玉配贾璋,那是对孙儿这一辈不抱希望的。
甚至做好了他们能幸运,得了孩子就认给林家的打算。
而太子和太子妃的血亲虽然过了三代。甚至第四辈了。
但是贾故相信科学的几率。
虽然风险下降,但不代表没事。
就算十分之二三的几率,这二三降临到头,对于野心勃勃的太子妃身后那些,也很难承受吧。
再之后。
贾故盘点了陈家姻亲。
礼部祠祭清吏司员外郎,竟是陈家大太太侄女婿。
简直是意外之喜。
贾故与徐夫人说时,徐夫人还笑,“怪不得我去的那日,大太太愿意捧着我说话。”
贾故只暗示一回。
员外郎果然主动找上贾故值房。
他一见面便笑得如沐春风说,“侍郎大人若有差遣,下官愿效犬马。”
礼部祀祭之事一直是尚书亲手抓的。
直接出手使唤他的人?
贾故还没那么想挑战冯尚书。
甚至有点怀疑这个员外郎是冯尚书知道了贾家与陈家的姻亲,所以安插过来的。
他虚扶员外郎一把,笑的温和,说话却滴水不漏,“员外郎言重了。如今冯尚书掌印,诸事皆有条理,我怎好越俎代庖?
但眼前人可是他从姻亲里好不容易找出来的。
所以他又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笑着说,“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今日有员外郎来拜,老夫方的此话真谛。”
员外郎见贾侍郎如此,便试探问,“贾侍郎了有打算,需要下官配合一二。”
贾故不好跟他说。
自己入部这么久,冯尚书还是油盐不进。
贾故已经很想使阴招坏了他的金身,再办其他事了。
但是贾故忍住了,甚至到今日。
其中犹豫纠结不可细说。
于是他面上仍是一派云淡风轻,只道:“等春闱前后,老夫自有打算。”
这是他给自己定和冯尚书谈判的期限。
若是冯尚书执意不识趣,贾故就要先借御史之笔,给那位油盐不进的尚书扣上一顶“礼部私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大帽子。
再谈与其他有意进一步的人合作之事。
这边员外郎会意,忙起身告辞,走到门口又回头拱手,“侍郎但有用得到下官之处,尽管开口。”
贾故含笑点头,目送他出了值房。
贾玮与陈家定亲当日,贾璋上官城南指挥使来府上吃酒。
贾璋带他去和四弟五弟说话。
他行事说话都老成。
许临看着,心里起了算盘。
散席时,夜风微凉。
许临一把揽住贾璋肩膀,两人顺势走到穿廊下,避开喧闹。才随口提道,“三弟许久没动了吧?”
这话可说到贾璋心头上了。
连他最憨的四弟,如今都得了京营从五品散官武略将军。
五弟更别说了,那可是真有功劳的龙禁尉!刑部尚书夸过的!
兄弟几个,除了小六、小七没有出仕,只有自己真多年未动了。
许临看他神色,已猜透七八分,便凑近笑道:“问问你上官,愿不愿意来京营吧。若他有心,咱们拉他进一步,也好让他给你腾位置!”
贾璋十分高兴,他先前就想过这个主意。
但他又想若是要靠家里关系拉其他人一把。还不如直接拉自己。
所以才想等七妹入东宫的事完了,再跟爹说。
谁知道太子妃那边,还给七妹拦了。
他就想着再等等吧。
反正这么多年等了。
没想到大姐夫来给他解决问题了。
他哪能推辞?
贾璋当即咧嘴一笑,拱手作揖道:\"全仗大姐夫成全!\"
他想着,大姐夫虽不是京营指挥使,但在他管的那一营里,早就做主官了。
兵部大司马还是贾家族人。
大姐夫想要直接做主点人入京营,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