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等她知道时,就不得了了。
当着老太太的面,惜春干脆起身,学着妙玉的手法施礼:“老祖宗,孙女想学父亲,做个居士。红尘虽热闹,可我既无父母管束,又何必再入红尘误了己身?”
说完,她就默念起《清静经》来。
老太太噎得说不出话,险些气倒,好在她老人家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又给撑住了。
只示意鸳鸯去传三位太太并贾蓉几个能做主的来。
凤姐在一旁替老太太问惜春,“好妹妹,你这又闹的是什么玄虚?”
惜春哪有什么玄虚,不过是心里茫然,不知所措,只瞧刚和离归家的宜春姐姐,她便觉得,有一处能让自己清净念经、作画的地方已经很好了。
但她的想法,东府做主的贾蓉先不同意:“东府人丁少,祖父在道观不归家,如今惜春姑姑再去做女道士,那成何体统?”
贾琏也皱眉:“族里又不缺这一口饭,外头道观尼姑庙也不都是好的,惜春何苦去学敬大伯去守青灯道经?”
老太太也是这样想的,贾家荣宁二府还在呢,哪能让她学她爹去道观出家。
而且如今贾家族里有钱,再看东府也没几口人,少一个都觉得可怜。
荣府已经有好几个出身贵重的姑爷了,老太太到底不舍的惜春就这么憋着气被胡乱配了人。
眼看着府里几个太太都说不出什么劝惜春的好听话来,老太太就跟已经憋出泪来的惜春说,“只要你叔伯们愿意养你,你就在咱们家待着吧。”
老太太发话,贾蓉也是要听的。
便是打心底里不认同,但他想的,也只是回去给祖父传信,让祖父来做决断。
但他哪知道,老太太也曾想拿惜春的终身大事去问贾敬。
可贾敬自从孙儿生了曾孙,族里有人扶持,便一心向道了,惜春之事,都被他尽数托付给老太太了。
就这样,惜春以后如何安排,老太太决定等贾故回来让贾故拿主意。
至于为什么不问在家的大老爷贾赦。
老太太觉得,她这个大儿子自己亲孙女巧姐都没见他看几回,惜春这个隔房侄女他怕是不想管的。
唯独三儿贾故,对家里女孩儿们,有两分维护之心。
贾故还未回府,消息先传到西院,这时黛玉正抱着贾瑄的儿子贾艽,和他一起教鹦鹉念诗。
她听闻老太太的决断后,沉吟一瞬,听着侄儿说去见惜春姑姑,便带着侄儿扶了紫鹃往荣庆堂来。
他们进门先给老太太请了安。
贾艽先朝惜春招招手,然后就直接坐到惜春姑姑身旁。
黛玉坐他身旁,扯了扯他的耳朵,才笑着和老太太说,“老祖宗,我刚听了惜春的信,便想着只是出家二字太重。
咱们荣宁两府尚在,哪用得着去外头道观?
如今咱们就这样住着,便是有以后,我愿意养惜春妹妹的,让她给我做个伴,省的我闷的慌。”
老太太只以为黛玉这个心肝是来给自己解围的,便笑着虚点着她额头:“就你这丫头嘴乖、机灵!莫不是想从我这骗好处?那我可给你说了,没得好,最多日后我分家私时,多给你分一成!”
人心都是肉长的,黛玉哪不知道几个孙媳里,老太太对自己的偏心,她起身靠在老太太身边,哀怨的说,“我哪是骗老祖宗的好?”
瞧黛玉年岁起来了,又如今长了些肉,靠在自己身边撒娇,更像记忆中的小女儿了,老太太怜爱的摸了摸她的脸。
但惜春刚听黛玉说愿意留她,便眼里浮起一层水光,一直强忍着没落下。
此时顾不得她们温馨的祖孙之情,只起身朝老太太叩了头,又转身对黛玉深深一福,表达了自己的感激后,才说,“老祖宗放心,我也不能白吃黛玉姐姐的,我的画如今尚值几文,往后卖得银两,除自留笔墨香烛外,余者尽攒起来交公账。
我少出门,却可教巧姐儿、葵姐儿画些兰竹,开他们一点灵窍,也算偿了家里的收留。”
黛玉笑拉她起来:“妹妹说的什么话,谁稀罕你那几两银子?你若好为人师,便在家里教巧姐儿和葵姐儿吧!”
老太太也点头,若是惜春多做些事情,想来老大家和老三家也不好意思怠慢她。
事情说定。
第二日,凤姐便带人在大观园里收拾出来一间学堂。
粉墙四面,纸窗一色,只设画案、书榻、小炉,案头供一盆幽兰,窗外添两株瘦石笋。
惜春来看了,定下每日每日晌午过后,教巧姐和贾葵、贾艽一起学画的行程。
至于为什么多了一个贾瑄家的贾艽。
当然是因为贾瑄媳妇刘金穗又有身孕了!
贾瑄怕儿子闹腾到媳妇,白日哄他去找葵姐姐、茂哥一起玩,晚上哄他去找三伯娘黛玉一起睡。
倒霉的贾艽,早上随茂大哥去族学。
晌午被葵姐姐拉去随惜春姑姑学画。
晚上还有三伯娘教他念诗。
日日努力不停歇。
他爹贾瑄见儿子努力学习还格外庆幸,说自己给儿子起名的时候特意选了个不同凡响的名字,果然改了他可能随爹读书半吊子的命运。
贾艽从三伯娘那里得知,自己名字起自“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勉强信了他那看着不如珩大伯、琏二伯、璋三伯可靠的爹一回。
而贾故那里,老太太一早就给他说了惜春的事,“惜春会作画,能自己挣饭吃,何苦逼她再入俗流?”
当然老太太还是传统的老太太,见贾故点头之后,她又补了一句,“日后若是惜春性子转过来了,或者再遇到好人家,咱们再说其他话。”
当然,府里最最最最赞成惜春不出嫁的宝玉就没必要提了。
转眼便到三皇子大婚之期。
右侍郎领着一帮郎中、主事忙得脚不沾地,直到喜轿进宫门,他才算喘口气。
礼部众人都去宫中观礼。
看司礼监带着内府太监抬出三十六抬红漆箱笼,里头不过是寻常绫绢,却偏要揭盖让宾客瞻睹,以显天家富厚。
贾故这时才细看这个没存在感的三皇子,身量高,竟生得眉目清隽,举止温雅,唇角含笑,像一泓春水,单看面容有五分女子的秀气,但因为他眼神平静,倒是有两分不凡来。
贾故听一旁沈尚书捋须赞道:“三殿下敏而好文,有诗才。”
贾故听了,心里就觉得轻松。
他以刻板印象想着,好诗文者多淡泊名利,三皇子最好一辈子只跟琴棋书画打交道,做个省心龙子,不要像晋王一样,在朝里引起纷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