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是看了评论区,有宝子说古代有为子嗣纳妾的风气,想看看主角家里如何安排。)
在贾故正沉浸在自己是贾氏一族顶天立地的大老爷时。
苏州又有贾故宝贝大棉袄贾琛的来信。
贾故拆开一看,看见又得一孙时还喜色上眉。
结果看到再往下看,他眉头却慢慢拧成个川字,满脸疑惑?
“林姨娘生的?老二几时纳妾了?”
他抬眼望向徐夫人,满脸写着“我错过了什么”。
徐夫人正算三房的内账,见老爷糊涂,哭笑不得的解释道:“您老贵人事忙,林姨娘出身林妹夫家五代外的旁支,一个老秀才的女儿,早两年就纳进门了。
连林妹夫都知道。就您老对儿子内院不上心,没问过而已。”
其实儿子纳妾这事,贾故是不管的。
毕竟他自己都入乡随俗了。
冷漠点说,幼儿容易夭折,只要儿媳不闹,家里多几个孙儿孙女也好。
但是二儿媳父亲是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知心老友啊!
至今他还欠人钱不还呢!
当年人把闺女嫁进来,是信得过他贾故,如今若因儿子纳妾生了嫌隙,岂非不妙。
贾故的政治人生里,有最初照顾自己老大哥、有君子之交的老友、有引着自己带贾家一起富贵的引路人、有品行臭味相投的老伙计,还有一个鼻孔出气的徒弟,几个用着舒服的下属和几个争气孝顺、不争气也听亲爹话的儿子。
简直完美的不得了。
这样完美的人生搭子,哪一个没了都是他的遗憾。
想到这儿,贾故压低声音问徐夫人:“老二没欺负他媳妇吧?她爹离得远,顾不到,可不代表我好糊弄。儿媳若受了委屈,我那老友来信追问,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徐夫人笑着推他一把:“你当老二傻?能做治家不严的事?儿媳若真委屈,早写信给她爹了,还等你问?”
徐夫人说着,啪地把刚找出了的旧信拍在贾故手里:“自己瞧吧!”
这封信是钱氏亲笔。
贾故仔细看了。
原来那姑娘还是老二媳妇选的。
因为她喜欢????
她喜欢!!!!
说是模样干净,一口吴侬软语,又会撒娇,听着便叫人欢喜。
读到会撒娇时,贾故胡子抖了抖,不知道为何突然想起五大三粗的老四和他媳妇两个。
而钱氏也在信里解释了为什么突然主动纳妾。
江南这里一个县、一个府,就是一种方言。
她曾去过扬州,可还是有很多听不懂的。
他们根也没在这,总觉得自己是外来人。
为了融入当地,方便贾琛办差,他们便常和当地同僚、老家族人来往。
那时就有金陵族人给贾琛送妾了。
甚至之前在淮安,贾琛的同僚都给他送妾了。
前前后后送了七八人。
偏那些人把话说的含糊,他们当伺候人的丫头收了,差点被人摸到贾琛办公的书房。
后来知道是送来做妾的了,夫妻俩却怕里头混着别人家安排的眼线,怕她们背后另有对贾家生了歪心的主子。
只能先都给打发了。
但江南风气如此。
富贵之余不是攀富比贵,就是比男儿风流。
不融入就要受排挤。
苏州当地官员里,苏知府算是爱惜羽毛的了,但都不曾免俗。
钱氏便想着,自己父亲和公爹都有妾室。
给贾琛纳一个自己管的住、又叫自己喜欢的摆在家里,绝了有心人的攀附算了。
贾故看完信,遥想了一下自己当年,是怎么抱着融入这里的心思,先从老太太这接受了秋姨娘,后头又在秦地理所当然的接受了当地出身的冯姨娘、和徐夫人为了平衡内院选的其他两个姨娘。
见贾故半日没言语,徐夫人又斟了盅茶推给他,慢悠悠道:“老爷放心,咱们家老二精明着呢,有他爹做榜样,断不能做让内宅影响前途的糊涂事,不会影响您和亲家老爷的老交情。”
贾故自己先做了榜样,再见徐夫人坦然面对自己的双标,他尴尬的摸摸鼻子,干笑两声道:“原是我瞎操心。夫人管内宅,没有不妥的。”
徐夫人这才弯了唇说,“除了给孙儿的,我叫人再多给老二媳妇和林姨娘添一层礼,就说是赏她们有功。”
贾故连连点头,他的后院都是交徐夫人管的。
而儿子那里,只要他们后宅安宁,不影响姻亲和前途,他也不爱插手,强行让他们顺自己意思来。
徐夫人这时又要起身去给老太太报喜,顺便与凤姐说说送往苏州的礼。
而贾故舍不得多年友情,打着坚决不能让任何外因影响自己在老友心中完美形象的心思,他转身提笔给远在陕西的老友又去了一封表白情意之信。
且不说他的老友钱节度使在陕西收到这信时如何哭笑不得。
荣府里头,就因为贾琛姨娘给他生了个儿子这事。
同样膝下只有一子一女的老大媳妇赵氏便说给贾珩找个姨娘。
她倒不在意争风吃醋的事,毕竟茂哥儿已经成长了,她们夫妻如今更多是相伴许多年,相濡以沫的亲人、友人、夫妻。
但贾珩拒绝了。
他作为家中长子长孙,一向责任感重,想的比较多。
他如今是贾家融入清流的代表。
是的,贾故不算融入,只能算交好。
科举出身就这么重要。
所以贾珩比起什么子嗣、美色,他更爱惜自身和家里的名声一些。
也更专注自身的学问、德行和家里下一代的教养。
除了这一层,作为荣府这一辈大哥,为了府里长久的未来,从功利的角度来讲。
自己的岳父赵阁老是父亲贾故的领路人。
长子贾茂如果多了一个异母的弟弟,且他天资聪明的话,很容易分掉长子的资源。
就像贾故如今当了荣府的家一样。
贾珩不愿意让岳父有这样的感受。
他的理由很容易说服了徐夫人。
毕竟大孙儿茂哥的年纪在急一点的人家里,已经可以相看亲事了。
她和任何一个盼望家族兴盛的祖母一样,对头一个孙儿总有些不一样的期待。
她就像维护自己儿子的利益一样,永远维护孙儿的利益。
所以只要茂哥儿在,徐夫人就不会做这个恶婆婆。
但是知道连老大媳妇都会因为看到老二家添子,多这样的心思,徐夫人不免又担心起郡王妃来。
作为同样嫁到宗室的姐妹,善郡王府的探春都生了一子,又怀了一胎了。
郡王妃贾玥却只生了一个女儿。
郡王也不是郑家二女婿,就在荣府住着,便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也不敢生出其他念头。
徐夫人如今心想事成的时候太多了,想到什么就要利索的去解决。
这会便着急忙慌的使人去贾玥回来商议,生怕这事办不好影响了贾玥夫妻感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