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学校越好,资金越充足,因为c2和c3主要取决于毕业生质量,越是成功的学生,带来的资源越多。至于c1,用经济学角度看,学校越强,申请人数越多,也就意味着要求越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们应该能猜到……”
伯德说得很深入,连秦迪这种高智商的人都听得有些发懵。
学阀就是学阀,聊个天都像在开学术会议。
秦迪干脆打断岳父的话,直接开口:“其实我懂了,您的意思是,要么有钱,要么有名,最好是两者兼备,对吧?”
伯德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他点头回应:“虽然说得有点粗浅,但确实可以这么理解。”
秦迪轻松了不少。
他说道:“名气方面,我指的是学术圈和科研圈的认可,目前我还没有。”
“但在资金方面,我有十足的信心可以解决。”
秦迪看着自己的岳父岳母,语气坚定地说道。
这时,凯拉的母亲玛利亚开了口:
“秦,我们知道你很有钱,也有很强的经济能力。凯拉跟我们提起过,你想在港岛建一所顶尖大学,一所能在全球排得上号的大学。”
“你清楚这需要多少投入吗?这不是一两个亿能解决的,而且我说的还是一两个亿英镑。”
秦迪点点头说:“我当然清楚,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说实话,我打算三年内先投入三亿英镑,用于校园建设和初期人才引进。”
“等学校正式运作后,我每年都会持续投入不少于一亿英镑,这种支持我会坚持至少二十年。”
“除非我破产了,否则我对这所学校的资金支持不会减少。”
秦迪诚恳地看着两位长辈,继续说道:“我有足够的资金,我目前可支配的流动资金大概在十亿英镑左右。但我缺乏的是学术界的认可。”
“我不清楚哪些教授真正有实力,哪些只是混日子的0……我需要值得信赖、同时在教育领域有地位的人。”
“思来想去,我认为伯德教授与玛利亚教授,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我今天特地前来,诚挚地邀请你们!”
秦迪的重点目标是岳母玛利亚。
凯拉曾经提到,她的母亲多年来一直试图竞选剑桥大学副校长,但始终未能如愿。
凯拉觉得,母亲是个有野心的人,在家中也有着主导地位。
只要玛利亚点头,她的父亲大概率不会反对。
再加上秦迪个人对女性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说话时也更有说服力。
“玛利亚,你有没有想过,亲手打造一所大学,并把它变成世界顶级学府,会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我听说你一直想当剑桥的校长,但你有没有认真想过,那真适合你吗?”
“剑桥已经存在了那么多年,名声早已响彻全球。即使你让它更进一步,大家也会觉得那是理所当然。”
“没人会真正记住,那是你的贡献。毕竟剑桥的资源和底蕴,早就摆在那儿了。”
“说得好!”伯德在一旁笑着插话:“我早就觉得,哪怕是把一只狗关在剑桥校长办公室,学校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秦迪立刻接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玛利亚不满地看了丈夫一眼,迟疑地开口:“就算解决了资金和师资问题,在阴国办一所新大学也许还有可能成功。”
“但如果是在港岛,我觉得希望不大。因为这里没有足够多的优质学生。对一所好大学来说,生源是关键。”
“这恰恰不是问题!”秦迪立刻回应:“港岛虽然只是一座城市,却有400多万人口,而且人数还在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它旁边可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那个国家现在快有7亿人了!这就是最宝贵的生源基础!”
玛利亚和伯德互相看了一眼。
“我们需要再考虑一下……”凯拉的母亲最后这样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秦迪将精力集中在欧罗八基金上。
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影响,金融行业陷入低迷,许多从业者都在寻找新的出路。因此,当欧罗八基金开出丰厚待遇时,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应聘。
再加上市场环境宽松,秦迪委托的四家猎头公司进展顺利,不少金融和投资领域的高手愿意接受邀请。
于是,秦迪每天都在面试新人,同时指挥已经组建的收购团队,加紧收集劳斯莱斯集团的相关资料。
转眼就到了5月4日。
明天,就是阴国大选揭晓的日子。
秦迪刚在大会议室结束一场关于劳斯莱斯收购计划的会议,回到办公室坐下,就看到威廉·马克汉斯笑盈盈地走了进来。
秦迪嘴角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知道,这次交易稳了。
清晨时分,威廉·马克汉斯便率队赶往培生集团,为这场收购做最后冲刺。
由于对方态度开放,整个谈判过程顺畅得超出预期。
威廉·马克汉斯清楚秦迪的意图,因此在对方态度友好的前提下,顺势一步步推高报价。
这几日里,价格从最初试探性的数字,逐渐上升至1650万英镑,而培生集团的心理底线也从1750万英镑缓缓下调。
收购小组判断形势乐观,便整理好全部资料,正式前往培生集团签署协议。
“成了?”
秦迪轻声问,语气中透出一丝按捺不住的期待。
“老板,股权转让协议已经签署,成交价1700万英镑,我们买下了培生集团持有的金融时报公司71%的股份。只要资金到账,就能完成交割。”
“这是签署完毕的合同,请您确认。”
威廉·马克汉斯将一袋密封好的文件递给秦迪,神情激动,掩饰不住成功的喜悦。
秦迪接过文件袋,抽出合同快速浏览,目光在几个关键数据上停留片刻,心中已有数。
正如所料,转让金额为1700万英镑,转让的是整个金融时报集团的股权,而非仅限于《金融时报》杂志本身。
他清楚,金融时报集团旗下除了这份知名媒体外,还拥有《经济学人》母公司50%的股份,以及经济研究院等资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